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探析

  1. 仝永丽 2.刘志军 3.仝永霞

  2. 1.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内蒙古自治区 010020 2.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内蒙古自治区 010020 3.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27号地矿局化验室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地下水在水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具有水质好、水量稳定的优势,在城市发展、工矿生产、农业灌溉中是重要的资源,对于一些地下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加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地下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高度变动性,为了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需要对地下水的特性进行科学分析,形成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本文主要对地下水资源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策略。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重视,地下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合理性,能够加强对整体环境的保护,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开发的价值。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需要根据水资源分布特性进行协调规划,注重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统一,降低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的破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地下水资源的特性

  1. 具有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共存的特点

地下水资源分为储存资源和补给资源两种类型,通过这一特性能够对地下水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判断,补给资源能够在开发过程中获得一些来自外界的补充,使水量维持在一定标准,这类地下水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可持续利用的特征,在对其进行开采时需要注意,开采使用的水量不能超过水资源整体布局中能够获得的补给量,确保在对其进行开采后能够通过自身补给恢复到原本的水量。储存水资源在特征上与补给水资源具有一些相反的特性,在对其进行开采后无法通过自身对失去的水分进行补给,开采中利用的资源有永久耗失性,因此储存资源具有一种不可再生性,在现代水循环工作中没有储存资源的参与。地下水资源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进行开采时需要根据水资源的特性制定对应的科学开采方案,需要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利用,虽然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开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储存水资源在总体供水系统中依然占据着较为关键的比重。在对储存水资源的开采中需要考虑到其在不同季节下的高额差异性,此外降水也会对地下水资源的含量有所影响,因此在进行开采时需要结合降水量进行总体规划,在实践中对方案进行完善,减少计算流程[1]

  1. 地下水具有变动性

在对整体地下水系统进行开采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地下水系统具有高度变动性的特点,在实际开采中会出现不断变化的特征,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在发生降水时会随着排水管道进入地下,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导致实际水资源补给量的下降。此外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对地下水资源在成一定影响,造成地下水的变动。我国人口数较多,对于粮食的需求也相对较大,因此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关键,农作物数量的不断提升导致对水资源的开采力度也在逐渐增大,地下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提高了地下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而在蒸腾作用影响下导致以一些水资源在利用时由于蒸发而无法进入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得不到充足补给,这一问题当前仍然限制着地下室的开采利用,需要提高重视[2]

  1. 地下水开采利用策略

  1. 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得到了重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速度也逐渐得到了提高,在水利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通过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保护,并且将各项工作与水资源开采结合起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效率,需要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地表水资源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到水资源开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降低出现问题的风险[3]

为了达成节约用水的目的,可以适当对城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进行提高,并且对农业用水标准进行降低,提升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际开采中需要与贸易和工业用水情况相结合,对其用水标准进行适当提升,减少在工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加强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提升园林灌溉设施的科学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园林建设中涉及到较多类型的植被,植被数量也相对较多,因此有着更高的用水需求,地下水资源是保障城市园林绿化用水的重要来源,为了提升园林灌溉的效率,首先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灌溉设施的优化,降低园林灌溉中消耗的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通过合理改良灌溉设施,确保在满足植被生长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节约水资源。

园林中的不同植被在生长时对水分的要求存在不同,需要个部门有关人员之间加强沟通,对植被需水量有全面的了解,根据不同植被的分布情况对植被灌溉进行科学规划,优化灌溉方案,从源头上减少在地下水利用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在信息化时代,需要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利用,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利用的智能化规划,为人员控制灌溉水量提供精确的依据。此外各地区之间的降水量也存在差别,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采利用时需要与降水量相结合,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通过科学改进园林灌溉方案,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4]

(三)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为了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首先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并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及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需要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的管理,通过采取压缩政策,对水资源的开采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存在的不合理开采问题。我国总体上处于水资源短缺状态,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相对较为突出,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困难,更加需要相关人员提高重视,坚持水源补偿利用原则,将其落实到地下水的实际开采中,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为了提高地下水开采的规范性,需要适当提高执法力度,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减少在生活中对地下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对违规开采地下水现象的惩罚力度,加强相关法律的威慑力,对资源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为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5]

结语:综上所述,地下水由于来源的不同,导致存在的方式和特点体现出一些差异性,在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下水特性,减少对储存地下水的开采,对补给资源的开采进行合理规划,在地下水的利用中需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减少地下水开采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水资源浪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的探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4):36+38.

  2. 刘健.浅析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J].清洗世界,2020,35(12):41-42.

  3. 刘银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J].环境与发展,2020,32(11):4-5.

  4. 闫晓红.浅析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J].甘肃农业,2020(12):101-103.

  5. 万军伟,王明珠,刘志涛等.引水补源工程对黛溪河流域地下水补给效果浅析[J].中国地质调查,2020,7(06):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