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易友良

湖南红旗市政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路基防护工程施工的目的在于有效防护路基结构,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部分稳定性与安全性符合标准,因此,新时期的环境下,应重点关注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的建设,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增强整体项目的施工效果与建设水平,切实维护路基防护工程项目的质量、性能、强度和承载力,为路基结构的安全使用夯实基础。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目前我国在市政道路工程领域中所使用的路基防护工程,主要涉及到支挡类型、抗冲刷类型等防护形式,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积极使用挡土墙技术、植被技术、打磨工艺技术与其他的工艺技术模式,确保路基防护的强度和性能符合标准。

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类型

1.1支挡类型

通常情况下在道路正式运行之后,每天都会面临较高的交通流量,导致路面受到一定的压力影响出现损坏的现象。而合理设置支挡类型的防护工程结构,能够预防路基受到破坏性影响,起到压力分散的作用,避免道路结构在压力承受力度较高的情况下出现损害问题,从支挡类型的路基防护工程结构层面而言,设置土墙系统属于重要的措施,不仅能够维护路基的安全性,还可以保障道路区域的车辆运行安全

1.2抗冲刷类型

抗冲刷类型的路基防护工程施工,目的在于增加整体道路的应用寿命和周期时间,尤其是市政道路工程处于降雨量很高或是河流沿岸的区域,路基长时间受到雨水的冲刷性影响,很容易出现破坏问题,建设抗冲刷类型的路基防护工程结构,就能够避免雨水直接冲刷路基出现变形现象与安全风险隐患,尤其是设置抗冲刷类型的防护网结构或者防护墙结构,起到水源隔离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维护路基的安全性能。

1.3坡面类型

当前我国多数市政道路在应用的过程中,路基坡面容易受到破坏性影响,导致坡面的表层被暴露,受到外界自然环境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不稳定的问题,甚至还会引发泥石流或者滑坡的事故,也可能会出现路基断裂的现象,整体道路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而合理使用坡面类型的路基防护工程技术,可以结合整体路基的特点和剖面的特征,科学化运用先进的防护技术执行施工工作,有助于提高坡面部分的防护效果、稳定性和安全性。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的应用措施

2.1采用挡土墙工艺

我国在路基防护工程领域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挡土墙技术,目的在于预防出现后续的路基变形现象,通过挡土墙结构形成路基底部区域和边缘部分的保护作用,施工工作中可以使用位移计设备、压力计设备、锚索应力计设备等检测结构的实际数据值,通过铠装光缆在路基的周围建设土墙结构,严格进行宽度和高度的控制,将截面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出现土墙倾斜的现象或是坍塌的现象,使得路基在道路工程投入运行之后,不会发生形状改变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挡土墙施工之前应全面考察当地区域的地形特点和地势特点,明确结构位移形式和刚度指标,因地制宜选择刚性类型、柔性类型或是临时支撑类型的土墙工艺技术,同时,在施工期间注意严格建设排水沟的部分,以免因为积水导致挡土墙的使用性能降低,发挥施工技术的路基防护作用。

2.2运用植被防护的工艺

建议企业在路基防护工程中使用种植植被的形式,增强整体的防护效果,通过植被防护技术措施维护经济与生态效益,形成水土保持的作用,即使是暴风雨的天气也能减小水流速度,预防雨水对路基结构产生冲刷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对路面进行净化,在使用植被防护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按照路基结构的特点和自然环境的特征,选择本土性的植物,使用相对应的栽种技术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预防出现成本浪费的现象,例如:选择本土区域根茎发达并且成活率很高,可以对路基结构周围土壤进行巩固的植物品种,也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草地,起到土壤加固作用,对雨水进行拦截,一般情况下,铺设草地的施工操作难度低,所以企业可以按照地理特点、地形特点和环境特点选择植物品种,尽可能使用铺设草地的技术方式施工[1]

