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肖建勤

湖南省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产后保健科 417000


【摘要】:目的: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医治后,对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探寻。方法:收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8例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39例患者实施单纯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归纳于研究①组;39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方案医治,归纳于研究②组。对2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治疗前、治疗12w后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w后,研究②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92.31%,相比研究①组的66.67%而言,更高(P<0.05);治疗12w后,研究②组尿垫试验排尿评分(1.05±0.14)分,相比研究①组的(2.45±0.21)分而言,更低(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医治后,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排尿功能。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尿垫试验排尿评分

(前言)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喷嚏、咳嗽、大笑或提取重物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的疾病类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继发于妊娠产后发生的压力性尿失禁,易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可用治疗措施[2]。因此,我院收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8例,开展本次研究,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医治后,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探寻。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8例,开展本次研究,均为单胎初产妇,就诊时间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39例患者单独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归纳于研究①组;39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方案医治,归纳于研究②组。研究①组中,24~到36岁,平均(30.59±3.45)岁。研究②组中,23岁~37岁,平均(30.62±3.51)岁。

1.2方法

研究①组:接受单纯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产后8w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双腿保持屈曲状态,并打开,指导患者呼气时放松肛门,保持6d/次,吸气时收缩肛门,保持6s。每间隔6s后开始下一个循环,每次训练时间约为30min/次。此外,采用引导肌力训练器(生产厂家: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注册证号:苏宁械备20150052号)进行盆底肌训练,患者保持仰卧姿势,选一个稍重的阴道哑铃,外涂润滑剂,把圆头朝前插入阴道,直至一个指头深度(球体末端距阴道口1-2cm)。收缩肌肉,应感觉到缩阴哑铃上升,然后站立起来开始进行阴道、肛门的收缩、放松运动锻炼。每次训练时间约为30min/次,3次/d。连续训练12w。

研究②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方案医治。(1)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同研究①组;(2)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方案:仪器为SOKO 900 III型盆底康复治疗仪(厂家:北京海龙马科技有限公司)。指导患者排尽尿液中,在治疗床上保持平卧体位,将电刺激棒置于阴道约3~4cm处,设置仪器的输出频率为10~30Hz,电脉冲宽为100~200us,治疗时间约为20min/次,2次/w,连续治疗12w。


1.3观察指标

  1. 对治疗12w后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进行探寻。主要是评价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有没有改善,假如盆底肌力恢复至Ⅴ级,就归入显效;假如盆底肌力,恢复至Ⅳ级、就归入有效;剩下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水平总体未达到Ⅳ级,归入无效。

(2)对治疗前、治疗12w后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探寻。评分范围为0分~4分,分值越高,代表漏尿问题越严重。

1.4数据分析

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治疗12w后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进行探寻。

治疗12w后,研究②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92.31%,相比研究①组的66.67%而言更高(P<0.05)。见表1。

表1对治疗12w后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进行探寻。

分组

患者

(例)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

(例/%)

研究①组

39

19/48.72

7/17.95

13/33.33

26/66.67

研究②组

39

28/71.80

8/20.51

3/7.69

36/92.31

X2





7.8629

P值





0.0050

2.2对治疗前、治疗12w后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探寻。

治疗前,组间尿垫试验排尿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后,研究②组尿垫试验排尿评分(1.05±0.14)分,相比研究①组的(2.45±0.21)分而言,更低(P<0.05)。见表2。

表2对治疗前、治疗12w后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探寻

分组

患者

(例)

尿垫试验排尿评分

(h)

治疗前

治疗12w后

研究①组

39

3.56±0.33

2.45±0.21*

研究②组

39

3.54±0.29

1.05±0.14*

t值


0.2843

34.6410

P值


0.7770

0.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代表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3],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常规的情况下,临床只通过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措施,如凯格尔运动训练、阴道哑铃等进行干预,但整体效果仍然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医治的患者,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尿垫试验排尿评分,相比常规措施医治而言,更优(p<0.05),证明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方案更有利于提高盆底肌力,促进产妇排尿功能恢复。这主要因为,一方面,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措施,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阴壁肌肉,来达到增强阴壁肌肉的收缩力度的目的[4];另一方面,采用生物反馈技术和电刺激技术[5],对患者盆底肌肉的力量、速度、功能等进行评估,对患者的肌肉施加电刺激,来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障碍。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盆底肌力,加快症状消退[6]

综上所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医治后,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排尿功能。

【参考文献】

[1] 葛君, 冶海红, 蒲巍林,等. 研究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 020(001):59-60.

[2] 刘玉嵚, 李永川, 艾小庆,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v.21(01):95-98.

[3] 郑玉红, 谢晓英, 成珍燕,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023(029):4197-4198.

[4] 田荣, 李莉, 马娟.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04):114-116.

[5] 张惠文、付婷婷、赵淑萍、汤云. 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 v.36(11):70-73.

[6] 李晓霞, 章颖, 吴叶平,等. 高龄女性再次妊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生物反馈电刺激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机理的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010(002):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