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探析

1 毕 洁 2 朱 亚 男 3 陈迪方正

1 身份证: 13030219841201 ****

2身份证:61010219931022****

3身份证:61242319931028****

摘要: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需在用户、作业、监理、设计等方面发挥作用。且处理好供应商、政府、监理、施工单位间的关系,并有序、顺利地推进工程施工与项目运作相关工作。关于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分析,企业应在大数据应用、信息加工、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真正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人力所无法全面掌控与处理的问题,且在管理内容上丰富与深化,建构更加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企业应在组织内外的架构优化、运营管理上进行创新,将信息化深度的渗透其中。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引言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汇集来自各个方面的人力和物力支持。项目越复杂,非信息化的技术越难以为继,为了显著提高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工程管理不仅要求对信息管理系统骨架的建立还应该包括内部组织架构和处理信息模式的优化提升。

1 现代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对现代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在于能有效适应我国现代化科学管理决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工程施工周期不断增长以及相关技术工艺难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整体难度,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及时做好各方面的智能化监控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控风险,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基本依托和保障,更好地分析与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并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性,提高数据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和高效性,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提供助力。

2 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者的认知不足

目前,对公司中项目运作中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了解不够导致在认知层面的不够重视,也就不会在实际过程中偏重硬件的资金支持,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如何及时地进行监管和预防工程的风险,因此他们也就只是对专业软件等的付费知识买账,没有进行项目流程的组织构架、信息处理以及人员培训的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者的效率低下。还有部分也只是对信息化敷衍的表面形式,没有系统建设也就没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表面”。

2.2 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偏低

尽管计算机软件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应用,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然而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来说,其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没有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研发上投入太多的资金,这就致使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只是简单地使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办公类软件,虽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站在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前沿性、高专业性管理软件的开发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3 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模式

3.1 适当扩展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范畴

工程管理具有极强的实操性,不应过度地依赖制度与战略思想的理论指导。需对工程管理进度进行有序的跟进,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高效处理问题。且实际开展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各个流程与环节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科学拓展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范畴。管理人员需事先统筹管理,并保持动态发展的意识,认识到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在项目运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用户服务等方面,发挥信息化的功能与优势。既要注重在工程管理层面应用信息化、在服务、技术升级上也应科学的应用信息化。企业需将信息化管理系统科学地运用到各个方面,如建筑材料采购、设备设施定价、人员招聘与培训、资质审核。甚至,企业在施工质量验收、监管、现场作业都方面,都可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工程管理、建设相关的一切工作进行跟进、监督与指导。如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检查施工情况,并全面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后台智能化存储信息后,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与共享。以此,利用精准的大数据,客观的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并指导施工人员及时改善不足与问题。

3.2 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建筑企业也不例外,现代建筑工程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选拔具备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成效。所以,企业应把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各类技术培训活动。同时,还要积极邀请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到企业内部召开专业知识讲座,并针对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建议。另外,建筑企业还可通过与当地的高等院校合作,为高校的建筑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在毕业后直接留用,这样就能壮大企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还能为信息化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3.3 强化现代信息化意识

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长期坚持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环境存在惯性,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不足,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进行工程管理,并且过于关注自身利益,这也是造成很多管理人员否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原因之一。为此,企业应当积极组织座谈会,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管理建设当中,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水平,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奠定人力基础。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建筑企业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发展大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升危机感,明确现代化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的迫切性。另一方面,要深化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构建并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此外,为了给企业储备足够的人才,可以加强和当地的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定向培养,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二者共赢。

3.4 加大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企业必须选择和自身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质量目标。然而,并非所有的管理系统对于各类建筑企业来说都是适用的,因此,企业必须全面考虑自身在管理现状和管理需求上出现的变化,选择具备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同时,也可直接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相关信息化软件的研发,通过开发前沿性、先进性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可以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目标,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最大化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对施工中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高效的管控。

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赶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方式的丰富程度对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和思维需要提高到更高层次的认识。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是发展趋势也是显著提高企业效率的方法,对所处理的信息也能更加及时、全面地反馈,对决策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国庆.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居舍,2020(11).

[2] 陈碧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9).

[3] 范平.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9(19):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