2.3重点应用路基坡面防护工艺

我国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中坡面防护技术属于重点部分,技术的标准化与专业性应用能够起到增强路基结构抗风化侵蚀性能的作用,降低风化因素带来的损害性影响,(1)如果路基结构存在软弱岩层,技术人员可以在上部分设置抗风化防护体系,提升抗风蚀的性能;(2)通过喷射砂浆材料会使混凝土材料进行破面结构的防护,减小风化率的同时使得路基结构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但是此类坡面防护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按照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3)干砌片石技术措施,此类技术的应用成本低、操作难度小,但是由于技术在应用中将单层铺砌和双层铺砌作为重点的技术,虽然能够有效进行水流侵蚀的抵抗,但是在长时间应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石片分解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进行石片之间的高效化黏贴,预防分解问题带来的影响。

2.4合理运用抛丸工艺

抛丸工艺的使用指的就是通过抛丸机械设备实现路基结构的抛丸处理目的,去除其中的灰尘、杂质,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期间企业可以按照市政道路的具体状况,科学化选择使用丸料,合理调整机械设备的参数,使得抛丸工艺能够良好运用。施工之前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区域提前清理路基结构,保证不会有杂物或是垃圾,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顺序要求、步骤要求等控制设备的运行速度,如果出现厚度较高的浮浆,就将设备的运行功率控制在300转/分钟之内,如果桥面区域的浮浆厚度很低,就应将机械设备功率控制在1500转/分钟左右,以免出现遗漏的现象。与此同时应注意,使用断面法执行施工工作,各个工作面的长度维持在3厘米之内,如若机械设备停止运行,则需要返回操作,长度为30厘米,避免对抛丸效果造成影响。

2.5科学运用防水混凝土工艺

防水混凝土工艺在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中的使用,起到抗渗的作用,避免水分渗入出现路基损害的问题。(1)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将不同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增强防渗的性能;(2)要求在搅拌的环节控制坍落度,使其在标准范围之内,预防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3)完成材料配置工作以后,严格管理运输的时间、防护形式,以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裂缝问题。通过防水混凝土在路基防护工程中的严格使用,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施工建设稳定性和标准化程度[2]

2.6合理运用打磨技术

我国的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领域中,打磨技术的应用是降低粗糙度,清除碎石和杂物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能起到路面区域的加固作用,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使用磨削机设备进行整体结构的打磨处理,全面掌握路基结构的状态和情况,明确设定打磨操作的指标要求,保证压实打磨的效果,提升路基结构的密实度,在保证打磨工艺技术专业化应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改善路基结构的抗压强度,提升整体防护工程性能、水平与质量,是保证路基防护效果的重要技术。

3.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能够确保防护结构的建设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企业在施工领域中应重点使用先进的技术,有效管理质量,(1)应用先进的BIM技术,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创建现场区域的模型,按照所选择的路基防护工艺技术,建立相应的模型体系,借助模型模拟现场工程的实际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制定完善的工艺技术应用计划与施工方案,通过有效性和合理性的管理措施维护项目质量;(2)使用先进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化技术,创建完善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数据库模式,将所有的工艺技术信息材料信息和项目信息融入其中,便于管理部门统一性、集中性的执行现场质量管控工作,从根源层面入手维护路基防护工程技术的应用质量、效果与水平;(3)应用先进的超声波检测技术、射频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等,综合性检验每个工序、每道流程的质量和性能,及时发现路基防护工程的质量缺陷和隐患问题,立即处置,确保路基防护的施工效果、建设水平[3]。以砌筑方式的防护为例,施工人员要选择具有均匀的质地,且不容易被风化,同时不存在裂缝、具有密实结构的硬质的石料,并保证石料强度在3兆帕以上,其石块尽量选用大体积的、形状方正、上下平整、厚度在0.2米以上的石块,并对砌筑之后的工程外路面进行适当的修凿。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现场区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挡土墙技术、植被防护技术、坡面防护技术、抛丸工艺技术、打磨工艺技术、防水混凝土工艺技术等,根据不同工艺的应用特点和情况,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保证所有路基防护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增强市政道路路基的应用安全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林晓建.微探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392-399.

[2]熊稀群.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J].空中美语,2020(3):79-88.

[3]张峻铭.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1):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