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摘除术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晶状体摘除术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袁永华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中医医院 黑龙江伊春 153026



[摘要] 目的:探究晶状体摘除术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04月研究期间内,80例在本院接受晶状体摘除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对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前房深度、视力、眼压等临床指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一过性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能够帮助患者视力功能恢复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晶状体摘除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价值


本文节选在2019年12月~2021年04月研究期间内,80例在本院接受晶状体摘除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晶状体摘除术应用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价值,详情如下。

60ff9d9b1b3de_html_636c1ef8afe95b41.gif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12月~2021年04月研究期间内,80例在本院接受晶状体摘除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

对照组40例患者当中,包含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年龄53岁~76岁,平均年龄(64.50±0.23)岁;实验组40例患者当中,包含男患者17例、女患者23例,年龄53岁~78岁,平均年龄(65.50±0.22)岁。组间资料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患者均存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临床症状。(2)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书》,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其他严重眼部疾病患者。(2)青光眼疾病患者。(3)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使用Abraham镜对患者监视,使用氩激光对患者的虹膜进行分层击射,2/3~3/4基质厚,击射能量为2~5 mJ[1]

实验组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选取患者颞侧,实施隧道式透明角膜切口,在前房注入黏弹剂,并实施连续环形撕囊,分离晶状体水分层及水,利用晶状体原位分区吸除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2]

1.3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前房深度、视力、眼压)。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角膜水肿、前房积血、一过性高眼压)。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组间数据,当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视力、眼压等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组间数据无对比意义,(P>0.05);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化,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60ff9d9b1b3de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例数

前房深度(mm)

视力

眼压(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2.36±0.36

2.57±0.78

0.13±0.01

0.39±0.11

33.25±1.35

15.36±2.69

实验组

40

2.41±0.32

4.21±0.43

0.15±0.07

0.93±0.35

33.65±1.65

32.24±1.69

T

--

0.66

11.65

1.79

9.31

1.19

33.61

P

--

0.51

0.00

0.08

0.00

0.24

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角膜水肿

前房积血

一过性高眼压

发生率

对照组

40

2(5.00)

2(5.00)

1(2.50)

12.50

实验组

40

0(0.00)

0(0.00)

0 (0.00)

0.00

60ff9d9b1b3de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

5.33

P

--

--

--

--

0.02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青光眼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在疾病的初期并无显著临床症状仅表现出视力模糊等,因此并不重视,随着疾病的发展会逐渐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白内障的诱因与患者自身晶状体代谢紊乱亿欧密切关系,导致患者晶状体逐渐出现浑浊,使患者视力模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就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对于患者实施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会引发患者出现房角粘连,影响了治疗效果。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治疗效果更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帮助患者视力恢复正常[3]

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对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视力、眼压等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组间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前房深度、视力、眼压等临床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角膜水肿、前房积血、一过性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后,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水平有所改善,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薇.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v.36;No.833(35):76-77.

  2. 蒋骁男, 李世洋, 肖建和. 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 020(002):112-114.

  3. 刘竟慧, 李莫东, 秦渊,等. 联合手术方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1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