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刘建成

身份证号码: 37083219780212****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备受业内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材检测实验室主要安全问题。在探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与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于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引言

现阶段,我国虽然出台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生产形势总体也朝着平稳趋势发展,但近年来的建筑施工事故率和死亡人数都不断增加,尤其是建设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安全管理形式化严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对某些施工安全问题针对性和操作性不高。笔者按照多年建筑工程从业经验,立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角度,分析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优化方法。

1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项目的基本要素,是保证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重要载体,只有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材料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才能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过关。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需要在特定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做好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于保证检测技术人员人身安全,防范各类安全检测事故具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安全管理标准、检测过程控制以及各类潜在安全隐患排除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构建形成了针对性强、专业性突出的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屏障。尽管如此,受安全管理原则及检测实验室特点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依旧不同程度存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述背景下,全面分析研究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

2.1加强设备管控,重视人为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时,对于机械设备以及材料,一定要加强检验工作,查验通过才可以进场,保证材料和设备达标才能使工程更加顺利地开展。进行现场材料的管理时要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对现场的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查,一些相应的出厂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也要定期检查,质量不过关或者是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材料及设备坚决不采用。贯彻落实现场抽查材料责任制,如果出现了问题要及时进行反推,对于施工时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查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对于相关负责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惩罚,要做到奖惩分明,对于一些表现较好的施工管理人员要积极奖励,可采用不同形式的奖励,这样可以推动工程项目更顺利地进行。

2.2加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控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缺失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避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应督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严格执行危大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着力健全危大工程的安全管控体系。例如,建设单位应提供真实准确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工程周边环境的相关资料,保障危大工程的工期和费用,并在办理项目安全监督手续时提交危大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勘察单位应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列出可能涉及的危大工程,并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辨识危大工程并编制危大工程的专项方案,加强全过程管控。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全面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技术检查,重点加强对深基坑、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幕墙安装等危大工程及有限空间、洞口临边、机械设备、临时用电、易燃易爆材料等风险的排查治理。

2.3强化对“人”的安全管理

定期组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建材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将现代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理念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人员对各类检测仪器与工具的熟练应用程度,更加灵活、规范、专业地对各类仪器进行操作,在确保操作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建材检测结果数据。强化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其对潜在安全威胁要素的辨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反馈能力,严格按照建材检测各项技术要求,科学处理检测完成后的建材样品。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建材检测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进行评价分析。

2.4提升安全管理的力度

①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制度。针对施工技术的推广,在施工企业中,必须建立和完善推广机制,提升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提升创新效益,促进投资回收期缩短。因此,构件技术创新推广机制,有利于施工技术合理运用。②创建技术管理的创新平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必须建立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平台带动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由施工管理转向技术创新,需专项设立平台,长期跟进,使之能够循序渐进的创新发展。同时,按照施工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合理制定战略目标,以施工技术管理创新为核心基础,不断提升企业的基础创新效能。在施工不同阶段,需按照不同分包、总包的技术实力,建立相关安全管理机制,并在各环节渗透。同时,需转变传统安全管理观念,建立全方位、全流程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各参与建设单位,需保证安全人员的配备。在施工准备、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提高人才储备量,加强人才调度,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明确质量责任。③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中,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如何,取决于人才水平的高低,而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施工管理的重要能力,必然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搭建学习平台,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工程施工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施工中能够科学运用施工技术,降低施工风险。同时,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企业需重视施工技术人才的挖掘,进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④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根据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如果技术人员表现比较低效,必须采取严厉处罚。若表现十分积极,可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奖励措施,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施工管理机制的常态化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受材料检测技术、设备方法、人员意识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总体效能的优化改进。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当前建筑材料检测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则,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价值理念,追求更高级别与层次的安全管理成效,为促进现代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事业取得未来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詹文润,赵在瑾,邱宝德等.基于政策执行视角的广东省计量院执行计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观察,2019(12):112-113.

[2]马秀君,周凤坤.我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9):162-163.

[3]刘娟琪,张勇丽.浅谈精益建造理论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下旬刊),2019(13):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