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价值

卜亚兰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四病区 415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人工股骨头坏死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对于关节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78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划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同时降低了并发生发生的风险,缩短了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

【关键词】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关节功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上骨折护理的常用手段,有着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但是对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由于患者年龄比较大,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自身的抵抗能力以及耐受力等均比较低,因此患者会后恢复的速度会比较慢,更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生,影响护理的效果[2]。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基于此,本文就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手段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78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划分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3.25±2.77)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65-78岁,均值(73.41±2.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满足手术治疗标准;(2)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80岁以下[3];(3)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4)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楚患者;(2)患有其他严重的功能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进行抗生素、肠内营养支持等,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以食用流食,逐渐增加普食,此外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切口护理,并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1)组建快速康复护理小组,并开展相应的护理技能以及护理知识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指导;(2)饮食护理,患者术后6小时,引用少量的饮用水,患者无不适症状后可以食用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3)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清理,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可以采用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痛感;(4)功能锻炼,患者清醒后,指导并鼓励患者开展屈髓屈膝、直腿抬高等练习。在术后的第二天,指导患者坐立,并进行床边屈曲膝关节练习,术后第三天,可以借助于助行器开展走路锻炼,术后第十四天,如果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大于90°则可以进行上下楼梯以及下蹲等训练活动,术后第三个月,开展肌肉强化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尽快康复。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髋关节评分表(Harris)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的关节功能状况进行评价,Harris评分满分为100,90分以上为优、80-89为较好、70-79为尚可,70分以上为差[4]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主要包括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

1.3.3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6108d653caea4_html_d1718b4e490f97c.gif 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6108d653caea4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以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选择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rri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护理前后Harris评分的变化[6108d653caea4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n

39

39



Harris

(分)

护理前

50.23±2.45

51.07±2.51

1.496

0.139

护理后

97.38±3.68

92.14±3.24

6.674

P0.001

t

66.604

62.580



P

P0.001

P0.001



2.2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患者康复情况[6108d653caea4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n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长(d)

观察组

39

4.36±1.24

12.49±2.42

对照组

39

7.19±2.35

18.27±3.52

X2


6.651

8.450

P


P0.001

P0.001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n

泌尿系统感染

呼吸道感染

深静脉血栓

褥疮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9

0(0.00)

0(0.00)

1(2.56)

2(5.13)

3(7.69)

对照组

39

1(2.56)

2(5.13)

3(7.69)

4(10.26)

10(25.64)

X2


3.046

5.128

2.405

1.802

11.481

P


0.123

0.030

0.107

0.141

0.001

3讨论

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骨折治疗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骨折患者或功能障碍治疗效果[5]。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对各项护理措施的优化,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6],并提升了康复质量。

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在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上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并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得到了极大的缩短。

参考文献:

[1]陈幼兰.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价值[J].特别健康,2021(25):246.

[2]韩宇杰.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之友,2020(9):236.

[3]吴志梅.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9(16):168.

[4]田芳芳.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6):297.

[5]欧阳龙凤.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体会[J].健康必读,2019(8):95.

[6]程书伟.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