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有什么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1

运动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有什么关系

沈天广


 广元市利州区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3


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使得现代人的体育运动量越来越少,医疗水平的提高又使得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这就导致骨质疏松不再局限于老年人,而逐渐普遍化,各个阶段的患病人却正在逐步增长。许多专家学者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其中运动作为影响骨质疏松程度的关键因素,成为专家的重点研究项目。经过调查研究显示,不同生命时期体育运动量与骨质疏松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骨密度与骨代谢这两个角度来看,你同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程度有这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着并不意味这着运动强度越大就越好,运动过量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宜的体育运动强度与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才能够有利于骨密度的提高以及骨代谢的改善,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概率。

一、运动与骨密度的关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是伴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而发生不断的变化的,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人体的骨矿含量在青少年时期快速增长,大约在30岁时达到体内含量的最大值,之后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之下,证实了骨密度与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人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作用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

就运动方式来说,力量练习、冲击性练习与耐力练习都对骨密度有影响,例如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由于训练方式以及训练项目的区别,他们身体的结构是有着显著差别的,这主要是运动导致了他们的骨密度存在不同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受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而导致骨骼所受的刺激不同,日积月累之下,逐渐造成了骨密度的差异。其中对骨矿含量提高有最大帮助的运动为冲击性练习与力量练习,并且在运动时还需要注重耐力性训练,做到适量运动。

就运动强度来说,不同运动强度的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区别,即使是统一运动方式与运动时间,由于运动强度的不同,骨密度也会有着较大的影响。虽然这一现象是可以检测发现的,但是研究结果不尽人意,难以得到系统性的规律,只有大致的规律总结。那就是在低强度的体育运动时,例如慢跑、瑜伽、健美操等,能够有效的较少骨矿含量的流失;但是持续的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仅对骨矿的提高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例如骨矿含量不升反降,骨密度降低。

二、运动与骨密度关系

骨代谢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着骨矿含量以及骨密度,所以一旦骨代谢的平衡受到破坏,就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对人体内骨代谢情况的了解一般是通过血检以及尿检,骨代谢产物一部分会渗入到人体的血液之中,一部分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运动对人体骨骼的两个基本调控单元——骨建造与骨重建,有着密切的联系。骨建造作为骨代谢的重要环节,运动可以通过控制人体内的某些激素以及细胞因子,影响骨建造的过程,从而达到影响骨代谢的目的。骨矿含量与骨密度作为骨代谢的产物,一旦骨代谢受到影响,就难以形成骨骼的良性运作,人体内的骨矿含量骨密度势必受到影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运动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人体运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掌握科学的运动方式时,骨密度与骨矿含量会有这相应的提高;但是当运动强度超过人体负荷范围,而且未采用科学的运动方式时,很容易使骨骼受到损伤,严重影响骨骼的生长,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出现。在骨质疏松易发且年轻化的当代,人们应该意识到运动对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的重要性,及时再忙,也要适当的运动锻炼,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面对工作与生活。骨质疏松预防方式研究是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运动只是影响的一个方面,因此还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希望有更多的专家能够继续投入研究中,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