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吴肖青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要在项目工程中达到人们的期许,需要通过改变设计者的思维模式来,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升级,实现工程实践的创新。设计是建筑工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人员需时刻关注行业设计思想转变趋势,实时调整建筑设计思维模式以更好地指导项目施工。创新是设计的核心,本文通过充分研究设计案例的基础上,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实际项目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在现代建筑创新设计实践的具体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引言

建筑创新设计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与生俱来,或者头脑风暴的灵光一现,还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培养。设计师根据设计要求,在兼具实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设计或者改造,运用已知的知识,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突出时尚性、人文气息,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支持,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建筑设计的目的

建筑具有自身的功能、形式和民族文化特色等,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一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建筑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灵感和想象力,从而得到创新的建筑设计。但在实际项目过程中,一些设计师们面追求奇异的空间体验,单纯的追求精神层面的创新,忽略了建筑功能性,经济性等因素,造成建筑设计空间及结构的不合理性。培养建筑师们合理的创新的思维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建筑设计当中创新思维的具体特征

2.1 目标导向性

创新设计思维不是以纯粹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首先不希望考虑研究问题的现状,要完全站在最终体验者的角度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就是顶层设计。然后再找到现在到未来有多大的差距,还存在哪些阻力,然后再分析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解决问题,一步步往回推,找到解决方案。

2.2反思性

在整个创新设计思维的过程中,要具有开放的心态,认为万事皆有可能,若按照常规认为不可能,很难实现创新。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需要具有开放的思维,变换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创新思维和习惯思维、重复思维有所不同,能够对原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理论进行批判,在批判中找到设计切入点,实现设计突破。在反思过程中,能够找到设计与设计之间存在的差距,而不是单纯将原本的建筑方法和建筑理念运用在自身设计中,通过反思的实施,进行建筑设计时会更具方向性。同时反思也不仅是对他人设计的反思,也需对自身设计进行反思,如果设计者已经有多年设计经验,就会容易在设计时形成固定思想、方法以及思维,而惯性思维会对设计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设计存在重复性,创新性比较欠缺。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者应对自己作品经常反思,形成批判性设计思维,保证自身在设计时的创新性。

2.3未来性

现在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法都呈现出相对性特点,这一方法只适用于固定的建筑设计工作,无法满足各类型建筑设计的实际转换的需求。因此,设计创新的思维可以将建筑设计变得未来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方位的改造,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周边人文环境、社科环境而不断发展、优化,确保建筑设计方法的新颖,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整个社会中得到有效应用。

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应用

3.1准备阶段

在建筑设计准备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调查、研究创新客体,以此进行可行性较高的建筑设计创新。首先,在设计理念上借鉴一些优秀的思想观念,例如哲学思想、人文理念等通过演变,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寻找项目的特色定位,同时注重建筑与城市的协调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其次,学习新型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设计,例如数字化及智能化技术手段,较好的实现设计人员的各种创新性想法,提升最终的建筑设计水平;然后,在人文关怀上,研究如何让建筑更加的舒适性、可变性,适应多元化的人群。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前期准备阶段会研究各种空间的相关联系,呈现出来的空间集合应当是一个适用且合理的多元化空间建筑。在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多元化空间可以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不断改变,但设计多元化空间是在创新客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从建筑设计方案落地到施工准备阶段,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确保设计创新在实践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

3.2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创新工作,需要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运用传导思维、逆向思维等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传导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一件事发生变化后,另一件事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传递的过程,这就是传导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的工作中,会有一些矛盾,这些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建设项目的操作,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解决矛盾,这就需要注意传导思维模式的应用在设计工作中,这种模式本身有更多的优势,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逆向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在探索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高对逆向思维模式的重视程度。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重点在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避免被传统思维模式所束缚,用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解决建筑设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使其具有更高的水平。逆向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积极运用这种模式,寻找适合建筑设计创新的方式,实现设计理念的创新,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在近期的南京某实际项目中,我们采用创新的逆向思维方法,实现了建筑布局、结构、功能的最优化发展,体现了新设计思想的综合利用价值,并通过新型的材料及施工技术实现了立面上的创新。

3.3非逻辑

对于建筑设计,要注重创新与发展的实现。建筑设计属于艺术创作,往往需要较强的主观意愿,如表现手法、创作动机、象征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运用艺术理论,还会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设计过程中经常涉及到许多学科。只有在方法和理论的综合应用的基础上,才能促进设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体系的形成,从而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在具体实施中,逻辑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严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设计不仅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体现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具创新性。在非理性思维的影响下,设计师可以打破固有的设计模式,形成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创新思维,有必要适当淡化逻辑思维,强化非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其实整个设计过程属于多种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包括发散思维、共同思维、趋同思维等等。发散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开放性,可以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保持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求同思维主要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加强创新的体现。

结语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事业也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设计理念及施工方法的创新,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建筑环境。作为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多元化的设计思想挑战中,不断的学习、总结和反思,运用创新的思维指导建筑发展,不盲目追求建筑的标新立异,从文化、功能、技术等方面综合创新,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杰,张艳.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696.

[2]陈远.建筑设计原则及创新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827.

[3]罗汀汀.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130-131.

[4]李保华,汤星宇.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