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康复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早期肺康复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陈燕 张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10080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早期肺康复对接受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实际作用和影响。采用的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共60例,以两组对比的方式判定不同护理手段对患者的实际影响。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同,但是护理手段不同,对照组以普通护理方式,实验组以早期肺康复护理方式。经一段时间护理服务后,分别就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各项数据计算后得到了比较准确的结果,接受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同数据差异比较明显,且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满意度两个主要系统方面表现状况更好(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其进行早期肺康复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早期肺康复的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早期肺康复;肺癌;术后患者;影响


通过分析近年数据,能够发现肺癌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因肺癌去世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临床上治疗肺癌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手术,但是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大,所以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应切实做好。本次主要分析了早期肺康复护理干预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运用,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共60例,以两组对比的方式判定不同护理手段对患者的实际影响。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同,但是护理手段不同。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例数分别为20例、10例,平均年龄(59.64±4.84)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例数分别为21例、9例,平均年龄(60.01±4.23)岁。两个组别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普通护理方式;实验组以早期肺康复护理方式。具体措施为:(1)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手术进行前某个阶段,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关心、耐心的态度安慰患者和家属,使其阴郁、沉闷的心情能够有所缓解,阐述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对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所了解,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将接受手术治疗后身体状况好转的案例告知患者,为其建立接受手术的思想准备;阐述术中、术后不同阶段里需要注意的事件、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基本内容,让患者对术中、术后的各项措施具有一定的了解;帮助患者练习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不良情绪。(2)术后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锻炼。①有效咳嗽。在患者麻醉药效完全消失,意识清醒后,护理人员要辅助其做有效咳嗽的动作。首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若患者的疼痛状况比较严重,要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其进行缓解。其次,指导并帮助患者转变卧床体位,使其保持半坐卧位或者坐卧位。询问患者身体疼痛感,若患者表示疼痛感有所缓解,护理人员可在一旁指导患者排痰,若排痰的过程不顺利,护理人员便需要适当按压患者气管;②深呼吸锻炼。手术完成24小时以后,患者可在保持端坐位或半坐卧位的体态,通过吸气软管和呼吸训练设备的辅助进行吸气,最终达到均匀呼吸的状态。(3)有氧运动。需按照上肢和下肢分别进行。上肢锻炼:患者意识清醒后,以时间的推移增加运动量,主要为长肌肉、上举手臂、肩部运动;下肢锻炼自患者清醒后进行,到术后3天停止,以时间的推移增加运动量。在此需要注意运动锻炼应在患者舒适范围内进行。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统计处理,应用的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现方式为均数±方差,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例(%),检验方式为X2和t,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就实验统计数据,能够比较明显看出两组之间存在的差距,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现得更好,对照组相对表现较差(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角色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对照组

30

56.49±4.74

62.33±6.80

59.81±6.19

61.09±6.02

62.92±7.43

实验组

30

73.11±9.40

85.62±7.15

86.12±6.97

72.15±7.81

81.15±9.94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就实验统计数据,能够比较明显看出两组之间存在的差距,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表现得更好,对照组相对表现较差(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0

10

12

8

73.33

实验组

30

15

13

2

93.33


3.结论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肺癌的发病原因与外界空气质量和患者自身生活习惯有关。当前我国肺癌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但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式,但手术也让患者承受着更大的痛苦,不仅体现在身体,更多是心理上,疾病的困扰、生活的压力以及生活质量下降,都让患者的心理情绪处于一个消极的状态,对后续的治疗十分不利。基于此,除了常规化的治疗方式,还需要借助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尽可能降低和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状况,促进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早期肺康复便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此种护理干预方式和常规护理有着明显的区别,护理活动的开展均围绕患者展开,

在对每个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疾病状况了解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享受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对各项数据计算后,得到了比较准确的结果,接受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同数据差异比较明显,且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满意度两个主要系统方面表现状况更好。

肺癌患者在行手术治疗以后,在身体创伤和心理折磨的影响下,会严重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生活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早期肺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在舒缓患者身体疼痛感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其能够享受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肺康复的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欢,朱星星,柳志浩,孙亚红,倪欢欢.术后早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0,42(22):2443-2445.

[2]陈卫海,励建安,许彬,吴雁鸣,沈峻,倪隽,尤华.术前肺康复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9(06):568-576.

[3]李贵娇,黄毅林.早期肺康复训练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1):110-112.

[4]吕兰,李旭,邱明链,陈梅贞,黄德清,杨家英.肺康复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08):1019-1023.

[5]刘玉,丁学敏,叶枫林,黄慧,姚文静.早期肺康复护理对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03):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