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配网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分析

李崇林

郑州祥和集团有限公司新郑分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1100

摘要:提高配电网安装工程质量,必须在工程的各个环节采用成熟先进的安装技术,严格掌握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仪器设备的功能进行测试和调试。本文主要对配电网安装工程中的电缆敷设安装过程及安装质量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电缆敷设;设计管理

1电缆敷设种类

电缆敷设保证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是保证电力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电缆敷设有五种类型:①管道敷设。最常用的电缆敷设方式是穿管敷设,一般分为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形式。对于外露应用,注意需要在地面以上2m处安装保护管。②隧道铺设。隧道施工中的电力工程需要在隧道内敷设电缆,通常采用隐蔽敷设的形式。由于隧道地形复杂,受光照因素影响,隧道铺设工程量很大,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③桥梁铺设。小城镇和村庄的电缆敷设通常采用架桥敷设,包括支撑臂、盖板、立柱、隔墙等结构,不通过管道敷设,因此敷设方式与其他电缆敷设方式有很大不同。④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主要用于大城市的电缆敷设,分为支架敷设和无支架敷设两种。敷设时,需先开挖电缆沟,同时将支架埋入电缆沟内。⑤电缆敷设。电缆排水是用排水管(石棉水泥管、塑料管等。)在与管道平行的上段布置和敷设电缆,同时配合滑轮敷设。

2电缆敷设工艺要求

2.1材料选择要求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缆材料取得了一些进展,可供选择的材料种类比以前更多。目前,电缆护套的主要材料是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电缆护套熔点高,能承受大量电流通过电缆产生的大量热量,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通用性。

2.2基本要求

电缆敷设前,应根据安装工程的基本要求对电缆进行检查,包括电缆的类型和性能、绝缘和形状等。用于直接掩埋、水下掩埋等。,考虑电缆的DC耐压,并通过实验确认是否合格。此外,在电缆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坏电缆护套材料和电缆本身过度弯曲,并注意电缆出厂信息中写入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最后,电缆应保持平直,分开并标记放置,并标记电缆的线路代码和长度。

2.3深度要求

对于一些需要埋设的电缆,要注意埋设深度。电缆埋深一般应大于70厘米,现场电缆埋深应大于1.2米,埋电缆时应注意在电缆周围填充软土,厚度约为100毫米。同时,应在距离电缆上端100毫米处贴上保护板,保护板应比电缆两端宽50毫米。

2.4周围环境要求

敷设电缆时,注意工程周围环境,确保电缆与建筑基础的距离大于60毫米。跨越敷设的电缆,注意以下要求:(1)10kV以下电缆护套最小间距为10厘米,10kV以上电缆护套最小间距为25厘米,不同类型电缆最小间距为50厘米。如果电缆之间增加隔板,间距可以适当减小;②电缆之间的最小交叉距离为50厘米,交叉点前后距离应大于1米,使用隔板时可减少至25厘米。此外,不需要考虑引入管道的电缆的间距。

2.5减少电缆磨损

电缆敷设开始时,应注意电缆要从电缆槽中引出,这样可以减少电缆在支架上的拖曳,减少电缆护套不必要的磨损,大大减少电缆铠装压扁、扭曲、保护层断裂等问题的发生。

2.6防水要求

用于隧道、电缆沟等的电缆敷设。,电缆防水层必须做好,防止电缆绝缘下降。

3配电工程中母线安装点的控制

3.1母线安装操作流程

从电气母线安装的角度来看,整个操作涉及很多内容,每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母线安装的质量。基于此,开展母线安装工作,需要对母线组件进行检查,严格按照电气母线支架组件的安装工艺和要求进行。在进行客车安装工作时,必须按照作业标准组织开展检查工作。母线系统安装完成后,组织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并进行交流型工频耐压试验。如果电气工程需要,应组织母线带电试验或相关试验。以恒润城厦项目为例,其部分单位进行了配电工程建设。本工程使用的母线槽为XLMX-K-630A。为了控制工程质量,进行了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1)外观:现场检查后,客车铭牌、标志、标牌位置正确;铭牌准确,目测机械操作元件未损坏。

