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对比观察

金福男

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取样87例,皆为我院2019.01-2021.02接诊,皆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随机分组,分别加用二甲双胍(n=43,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n=44,吡格列酮组)进行联合治疗,对比观察血脂、BMI、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HDL-C(1.23±0.26)mmol/L,比吡格列酮组(1.49±0.28)mmol/L低,BMI(23.27±1.82)kg/m2,比吡格列酮组(24.93±1.88)kg/m2低,P<0.05。两组TG、TC、血清性激素指标、妊娠率差异相近,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皆可取得理想疗效,其中,二甲双胍可降低BMI,吡格列酮在血脂调节中效果更优,需结合患者实际病况与具体需求制定用药方案,继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关键词:影响对比;多囊卵巢综合征;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吡格列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常见的育龄期女性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疾病,可导致孕育障碍,排卵功能异常,对患者身心健康皆有不利影响。故此,本文结合样本资料,观察对比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的用药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取样87例,皆为我院2019.01-2021.02接诊。二甲双胍组0.6至6年病程,平均(3.65±0.47)年,21至38岁,平均(28.76±3.43)岁,吡格列酮组0.7至6年病程,平均(3.71±0.53)年,21至37岁,平均(28.71±3.38)岁,(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皆需在经期第5天1次/d,每次服用1片炔雌醇环丙孕酮(国药准字H20094005,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接受治疗。二甲双胍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国药准字H20023371,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用法用量:3次/d,1片/次。吡格列酮组在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的同时加用吡格列酮片治疗(国药准字H20040267,北京太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法用量:1次/d,1片/次,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血脂水平、体质量变化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详细记录其妊娠情况,对比妊娠率。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108dd59809bb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血脂水平、BMI对比

如表1:治疗后二甲双胍组HDL-C(1.23±0.26)mmol/L,比吡格列酮组(1.49±0.28)mmol/L低,BMI(23.27±1.82)kg/m2,比吡格列酮组(24.93±1.88)kg/m2低,P<0.05。两组TG、TC指标差异相近,P>0.05。

表1 对比血脂水平、BMI (6108dd59809bb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指标

时间

二甲双胍组n=43

吡格列酮组 n=44

T

P

HDL-C

(mmol/L)

治疗前

1.25±0.31

1.24±0.29

0.155

0.877

治疗后

1.23±0.26

1.49±0.28

4.486

0.000

TG

(mmol/L)

治疗前

1.61±0.49

1.62±0.63

0.083

0.934

治疗后

1.59±0.51

1.47±0.53

0.986

0.327

TC

(mmol/L)

治疗前

4.51±0.69

4.54±0.72

0.288

0.774

治疗后

4.56±0.79

4.46±0.77

0.419

0.677

BMI

(kg/m2

治疗前

26.15±2.56

26.18±2.77

0.052

0.958

治疗后

23.27±1.82

24.93±1.88

4.183

0.000

2.2血清性激素水平

经治疗,两组LH、E2、FSH皆呈降低趋势,且指标水平差异相近,P>0.05。

表2 血清性激素水平 (6108dd59809bb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指标

时间

二甲双胍组n=43

吡格列酮组 n=44

T

P

FSH(IU/L)

治疗前

5.91±1.18

5.93±1.28

0.076

0.940

治疗后

2.61±0.77

2.72±0.79

0.658

0.513

E2(pmol/L)

治疗前

164.03±21.19

161.78±23.47

0.469

0.640

治疗后

137.41±15.74

136.09±16.74

0.379

0.706

LH(IU/L)

治疗前

17.15±2.88

17.84±2.75

1.143

0.256

治疗后

6.74±1.19

6.86±1.23

0.462

0.645

2.3妊娠率

二甲双胍组妊娠率%(34/43),比%(32/44)的吡格列酮组略低,X2=0.478,P=0.489,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PCOS的发病原因通常与内分泌紊乱、代谢功能异常存在密切关联性。彭丽艳,尹树旺,王立娜[1]研究指出,PCOS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问题。邹开佳[2]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可有效纠正血脂、内分泌异常,联合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可对 PCOS患者病情恢复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二甲双胍组HDL-C、BMI指标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两组TG、TC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药学原理:①炔雌醇环丙孕酮可对5-α-还原酶活性起到抑制效果,具有拮抗雄激素作用。②二甲双胍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消除高胰岛素血症,降低雄激素水平。③吡格列酮可激活受体 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消除高雄激素异常,对患者排卵功能恢复有积极促进效用[3]

综上所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皆可取得理想疗效,其中,二甲双胍可降低BMI,吡格列酮在血脂调节中效果更优,故此,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际病况及具体需求来制定用药方案,可对其病情发展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彭丽艳,尹树旺,王立娜,等.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5):85-86.

[2]邹开佳.炔雌醇环丙孕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安全性对比及对患者HDL-C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2-23.

[3]史晓雪,任秀朋,闫冰.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胰岛素抵抗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8,27(1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