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亚者造祖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基于 GIS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亚者造祖村为例

杨翠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运用ArcGIS10.5空间分析工具对亚者造祖村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情况与自然、区位、社会等方面的优势或劣势存在着凝聚或分散的关系。

关键词 亚者造祖村 传统村落 空间格局 GIS

1、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

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村落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彰显传统村落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

传统村落,亦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为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应予保护的村落[2]

空间格局,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人们对自然与人居环境的认知方式和改造方式的直接体现[3]

2、研究对象及概况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区域为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下辖行政村亚者造组村(图1)。2016年12月9日,亚者造祖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5月,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4];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6月10日,入选2020年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5]

2.2研究区概况

2.2.1地理条件

亚者造祖村位于白马藏族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20公里,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该村位于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内,处于绵阳至九寨沟线路上,东临九寨沟,西接王朗自然保护区,南与黄龙接壤,村落与新省道205间有夺补河相连接,背山面水,环境优美,区域位置得天独厚。

2.2.2自然环境条件

气候,该村地处高寒冷低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8至12摄氏度,全年无霜期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充沛,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水文,该村水文条件较好,涪江源头“夺补河”自西向东从村落穿过,汇聚于水牛家水库[6]

2.2.3社会发展

亚者造祖村村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农村社(组)呈散点分布在夺补河周边,现有户数121户,总人口468人,该村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为旅游开发重点村落,其主导产业为旅游业[5]

3、研究方法

文献查阅。学术界已有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继承、吸取和消化已有研究成果,为论文的前期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参考和借鉴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整理与归纳。整理与归纳分析是本文的主要方法。需要整理归纳的资料包括人口和经济情况、村落选址和格局情况、传统建筑布局等情况。

4、研究过程

4.1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4.1.1形成年代

通过对传统村落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的查阅及统计知,平武县的9个传统村落分别形成于清、明、元代,亚者造祖村属于形成于明代的四个村落之一,其存在历史久远。

4.1.2村落选址

平武县9个传统村落在选址时均遵循“背山面水”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山水、农田与传统建筑融为一体(图2)。境内山水数量较多,古代人们在修建住所时选择背山面水的环境,一是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二是能获取足够的动植物资源补给,三是可以躲避外敌入侵。

4.1.3空间格局分析

  1. 布局形式

61077cec1f61d_html_b5e923f27e5fa692.gif

详述家

亚者造祖村的平面布局形式为带型+组团型,详述家社、色如家社和扒西加社三个社构成的组团,整体沿夺补河一侧分布延伸(图3)。详述家社是以道路为中心的聚落,色如家社和扒西加社是位于山脚下的平原聚落(图4、图5)。带型指的是传统村落内传统建筑沿河、湖等水面一侧或两岸延伸;沿铁路、公路干线扩展,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或双向发展状态的村落格局。组团型是指受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影响,传统村落由两个及以上相对独立的传统建筑群组成,这种格局的传统村落各组成单元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6]
  1. 61077cec1f61d_html_e561c3d5f15c4348.gif61077cec1f61d_html_33b06c9d7edc9ff4.gif 建筑布局

平武县传统建筑形式复杂多样。民居建筑大多为穿斗木结构——就近取材;但不同民族,不同村落之间建筑建造形式又各有不同。包括亚者造祖村在内的藏族民居建筑多呈现“一”字形和“L”形布局。亚者造祖村的民居建筑布局总结为:建筑材质为石头、木材、小青瓦,建筑结构形式为穿斗木结构,建筑形式为“一”字或“L”形(图6)[6]

4.2村落空间格局形成影响因素

4.2.1地形因素

地形地貌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一项基本且十分重要的地理因素,其一定程度上影响地表水热分布、自然界动植物分布格局及土壤类型的形成。在一些地形较特殊的地区,地形地貌对于道路交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与发展也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本文地形因素分析高程、坡度、坡向三方面。基于BIGMAP下载的行政范围边界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的DEM数据,在GIS中进行裁剪,保留白马藏族乡范围,进行后续分析。

  1. 高程分析

利用GIS的重分类工具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DEM栅格数据分为五个等级:2662-3030m、3030-3407m、3407-3840m、3840-4885m、4885-5306m(图7)。由图得,研究区所在的白马藏族乡的地势为中间低,两边高,亚者造祖村位于高程值为2662-3030m的低丘平原地带。

  1. 坡度分析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下表面分析工具对白马藏族乡进行坡度分析,并用重分类工具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坡度值划分为五个等级:0-16.15°,16.15-25.78°,25.78-34.46°,33.86-43.18°,43.18-79.21°(图8)。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研究区所在乡的坡度以16.15°左右为主,亚者造祖村所在坡度以0-16.15°为主,以条带状分布,条带两侧延伸,坡度起伏度增加,总体坡度范围在33.85°以内。

  1. 坡向分析

利用GIS的Arctoolbox的空间分析工具下表面分析工具对白马藏族乡坡向进行分析,得到九个坡向等级:平面(-1),北(0-225.5,337.5-360),东北(22.5-67.5),东(67.5-112.5),东南(112.5-157.5),南(157.5-202.5),西南(202.5-247.5),西(247.5-292.5),西北(292.5-337.5)(图9)。由坡向图得,研究区没有主要坡向,与其山地地形条件相符合。

4.2.2交通因素

61077cec1f61d_html_9e4be18fda656699.gif 交通是聚落形成的基础,是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交通的便捷性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庄聚落的形态。本文以公路网密度代指研究区交通通达程度,利用GIS对白马藏族乡内主要道路做缓冲区,并叠加研究区范围及聚落形态。道路缓冲区分为500m,1000m,1500m三个等级,结果表明,亚者造祖村的聚落集中在500m范围内,500-1000m范围内有一定分布,1000m范围外分布极少(图10)。由此可知,研究村落的聚落总体上沿各级主要道路呈线形聚集分布。

5、结论

运用GIS分析工具对亚者造祖村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地形因素影响村落选址进而影响空间格局,尤其是高程和坡度,村落集中分布在

海拔相对低、坡度适宜的平原地带;

(2)水系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影响村落的空间形态及扩展发展方向,多临近水源,呈聚

落分布在水系沿岸;

(3)村落内居民点沿村域主要道路分布,这也符合人们生产生活趋便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传民,黄雅丹,赵叶,王晨鹏,赖如权.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20):14-16.

[2]王倩,宋立中,杨秀成,宋璟.基于GIS的山西阳泉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旅游开发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03):117-128.

[3]余瑞,但文红.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01):67-70.

[4]2018年第二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公布﹒人民网

[5]程茜.平武县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调研报告[D].绵阳师范学院,2019.

[6]毛芸.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村落――亚者造祖村村落的演变、传承与保护[D].四川农业大学,2016.

61077cec1f61d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