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方案优化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基于层次分析法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方案优化的应用

王巨玺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河道是城市文明的摇篮,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河道对城市经济的稳定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河道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AHP软件对河道治理过程的方案进行优化,河道治理要考虑护岸工程、堤防工程及水工建筑物的综合治理,为河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层次分析法;方案优化

1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河道治理工程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会面临新问题,这需要更高的综合治理方案和方法来适应工程的需要,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国外在河道治理方面非常注重河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如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针对河道治理专门编写了相关的手册和标准,对河道治理的生态修复和堤防生态保护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案[1-2]。为其他国家在河道治理方面提供了参考。而国内在河道治理方面最早是从大禹治水开始,我国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预防为主、生态修复”的方案,经历了初级治理阶段、治理和预防阶段和环境保护和河道治理的综合阶段。各地也出台地方河道建设标准、治理导则和评价标准来指导相关工作。

徐后涛[3]通过对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健康评价,建立了上海市河道生态健康评价模型,提出了不同类型河道生态治理的重点。李宝东[4]通过对山东省洙赵新河进行研究,提出了山东省河道治理的方案和实践数据。黄迪[5]通过对大沽河生态护岸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大沽河生态护岸形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徐球[6]分析了农村河道治理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了分级分类方法和生态治理评价模型。

2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必要性

2.1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常出现河岸工程坍塌、污染河水、河滩破坏、植被破坏等事件,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桥梁工程较多,在桥梁周边较容易形成人为缺口、疏挖河槽、植被等,造成河道堤防工程的不完整和不连续,和现有的防洪设计标准不一致,危及了河道堤防的安全和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城市郊区的堤防工程由于弃土和人为取土的影响,造成堤防工程残缺不全,部分河槽高低不一,形成了大量的缺口,给城市防洪工程造成安全隐患。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大部分河道的平槽过流能力偏低,现状除涝的过流量和设计流量达不到要求,大部分河道达不到有五年一遇的除涝标准,而现状防洪工程达不到5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设计要求。河道堤防工程中砂质土较多,缺少生态植被修复,如有降雨出现,影响河道工程的安全,降雨对河道的冲刷,将造成河道坍塌,进而影响周边堤防,危及河道沿岸的建筑物的安全和水工建筑物的使用。

2.2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的主流,国家已经在城市区域内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的安全和生态保护,因此河道治理工程势在必行。实施城市河道堤防治理和除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减轻水灾对城市的损失,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增加,实施城市河道工程的治理可以保障人们的用水,促进城市的稳定,对周边生态保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保护生态环境,河道治理工程占据一定的地位和作用,洪涝灾害危及城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阻碍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加大城市河道防汛能力和除涝能力,提供城市河道的防洪标准,能解决河道周边群众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基础设施问题。

3层次分析法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层次分析法的介绍及计算流程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将涉及多个目标的复杂决策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将最终方案目标分为多个指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约束、准则)的若干层次,在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法得出层次单排序、总排序,然后确定最终方案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决策的目标、准则、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最低层,然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判断矩阵

对各准则下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根据重要程度评定等级,用61024bc595042_html_b9dbf9d419267266.gif 表示因素61024bc595042_html_56c9a4f4bfe9afa8.gif 与因素61024bc595042_html_7ae226bb6ed41ef3.gif 比较结果。两两比较结果构成的矩阵即为判断矩阵,可用公式3·1表示,表5.1为9个重要性等级及其赋值。

61024bc595042_html_ad291e0299d94557.gif (3·1)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对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61024bc595042_html_6067e876675ee7f0.gif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得出的结果,记为61024bc595042_html_9c6b1cb4a6992b89.gif61024bc595042_html_9c6b1cb4a6992b89.gif 为上一层次因素与该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该比较过程即为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的确定需一致性检验,即对61024bc595042_html_afeff39588363753.gif (一致矩阵)确定不一致的范围。一致性指标可用61024bc595042_html_198241882622c5a3.gif 表示,计算公式如5·2所示。

