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应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前列腺癌应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李冬梅

黑龙江省 漠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漠河市 165399


摘要:目的:对超声影像学诊断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疑似前列腺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按不同诊断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50例。结果:超声诊断率较CT诊断率更高,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CT检查20例患者为前列腺癌;30例患者为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55例患者为前列腺癌;45例患者为前列腺增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超声影像学诊断效果较CT诊断效果更准确,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学诊断应用到前列腺癌患者中,可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前列腺癌;超声影像学诊断;临床价值;分析研究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恶心肿瘤,病死率位列第二位,将超声诊断应用到前列腺癌患者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找出患者发病原因[1],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疑似前列腺疾病10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回顾分析,将患者采取不同诊断方法,分为CT 诊断组、超声诊断组;对照组平均年龄66岁;观察组平均年龄60岁,分别采取CT诊断、超声诊断,比较各组诊断效果。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均不超过66岁。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并引导患者组织临床诊断。

1.2.1 CT诊断:对患者采取常规CT诊断。

1.2.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

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在7.5-12MHz。检查过程中让患者始终保持仰卧姿势或左、右侧卧姿势,观察患者的病灶大小以及内部是否存在回声等情况,然后观察病灶及其周边的血流信号特点,得到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3]。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6108ac396c67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代表计量资料,(%)代表计数资料,绘制以特异度为横坐标,敏感度为纵坐标的ROC曲线,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曲线下面积,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用P<0.05表示[2]

  1. 结果

2.1200例患者年龄分析

200例患者中,年龄≦40有20例患者,占比20.00%;年龄在50~55岁间有35例患者,占比35.00%;年龄在56~60岁间患者有15例,占比15.00%;年龄在61~65岁间患者15例,占比15.00%;年龄≧66岁患者有15例,占比15.00%,详情见下表:

表一:200例患者年龄分布


年龄

例数

百分率

≦40

20

20.00

50~55

35

35.00

56~60

15

15.00

51~65

15

15.00

≧66

15

15.00

2.2两组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CT检查20例患者为前列腺癌;30例患者为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55例患者为前列腺癌;44例患者为前列腺增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如下。

比较两组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

组别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漏诊

CT检查

20(20.00)

30(30.00)

50(50.00)

超声诊断

55(55.00)

44(44.00)

1(1.00)

2.3两组患者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比较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组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两组患者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对比(%

组别

灵敏性

特异性

超声诊断

92.87

90.17

CT检查

50.36

49.62

2.4两组患者检出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如下。

:两组患者检出率对比(%

组别

例数

阳性(n/%)

阴性(n/%)

超声诊断组

100

95(95.00)

5(5.00)

CT检查组

100

65(65.00)

35(35.00)

3讨论

在前列腺癌患者中采取CT检查无法将前列腺内部结构清晰显现出来,因此常规CT检查的确诊率较低[4],一般来说CT检查可用于确诊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患者中,同时也可及时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5]。与CT检查相比,超声诊断是前列腺癌分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不仅可将前列腺癌外周包膜完整性显示出来,还可提高空间对比度和分辨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6]。为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患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检验人员对仪器定期监测,确保仪器的有效性发挥,同时注意检测步骤的科学性,促进检验工作的有序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当检查结果难以鉴别时,通常需要结合 CT 以证实是否存在骨质硬化或溶骨等表现并排除骨外病变。

两组患者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比较,观察组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超声诊断组检出率显著优于CT检查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前列腺癌患者中采取超声诊断法,可提高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同时还可提高检测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惠华伟,马俊,杨欣.超声影像学检查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21,41(03):34-35.

[2]刘表虎,江峰,闫娜,纪文艳,刘银华,姚阿玲,何仪.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与超声影像组学关系的临床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1):834-836.

[3]韩阳,董小菁.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4):63+66.

[4]王春霞,蒋荷娟,刘海涛,高翰林,贾淑平.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8):158-159.

[5]迟惠清.超声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2019,31(01):34-36.

[6]赵艳君,李毅,许伶俐,吕艳丽.探讨青年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超声影像学的不同[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