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标准化操作规程 SOP 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王晓琴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甘肃省 武威市 733000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施行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神经系统评分要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上有实际应用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标准化操作规程(SOP);临床护理措施;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

引言: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几率不断上升,中老年群体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对患者生命安全危害较大的疾病,其致死率与致残率非常高,极大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有效的临床护理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2]。有研究表明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SOP又被称为标准操作程序,是指将某一操作流程根据其目的、要求、具体操作方法用统一的格式描述,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操作章程[3]。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探讨SOP与临床护理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96例,使用科学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6-72岁,平均(59.5±1.8)岁;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平均(57.6±2.1)岁。以上2组患者数据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健康指标;对患者提出相关饮食护理方面的建议,告知其勿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劝其戒烟酒等不良习惯;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使患者认识病情症状以及护理效果。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各项措施基础之上,联合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进行临床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 一般评估:评估患者的各项身体状况:生命体征、皮肤粘膜、心理状态等,具体评估方面:患者意识、神志、瞳孔、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感知功能、肢体活动情况等;

  2.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建立静脉通道,适时进行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在每一例患者的病床处留置胃管、尿管等设施,确保患者的相关需求随时可以得到满足;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进食方面的指导,如:给予半流质糊状食物,进食时从健侧进食,床头抬高40-60°,进食后保持端坐位或半坐卧位半小时,防止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3. 药物使用:严格遵守医师的医嘱,适时正确地用药,告知服用、注射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后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要予以重视,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4. 讲解沟通: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所患病症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等。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辛辣、免刺激、戒烟酒等,以及护理期间的相关安全注意事项:防坠床、跌倒、压疮、烫伤、导管滑落、误吸等;

  5.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精神支持疗法、行为疗法。由护理人员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支持,防止患者出现心理问题;

  6.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身体评估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语言康复训练、指导发音训练、帮助患者运动等;肢体无力的患者给予肢体被动运动,钉子鞋防止足下垂,保持肢体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标准: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满分为42分,分数越高,患者神经受损越严重[4]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ASS18.0版本对评判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6100b48166dd9_html_db0e94bc7044e06b.gif ±s)的比较采用t来检验,若P<0.05,则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之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差别不大,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均有较大改善,但观察组的神经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表6100b48166dd9_html_db0e94bc7044e06b.gif±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8

28.64±2.28

15.19±2.57

对照组

48

28.49±2.67

19.57±2.68

t

-

0.2960

8.1725

P

-

0.7679

0.0000

3 讨论

脑梗死的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由于他们身体机能的下降,罹患脑梗死的几率更高,而且由于他们身体素质的变差,在临床治疗与护理上要求会更加严格[5]。而从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来看,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不十分显著,无法对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作出针对性地护理,无法做到全面兼顾,导致患者的病情恢复会较慢[6]

标准化操作流程(SOP)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具体操作细节进行规范化、格式化的描述,对相关工作进行引导与规制,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SOP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7]。本文所作出的相关SOP护理措施,集合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多年的护理经验与最先进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对脑梗死临床护理操作步骤进行了优化、简化,可以极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过程的效率,也可以规避以往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失误而造成的风险[8]。在朱晓荣、李丹、王华等[9]等学者关于SOP护理方式对于肾移植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研究探讨中,还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其研究数据显示,SOP护理的患者比常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出许多,从另一角度阐述了SOP应用到临床护理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标准化操作流程(SOP)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恢复有较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静梅,史艳萍,张锐芝等.标准化操作管理在卒中后吞咽障碍进食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实践,2021,30(2):141-143.

[2]杜琴."情景创设+操作标准化"教学模式在高职中医护理灸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才智,2020,4(7):25.

[3]张美多.规范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194-195.

[4]朱晓荣,李丹,王华, 等.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标准化护理操作规程管理在提升肾移植术后[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20,8(2):123-126.

[5]罗宇英. 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2020,11(1):239.

[6]王海丹,丁利,崔鹤.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117-118.

[7]王兰君.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44-245.

[8]张欣,杨宏娟,陈科伟,等. 标准化操作规程在医院中心气站工作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3):49-50.

[9]王瑞宁.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东方药膳,2020,7(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