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朱建华

身份证号 :43052319690925 ****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进入城市化发展以来,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发展迅速,在架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城市里随处可见各种大型建筑,这些大型建筑项目在施工的技术难度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质量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建造这种大型建筑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就地桩灌浆桩施工技术来说,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技术对项目的质量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

前言: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可应用于各种钻孔、挖孔、冲孔灌注桩的加固工程,以及桩底、桩侧一定范围内的沉渣、泥皮、泥土等。水泥浆和泥浆的混合物通过预先放置在桩中的管道注入,以加固桩端和桩侧的沉积物,提高桩基的承载力。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提高了桩基承载力,减少了后期沉降,降低了施工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综述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衍生的一项创新施工技术。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建筑工程寻求更大的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制作、安装和下放注浆管,合理配比水泥、石灰等材料,完成灌注桩的注浆和浇筑。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能有效改变地基沉渣的外观,提高桩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为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是一项创新的施工技术,能够增强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有效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2、现浇桩应用后灌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灌注桩注浆后施工技术能够适应各种土壤环境,不受地质条件和施工材料的影响,因此应用范围广泛,该技术的实践非常广泛。现浇桩的后灌浆施工技术可以改变建筑地基的环境,使其更加稳固牢固,特别是对于松散的楼板,具有非常有效的稳定作用。对于大型建筑和摩天大楼,它不仅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由于这项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可以无形中降低施工成本,最终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然而,现浇桩注浆后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建筑物的桩基会受到注水泥的影响,从而降低桩基本身的应力。如果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打桩后灌浆的承载力就会降低。可见,后灌浆现浇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应用条件。施工人员需要在建筑物的前期准备和灌浆过程中不断细化施工工艺,为现浇桩灌浆后施工技术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确保灌浆后的施工技术就地桩,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

3、灌注桩后灌浆施工技术不足

在实际工程中,如果该技术使用不当,会对后续工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泥浆,导致承重下降。桩基承载力,影响桩基的整体稳定性。其次,桩基中泥沙的存在对桩基内支撑层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三是灌浆质量差,会造成钻孔桩承载力的分散,不利于工程施工的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钻孔桩后张法。在合理利用该技术优点的同时,要注意技术缺陷,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避免该技术的应用给建设工程带来风险,影响工程总体质量和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该技术的优缺点,要扬长避短,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 现浇桩注浆后施工技术

桩注浆后灌浆施工技术的基本环节是灌浆管的制作和安装,施工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灌浆管的制作和安装。在看灌浆管的生产时,施工技术人员往往选择镀锌管或无缝焊管作为灌浆管的主要材料,管径为25mm或30mm。对于管径的选择,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当前施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当前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桩身施工长度超过50米。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仔细考虑灌浆管作业时内摩擦阻力对灌浆施工的不利影响。结构构造可分为三段,即灌浆管末端的花管、灌浆管中间的直管和灌浆管顶部的螺纹接头。灌浆管的生产质量对现浇桩灌浆后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花管区域贴上塑料薄膜或胶带进行进一步处理,然后用铁丝捆扎,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灌浆管漏水不畅的问题,降低施工效率项目的建设,造成破坏的负面影响。

5灌注桩灌浆施工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作为整个灌注桩后压浆施工的最后一项,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见,灌注桩灌浆施工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开展灌注桩灌浆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确保每个环节和细节施工的准确性。鉴于注浆压力、水泥和水之间的配比,应在灌注桩注浆施工开始前确定,并充分考虑所有易影响灌注桩注浆施工质量的因素,确保配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灌注桩注浆作业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6.压水实验

灌注桩浇筑一周左右后,需要进行水压试验,以保证单向阀和灌浆管道的有效循环。同时,单向阀周围的纯渣和泥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清理,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纯度,实现其硬度和强度的有效增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桩端扩孔较大,需要提前进行水压试验,以保证注浆管能够完全冲洗覆盖层,灌注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所有施工人员的专业精神,以确保在发现灌注桩膨胀或坍塌时,能够尽快采取措施,将工程损坏降至最低。

7.对吸浆量大的岩石节理应进行针对性施工

一般情况下,处理建筑工程中的岩石裂缝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因此,施工所需的水泥量较少,但单位面积内岩缝灌浆施工所用的水泥量在120-220 kg/m之间,但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岩缝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时,浆液会被岩缝吸收,应采取科学措施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首先,可以通过限流的方式来限制单位面积内的实际岩缝灌浆量。在这一施工过程中,需要快速控制灌浆施工速度在0-15 L/min以下,以降低水泥浆在岩石节理中的实际流速,不断加快水泥浆的凝固速度。另一种技术处理方法是通过降低压力来降低灌浆施工的压力,从而科学地控制水泥浆的实际流量,从而加快水泥浆的凝固速度。此外,可以采用多次灌浆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处理,主要是指科学控制每次灌浆施工的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灌浆施工时间应小于8小时。

8.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灌浆完成后,应堵塞灌浆管的两端,以免泥浆流出灌浆管,损害灌浆效果。加强灌浆施工质量审核,确保所有施工环节达标。

结束语:为保证注浆效果,提高预期承载力,在后注浆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和记录桩质量、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水灰比等施工参数。综上所述,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旧城改造中深基坑开挖场地狭窄的限制,灌注桩后注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设计、施工和检测经验将日益成熟,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钱国华.解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3,12:126-127.

  2. 张银兄.探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4):105+110.

  3. 熊伟剑.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