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舒适化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研究

杨萍 , 徐华 , 周玲丽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非小细胞肺癌且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护理中,舒适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化护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舒适化护理;化疗;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且受到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肺癌患者的数量也出现了明显增多[1]。在肺癌患者当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为常见,且患者的发病带有较强的隐匿性,大多数患者确诊的时候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阶段,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2]。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治疗方式,但化疗药物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刺激,患者容易出现较为强烈的不适感。针对这一情况,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关键。此次研究针对这类患者选择两种护理方案,现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从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当中择取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析,且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均分成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28),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13例,年龄46~72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为48~70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做好患者各项指标的监测,遵医嘱进行给药,加强患者的饮食调整等,并做好患者的基础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需接受舒适化护理,主要方法如下所示:

      1. 心理护理

患有非小细胞肺癌且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很容易因为担心病情、康复等问题,出现较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如果患者的负性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会较为强烈,这对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较为不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负性情绪形成原因,每日加强护患沟通,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可以为其讲解一些化疗的注意事项、优势以及恢复情况较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

      1. 环境护理

对于患者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做好清洁与通风,定期进行消毒,并且调整好室内的光线,必要时用窗帘遮光,避免患者受到强光刺激,还要结合室外温度调整病房的湿度、温度。可以在病房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摆放绿植,并及时为患者更换被褥等,营造较为舒适的环境。

      1. 不良反应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让患者和家属明白不良反应的出现是正常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需要多给予安抚,并且让家属多为患者补充营养,让患者每日少食多餐,多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让患者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对于出现严重脱发的患者,应当做好患者的情绪引导,为患者准备较为美观的帽子佩戴,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1. 运动护理

对于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适当运动,家属可以陪伴患者进行散步、上下楼梯等较为简单的运动,并观察患者活动过程中的情况,并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在患者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第一时间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恶心呕吐、身体疲乏与食欲下降。此外,选择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量表内容包括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与心理功能等,总分值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卡方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可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

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分组

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

身体疲乏

总发生率

对照组(n=28)

5(17.86)

3(10.71)

2(7.14)

10(35.71)

观察组(n=28)

1(3.57)

0(0)

0(0)

1(3.57)

x2

——

——

——

9.164

P

——

——

——

0.002<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

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SF-36量表分值观察

组别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

对照组(n=28)

51.2±2.6

67.4±1.8

观察组(n=28)

51.1±2.4

83.7±0.9

t

0.149

42.859

P

0.882>0.05

0.000<0.05

3 讨论

在临床肺癌患者当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十分常见,患者数量可占到肺癌患者的八成左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需要接受化疗治疗,但如果缺少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的不良反应会变得会十分强烈,这会导致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出现下降,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3]

我院针对接受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舒适化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式主要是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身心舒适度,并且严格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护理人员会做好患者的不良反应预防和干预,也会帮助患者排解负性情绪,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做好运动指导和环境改善,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这有助于患者完成治疗,也能确保其预后情况较好。

【参考文献】

[1]朱小英.舒适化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9,32(08):133-135.

[2]杨悦,赵艺慧.舒适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7):146.

[3]俞超群,叶美珍,朱燕丽.舒适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