61024bc595042_html_8a80590f4506d5d.gif (3·2)


61024bc595042_html_5ed241fb5059de.gif -- 判断矩阵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61024bc595042_html_40a6973f4ea8c697.gif -- 61024bc595042_html_7e46e7d0b6faee29.gif 阶一致阵的唯一非零特征根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元素对最终决策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该过程即为层次总排序,计算过程从最高层向最底层依次进行。

3.1比例标度表

因素61024bc595042_html_59bcbfe4358dc010.gif 比因素61024bc595042_html_cc0cbc36246ce3f2.gif

量化值

同等重要

稍微重要

较强重要

强烈重要

极端重要

1

3

5

7

9

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2、4、6、8

3.2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结构模型方案的确定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河道治理方案的确定过程中以河道治理方案优化的评估为最高层,下分为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规模两个准则层,治理沿岸建筑物、整修加固堤防、疏挖河槽、河道工程、堤防工程、防汛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七个指标层;常规方案、综合治理和生态修护方案为三个最底层。由以上划分要求可构件如图1所示层次结构模型。

61024bc595042_html_8aa3cba299f548cb.png

图1 河道治理方案优化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图

(2)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以中间层为准则层,工程建设任务记作B1、工程建设规模记作B2,以治理沿岸建筑物、整修加固堤防、疏挖河槽、河道工程、防汛工程、堤防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为指标层,治理沿岸建筑物记作C1、整修加固堤防记作C2、疏挖河槽记作C3;河道工程记作C4、堤防工程记作C5;防汛工程记作C6、水工建筑物工程记作C7。

3.2准则层B1与指标层C1-C3间判断矩阵表

工程建设任务

疏挖河道

整修加固堤防

治理沿岸建筑物

61024bc595042_html_f48f5b60bbb4edf3.gif

疏挖河道

整修加固堤防

治理沿岸建筑物

1.0000

0.1667

0.2500

6.0000

1.0000

2.0000

4.0000

0.5000

1.0000

0.6999

0.1066

0.1935

(注:一致性比例:0.0089,对“河道治理方案优化”的权重:0.8333;61024bc595042_html_1672f5c25ca8ce51.gif :3.0092)

3.2准则层B2与指标层C4-C7间判断矩阵表

工程建设规模

水工建筑物工程

防汛工程

堤防工程

河道工程

61024bc595042_html_f48f5b60bbb4edf3.gif

水工建筑物工程

防汛工程

堤防工程

河道工程

1.0000

0.2000

0.2500

1.0000

5.0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0.5000

1.0000

2.0000

1.0000

0.3333

0.5000

1.0000

0.4372

0.0892

0.1484

0.3251

(注:一致性比例:0.0247,对“河道治理方案优化”的权重:0.1667;61024bc595042_html_1672f5c25ca8ce51.gif :4.0658)

(3)方案优化结果分析

通过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显示,在备选方案中,生态修护方案的权重为0.6566,常规方案的权重为0.2363,综合治理的权重为0.1071。可见,生态修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方案投资成本也在考虑的范围,河道治理方案要以最大程度维持河道周边的自然形态,提升河道的整体防洪能力。

4 结论

(1)AHP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河道治理系统评价,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有效的结合起来,使评价模型具有系统性,该方法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是一种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显著,是别的数学模型难以代替的方法。

(2)层次分析法适用于河道治理方案优化的系统评价,通过权重的分析提出了河道治理的系统评价准则,建立了河道治理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确定出最优的河道治理的系统评价方案。

(3)在河道治理评价系统中,生态修复技术是未来城市河道治理中不可缺少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The U.S.Army Corps of Engineer,Hydraulic Design of Stream Restoration Projects[M],2001.

  2. 刘树坤.日本城市河道的景观建设和管理团[J].海河水利,2003(03):68-70.

  3. 徐后涛. 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治理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4. 李宝东. 山东省洙赵新河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及实践[D].山东大学,2018.

  5. 黄迪. 大沽河生态护岸技术的试验与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6. 徐球,李大峰,仇宁. 农村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