(2)电阻率:通过20℃的野外DC电阻率测试,N相结果为0.02876ω·mm2/m;a相结果为0.02895ωmm2/m;b相结果为0.02883ωmm2/m;C相结果为0.02892ωmm2/m,以上结果均小于0.0290ωmm2/m,符合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合格。

(3)工频耐压试验:现场进行相间及相关外壳试验,结果为2500 V/1 min,无击穿和闪络。

3.2总线安装要求和标准

首先,对于插入式总线组件,在安装之前,应该检查组件的外观,以确保整个组件的完整性。如果目测结果显示有损坏或变形问题,应采取处理措施。此外,还需要检查母线元件的实际电阻值,并通过实际检测获得结果,以确保母线元件的绝缘电阻值超过20 mω。如果母线元件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威胁配电系统运行安全的因素。本工程母线槽出厂检验结果见表1。其次,进行总线组件的安装。如果想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应该使用大型吊架支架辅助安装。例如,当母线转弯时,或线路连接的地方,应使用支架辅助操作,以实现牢固的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时要控制好连接距离。一般来说,支架距离应小于2 m,以保证其功能。

最后,开展公交线路的安装工作,需要对公交结构的水平线进行控制。采用水平敷设方式,确保母线与地面的距离超过3.2m..在整个铺设作业过程中,应对安装架结构的高度参数进行验证,确保高度达标后,再进行铺设作业。施工检查后,母线应完全加固。

4电缆敷设过程

电缆敷设的工艺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现场验收、敷设准备、敷设工程、电缆头安装、电缆标识、绝缘性能验收。

4.1电缆敷设准备

电缆敷设前,首先对运抵现场的电缆进行验收,包括电缆形状、型号、电压等级、长度、证书等的验收。,确保电缆质量;其次,对电缆进行抽查,主要调查电缆绝缘护套厚度、线芯直径等。,并测试电缆的绝缘和耐压性。

电缆敷设准备:首先准备安装工艺。工作人员应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施工设计。工作人员应对每根电缆进行编号,同时在图纸上显示电缆的起始位置、规格和型号。对于电缆密集的位置,应制作剖面图进行电缆分布分析,并结合剖面图确定最佳的电缆敷设顺序,以减少电缆交叉的发生。

4.2电缆敷设

电缆固定采用扎带固定,固定间距为1米,每隔20米用电缆夹固定。同时注意保证线缆不交叉,每个固定功能固定一根线缆。制作电缆端头,热缩法制作端头。首先,安装合适的热收缩手套并加热。注意加热方式,要从管道中间延伸到两端。加热火焰呈螺旋状前进。根据图纸连接铜端子。电缆终端安装时,应进行绝缘试验,连接面应清洗干净。将电缆从保护管中穿出,管口呈喇叭状。

4.3水平电缆敷设

水平敷设电缆主要靠人工进行,电缆沿敷设路线敷设,单层整齐敷设,无交叉。在拐点处,确保电缆的弯曲小于最大弯曲半径,并用电缆夹固定弯曲的两端。

4.4垂直电缆敷设

竖井电缆敷设通常采用一种特殊的垂直电缆敷设方法——阻尼缓冲法。首先用塔吊将电缆盘吊至竖井顶部,利用重力势能自上而下敷设电缆。同时,分段设置阻尼缓冲器,控制电缆下放过程的速度。电缆输送到位后,每层的上下两端用电缆夹固定,每层至少有两个固定点。

4.5电缆识别

电缆敷设时,应同时进行识别。电缆应由塑料标志标识,每个标志应标明电缆信息,如线号、电缆型号和电压限值。电缆的直线段,每隔20m挂一张识别卡,起止点、转角、交叉点必须挂识别卡。

4结束语

电缆敷设是一项细致繁琐的电力工程,但它在配电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电力企业的重视,以提高电缆敷设和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谢思寿. 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电缆敷设技术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29+

11.

[2]王冠卿. 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电缆敷设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2019(02):86-88.

[3]方速昌,张世宏,吴键,韩杰. 基于BIM 技术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8,47(S4):986-989.

[4]冯臣. 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电缆敷设技术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7(09):49.

[5]韩宏亮. 配电工程母线安装与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及方法[J]. 电气开关, 2016, 54(01):

101-104.

[6]徐霞,王斌. 电力隧道内长距离500kV 电缆敷设设计[J]. 华东电力,2010,38(04):529-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