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梁樊丹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从本院抽取80例患者,均实施剖宫产术,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方法,评价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通畅发生率为85.00%,排尿困难发生率为5.00%,辅助排尿发生率为10.00%,术后排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实施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产妇排尿功能康复,排尿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排尿功能;剖宫产

如今,剖宫产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可以有效处理难产以及产科合并症等,为母婴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不过,在观察术后,需要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以此减少宫缩。为了尽快恢复排尿功能,需要进行产后康复训练,使患者尽快恢复子宫功能,预防尿潴留。经过主动膀胱功能训练的实施,可以进行提肛运动、腹肌训练等,以此改善尿道括约肌张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1]。本研究抽取80例患者,对其中40例进行主动膀胱功能训练,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从本院抽取80例患者,均实施剖宫产术,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23-41岁,平均(32.5±2.4)岁;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32.8±2.1)岁。本次研究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后,均对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留置,注入 0.9%氯化钠溶液(10ml)。术后 2h ,对照组采用夹闭尿管,刺激膀胱功能,当患者感到尿意时,将尿管开放,尿管留置时间约为24h。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内容如下:(1)训练准备。在剖宫产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宫缩疼痛以及切口疼痛等,不愿意进行深呼吸以及提肛等训练。要想训练效果得到保障,在训练之前,需要向患者介绍主动膀胱训练的意义,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此预防尿路感染以及尿潴留等。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耐心安抚,使患者积极配合膀胱功能训练。(2)主动腹肌训练。训练人员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吸气时保持腹肌处于收缩,时间为1~2s,然后呼气放松,每组动作练习 次数为50 次。(3)主动提肛训练。指导患者对肛门进行有规律的收紧、上提、放松,动作练习次数为 50次。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进行统计,观察术后排尿效果,主要包括:排尿通畅、辅助排尿以及排尿困难。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软件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用(%)形式表示百分率,使用卡方值61089c10bafaa_html_fec4c146a6a5036c.gif 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61089c10bafaa_html_8fd7324cd4f52c1e.gif ±s,采用t检验,结果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的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的对比(61089c10bafaa_html_362aa2e622c44a63.gif ±s)

组别

例数

首次排尿时间(h)

残余尿量(ml)

观察组

40

2.42±0.28

89.28±5.30

对照组

40

3.18±0.57

107.75±6.42

t值




P值


0.000

0.000

2.2术后排尿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排尿通畅发生率为85.00%,排尿困难发生率为5.00%,辅助排尿发生率为10.00%,术后排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排尿效果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排尿通畅

排尿困难

辅助排尿

观察组

40

34(85.00)

2(5.00)

4(10.00)

对照组

40

20(50.00)

8(20.00)

12(30.00)

X2


11.1681

4.114

5.0000

P值


0.001

0.043

0.025

3.讨论

在产科中,剖宫产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诸多分娩问题,不过,在术后,尿潴留、尿路感染以及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比较高。根据相关统计可知,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超过了18.00%,该原因与术后持续导尿具有密切联系[2]。在负压的影响下,膀胱张力会下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也会下降,进而会影响正常排尿。为了改善膀胱能够,促进术后排尿,需要对膀胱进行被动训练。对于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来说,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肌上提训练,还可以对患者进行腹肌收缩训练[3]。由于膀胱肌、提肛肌是盆底肌结构,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下,可以主动规律进行提肛训练,进一步增进盆底功能,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使其更具有张力,在腹部收缩训练的实施下,可以使膀胱的生理部位回归正常,使得膀胱压对尿肌产生促进作用,引起排尿反射,进而让患者的自主恢复排尿功能[4]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通畅发生率为85.00%,排尿困难发生率为5.00%,辅助排尿发生率为10.00%,术后排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时,实施主动膀胱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术后尽快排尿,改善残余尿量,术后排尿效果比较理想,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蕊. 主动膀胱功能锻炼对剖宫产产妇排尿情况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v.29(18):171-172.

[2] 黄晓芹, 蒋迪, 李婵娟.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尿路感染与尿潴留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 2019, 11(02):55-57.

[3] 游丹丹、孔青、付珍、吴歌、孙艳红.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 v.28(03):67-68+85.

[4] 丁玲玲. 按揉法联合主动膀胱锻炼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及自主排尿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v.52(0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