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张丽丽 2 罗晓菲, 3 曾秀仙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 353000


摘要:高质量的手术需要依赖于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本文内容则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方面针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具体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针对相应的保障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

引言

在临床医学中,手术室是进行患者救治的重要场所,针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敢于是提升治疗效果重要举措。相对于普通科室而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所涉及的护理内容比较广泛,为了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该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则针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工作的完善,是为了确保整个手术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脏器移植手术为例,在术前准备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手术间准备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手术需求提前准备两间手术室,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脏器修整和受体手术,然后对两间手术室进行系统清洁和消毒处理,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浓度为0.025%的康之素对手术器材进行擦拭,借助空气过滤消毒机对两间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处理,通常将消毒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1.2物品准备

围绕手术治疗这一活动,所准备的物品主要包括手术器械及药品,在此次案例中,护理人员需要准备的手术器械包括手术修整器械、腹部手术手用物、血管吻合器械、下腹拉钩、血管吻合线、素制肠线、导尿管、引流管等。所需准备的手术药品包括保存液,灌注液、抗生素、血蛋白、抗凝剂、免疫制剂、素尿、肝素、洛赛克等。在上述药品准备完毕后,通常需要在低温状态下保存。

1.3患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是为了提升患者认知,并使其做好心理准备,为了确保健康教育效果,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心平气和的沟通,使其对手术过程、身体反应以及后期身体变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针对第一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的方式,使患者正确看待手术,将其看作是缓解病痛的重要手段,以此减少患者心中的恐惧,并积极配合各项手术安排。

1.4建立静脉通道

本次案例中,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调整至平卧姿势,为患者建立起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属于外周静脉通道,其主要作用是为患者进行麻醉,另一条为锁骨下静脉通道,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输液。

二.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例,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2.1麻醉配合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手术医师的相关要求,并借助已经建立的通道为患者进行麻醉,进而帮助患者正式进入手术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进行手术的患者年龄较大,考虑到患者身体机能有所退化,对血流动力学变化适应能力差,一些老年患者还会患有多种疾病,所以此类患者麻醉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外,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该项操作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则需要在治疗医师的配合下及时处理,将意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水平。

2.2保持患者体位合理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体位进行合理调整,一方面可以为患者带来舒适,另一方面可以手术的顺利推进提供便捷。在本次案例中,为了减少患者身体压力,可以为患者提供气垫床。根据手术要求,如果需要将患者调整至侧卧姿势,,那么可以将患者的身体与手术床保持30度的夹角。如果需要患者保持平卧姿势,护理人员则可以在患者的膝盖下方、脚踝以及背部等位置放置软枕。如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已经超过了2个小时,在手术医师允许的条件下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卧位进行调整,比如进行简单的体位变换,如果手术不允许上述操作,护理人员可以10厘米厚度的软垫放置在患者肩部、足部、腋下以及头部下方,通过上述操作,能够防范患者因手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神经受压。

2.3进行保暖

手术治疗活动中,患者手术部位会长时间暴露,手术中还会使用到冷液体,如输血、输液,而且当患者被麻醉后对体温的控制能力会下降,所以,手术护理中的保暖操作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手术医师要求合理调整室内温度,通常情况下控制在25℃,针对患者的液体输注,可以选用恒温液体,为此,护理人员可以对输注的液体进行适当加热,以37℃为宜。如果需要对患者伤口进行清洗,也可以使用恒温液体,谨防冷液对患者体温产生负面影响。

2.4做好手术配合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全面高效做好手术配合,是提升患者手术效果的重要举措。在本次案例中,手术过程中会出现髋关节脱位、截骨、固定、复位等方面的操作,在上述一系列手术环节中,会引发患者体位移动,而如果出现操作不精准,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髋关节植入效果,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手术事故。为了防止以上不利情况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假体植入过程中患者体位变动情况,在出现体位偏差之后,及时调整至原位,然后再进行植入。在手术中,会涉及到假体的试装,护理人员要做的就是对试装的假体进行及时清洁,使假体保持清洁、干燥。如果手术时间较长,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身体长期受压部位进行轻度按压,促进血液循环,以此确保整个手术效果。

2.5消毒处理

在患者手术治疗中,术中感染情况的出现,会对整个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手术中这一方面的护理防范则显得十分重要。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护理台面、橱柜进行及时擦洗,在手术医师允许的条件下对患者手术铺巾进行及时更换,并做好消毒处理,针对手术中使用过的各类器械,需要借助多酶洗剂进行浸泡,然后在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最后再进行高压灭菌。

  1. 术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安排患者送至病房,对患者情况做好监测,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联系治疗医师。在患者麻醉过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为此,需要在术后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如果患者疼痛反应非常明显,则可以对其使用镇痛药物,但是这一方法不可频繁使用,针对非剧烈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轻度按摩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进行疼痛应对。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在前期主要进行流食供应,在患者饮食能力恢复后,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多元化的营养供应,进而帮助其更好的恢复。

  1. 护理保障

为了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医院需要围绕手术室护理建立起系统的护理流程,明确护理关键环节,并做好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在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中,要做好多项护理工作的有效融合,使手术患者得到全面而系统的护理干预,以此为整个手术治疗工作的科学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医院而言,还要从宏观层面入手进行必要的护理支持,比如,围绕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此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对相应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性指导;又如,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运用各项护理技能,以此确保手术护理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手术是临床医学中疾病应对的重要手段,在手术治疗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为此,手术护理人员要树立起科学的护理理念,全面而系统的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根据患者、手术医师的相关要求,提供全面而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为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护理保障。

参考文献:

[1]优质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李桂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1)

[2]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效果观察[J]. 于金芝. 中外医学研究. 2019(17)

[3]优质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高莎惠. 医药前沿. 2019 (03)

[4]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郑宁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02)

[5]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分析[J]. 荀丽,赵旻.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02)


姓名:张丽丽 女 汉 单位:三明市第一医院 籍贯:福建省三明市 学历:本科

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