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张玉凤

青海索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而言,必须使用的材料之一就是混凝土材料,其是建筑的基础材料,因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如何,也就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后续使用的稳定性。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较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控制,这样才能体现稳定的施工,以及也更是能够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提升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进而则是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益。所以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从问题的解决当中提出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在国家各个地区中关于房屋土建的相关建设也在不断增加,但房屋土建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最常发生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性能、结构与质量等多方面。为了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的裂缝现象对房屋土建工程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就需要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所中所使用的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最终所建房屋的功能与质量。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房屋土建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导致混凝土出現裂缝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因为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在展开养护工作的过程中会随着混凝土搅拌物中的水分不断蒸发,而导致外部收缩速度与内部收缩速度出现偏差,最终造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其次是因为混凝土沉缩而产生裂缝。造成混凝土出现沉缩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骨料粒径与实际施工粒径出现差别或水量过大、构建厚度较大以及振密工作存在问题等,最终导致混凝土凝结过程较慢使得粒径较大的骨料,并在出现下沉的同时重量较小的水泥浆出现上浮的情况。最后是因为碱骨料反映而造成的裂缝。在碱骨料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胶物质,当凝胶物质在实际搅拌过程中吸收充足水分之后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膨胀作用,最终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现象。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的有效技术

  (一)钉合处理技术

  钉合技术最为主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为出现裂缝现象部位中存在的抗拉强度起到恢复作用,从而为整个建筑建构在抗压方面的性能起到保障。例如在对整个房屋建筑的结构展开勘测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现象展开处理时。一定要避免会对裂缝周围的建筑结构造成损坏,并缩小裂缝能够活动的实际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裂缝最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就是钉合法,通过应用这种处理法将裂缝固定,并采用厚度较小长度偏大的金属展开U字形的钉合处理,从而将整个裂缝跨过再将其嵌入到提前设好的槽沟之中,最终采用环氧树脂与无收缩砂浆等粘合剂对其展开进一步的加固措施。

  (二)封闭处理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封闭技术都是应用在混凝土所出现的裂缝较小的处理中,仅是通过加固、封闭等较为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得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在房屋土建工程展开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高低较低的建筑整体结构会较为简单,所以地面所承受的实际载应力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出现裂缝就可以应用封闭技术,对其展开处理还可以预防裂缝出现再次扩大的现象。

  (三)灌浆处理技术

  这种灌浆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裂缝处理中是最为新型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将砂浆、水泥等各不相同的物品当作填充物,来对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展开填充与加固,在这种技术中又包含两种方法一种是较为普通的水泥灌浆,一种是聚合物的灌浆。在水泥灌浆中主要就是充分运用较厚混凝土墙的结构,然后在其中灌入水泥与砂浆等展开密闭;而聚合物灌浆这种方法,通常都是应用丙烯酰胺、氨基甲酸等聚合物作为填充物,如果将这两种方法相互对比的话,聚合物的灌注处理对于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可以带来更好的封闭效果。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材料配比

  配置混凝土材料时,主要的材料就是水泥。水泥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品质,因此必须要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不要浪费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和粉煤灰。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漏功能,要保证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合理。为了延缓混凝土的最终凝结时间,可以掺和一定量的材料。这种方式还可以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要保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保证骨料的级配合理,结构紧密,热膨胀系数低,不会有太多的含泥量,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可适当多使用一些粗骨料,选用10mm~40mm天然连续级配碎石。在骨料中最好不要掺杂任何杂质,保证骨料表面干净,可以采用一些颗粒较大的碎石进行填充,进一步减少水泥石的用量。尽量采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避免混凝土发生收缩。

  (二)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的拌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各个材料进行搅拌即可。要对材料的投放顺序、用量严格控制,明确浇筑时间和搅拌时间。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品种判断其是否可以混合。如果遭遇阴雨天气,就要对含水率不断进行监测,及时对骨料和水的用量进行调整。首先,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粉煤灰的质量符合要求。要加强对混凝土试配,确定掺用量。保证外加剂的掺量符合要求,误差不要过大。第二,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要均匀搅拌,保证外加剂、粉煤灰分布均匀。

  (三)混凝土运输

  进行混凝土运输时,可以设置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保证混凝土可以直接通过泵直入浇筑地点,提高运输效率。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泵的性能符合要求,有足够替换的备用零部件,一旦发生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更换,不耽误運输效率。第二,进行泵管安装时,要保证弯管处没有杂质残留,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并做好接口的密封工作。第三,保证管道稳固可靠,提高其承受力。输送之前,可利用清水润湿管道,再利用水泥砂浆对泵机和管道进行润滑。运输时,要由专人负责,避免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对泵机造成堵塞。如果是其他原因,不得不暂停工作时,要采取倒泵措施,避免出现故障。一旦泵机出现故障,则可以采取塔吊方式暂时负责输送材料。

  (四)混凝土浇筑

  进行浇筑作业之前,应当首先对混凝土进行分层,严格控制分层的厚度,确保混凝土的每一层的全覆盖,对初步凝固时间做出规定,避免出现裂缝。浇筑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的状态,当出现水土分离的情况时,需要将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确保其混合程度达标,进行浇筑时,不能额外施加压力,最好的状态就是让混凝土自然浇入,在水平线上进行分层,推移时需要保证该步骤的完整。当前的建筑项目中,多使用全面分层的方法进行浇筑,只需要按照浇筑原则进行分层,然后每一层进行浇筑即可,具体使用中则应该将从混凝土的短边开始浇筑,沿着长边进行作业,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结论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需要在基础层面上进行相应的施工准备和有效规划,以及也更是在相应的混凝土材料应用过程当中,根据具体的要求和规范进行相应的施工建设,这样才能提升工程的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逐步也更是能够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莫晓亮.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路径探思[J].居舍,2021(11):27-28+30.

[2]李瑞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11):31.

[3]赵本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探析[J].四川水泥,2019(01):191.

[4]黄玉生.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6(0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