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超声造影技术,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3

探究超声造影技术 ,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

邵红敏

黑龙江省大庆市利民中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颈动脉斑块选择超声造影技术(CEUS)及微血管成像技术(SMI)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斑块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接受CEUS及SMI检查,对颈动脉斑块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强回声检出情况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诊断准确度相比,SMI较高。结论 颈动脉斑块选择CEUS及SMI检查均可准确判断疾病情况,二者相比SMI技术可更为准确地判断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查安全无创伤,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技术;微血管成像技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US and SMI in carotid plaque selec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arotid plaqu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Th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group to receive CEUS and SMI examination, and the diagnosis effect of carotid plaqu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neovasculariz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MI. Conclusion CEUS and SMI can accurately judge the disease. Compared with SMI, the two methods can more accurately judge the neovascularization in the plaque, and the examination is safe and non-invasive,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carotid plaque; Ultrasound contrast technology; Microvascular imaging technology

临床中多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发展密切相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中将其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主要参考依据【1】。目前临床中通常会应用超声判断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以及动脉内中膜是否发生增厚,但是对于动脉硬化初级阶段判断效果不理想,也无法准确评估血管内未实际发生但是已经存在的功能变化的异常状态【2】。临床实践结果证实,使用SMI技术能够明确判断斑块新生血管情况,借助自适应识别技术及消除运动伪影技术能够对血流情况进行准确判定,从而更加准确的辨识微血管。本次研究重点为对比分析颈动脉斑块选择CEUS及SMI检查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斑块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90例研究对象中女性41例,男性49例,年龄45-76岁,均值(62.37±3.52)岁,入组对象均有高血压病史,存在典型心区疼痛表现,心电图检查结果存在ST-T变化,患者及家属详细了解研究流程及目的后自愿参与,并共同于同意文件上签字确认。同时将精神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或是合并严重机体疾病患者排除。

1.2 检查方法

SMI检查:协助患者保持合理体位充分暴露颈部皮肤,检查者使用具备SMIS功能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开展检查,对清晰斑块进行重点探查,详细了解并记录颈动脉管腔内血流状况。

CEUS检查:检查前准备同对照组,打开设备CEUS模式,选择诺维作为造影剂,将其混入到5mLNS溶液中,分为三次注入颈前静脉中,收集并保存造影图像。

1.3 指标观察

参考超声造影结果,分别利用SMI及CEUS技术测定斑块处血管,对斑块不同回声及SM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明确SMI及CEUS技术显示颈动脉斑块内血管能力差异。

回声信号标准:0级(斑块内无强回声)、1级(板块内存在≥1个点状强回声)、2级(斑块内短线样强回声少量存在)、3级(线样强回声较多,部分甚至部分或是完全贯穿斑块)。

SMI:0分(斑块内无新生血管)、1分(板块内存在点状新生血管数量不足4个)、2分(斑块内存在线状或是树枝状血管)。

CEUS:0分(斑块内无新生血管)、1分(发现少量新生血管)、2分(大仙大量新生血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接受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检查结果分析

SMI检97个斑块内新生血管,其中17个低回声,60个等回声,20个混合回声。

2.2两组强回声对比

两种检查方式检出0-4级强回声情况,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强回声对比[n(%)]

检查方法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CEUS

90

21

15

31

23

SMI

90

23

13

33

21

x2


0.120

0.169

0.097

0.120

P


0.729

0.681

0.755

0.729

2.3两组新生血管评分对比

两组相比,SMI诊断准确度较高,见表2。

表2两组新生血管评分对比[n(%)]

检查方法

例数

0分

1分

2分

合计

CEUS

90

15

59

23

97

SMI

90

13

60

17

90

3 讨论

颈动脉斑块主要是因机体脂质代谢持续异常,逐渐会有内膜脂质聚集体形成,逐步发展为粥样白色斑块,即形成颈动脉斑块【3】。斑块形成后会附着于血管壁,对血管内正常血流形成不同程度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血管阻塞,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因此临床中常将颈动脉斑块检查作为判断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参考依据【4】。斑块根据性质不同分为稳定性及不稳定性两种,相比来说不稳定性斑块带来的风险更高,相关研究证实【5】,斑块内新生血管为不稳定斑块的重要鉴别依据。

CEUS检查无创,操作简便,费用合理,可充分操作,能够准确判断斑块病理结构,可预测斑块稳定性,但是对于颈动脉早期血管无法明确判断【6】。SMI技术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和分布进行清晰显示,不但能够判断斑块稳定性,还可分析斑块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检查方便易行,安全度理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强回声检出情况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诊断准确度相比,SMI较高。表明两种检查方式均可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但是SMI可更为准确地判断新生血管情况。

综上可知,CEUS及SMI检查均可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情况,但是相比来说,SMI技术对于斑块内新生血管判断价值更加理想,检查安全得到验证,值得重视并推广应用于临床中,为临床提供更为详实且全面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勇,芦涤,周琪.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预后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8):37-38. 
  [2]刘峰,邓大平.基于双源CT血管造影技术评估MMP-9、PAF及Lp-PLA2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2):291-295. 
  [3]姚易明,叶靖,高慧, 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斑块主要成分定量分析对斑块类型的鉴别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9,34(7):767-773. 
  [4]黄贵,司雄,粟周海, 等.64排CT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效果及危险因素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219-220. 


  [5]宋瑞敏.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IL-6、Hcy水平检测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6):901-904. 
  [6]王阳,栗印军,邢芸芸, 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miR-126水平及临床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5):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