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上教学形式下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关于线上常规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关于线上教学形式下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关于线上常规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探索

张惠萍

衡水市永兴路小学 邮编: 053000

当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宣而战,作为一名小学教学管理者,如何抓好线上常规教学的问题即刻摆上日程。隔着屏幕、隔着热线的教与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们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们是否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家长们能不能配合好学校的工作?如何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这些新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扑面而来!

在此前提下,我们确定了“四学六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四学”为指导,即“学而有思”“学而有效”“学而有好”“学而有助”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以“六统一”为要求,即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学必须保证统一进度、统一平台、统一网课、统一学习方法、统一预习要求、统一课后作业。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进行有益的尝试。

我们依据《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及《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实施办法》,制定了《线上教学课程表》。《方案》中我们明确了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规范了全校人员的责任与分工。通过《实施办法》中对教师的具体工作的分配,让每个老师日常教学有准则,操作有抓手,班级管理有分工,教学研究有合作。《课程时间安排表》严格落实毎天在线学习总时长不超过3课时的要求;班主任负责,限制本班各科教师所留书面作业总量,努力保证师生忙而有序,繁而不乱。为养成学生遵时、守时的学习习惯,便于家长配合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之一:学而有思 协力同心

(一)教研先行,以研带教,以研促教。我们要求每周三、周五,各个年级组需开展网络教研,教研内容以交流反思教学过程、统一教学内容为主,以“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为辅。进行在线学习、集体备课。在年级学科组长的引领下,年长与年轻教师实现教学特色互补,备课成果共享,管理经验互通,共同挖掘线上教学资源。从而凝聚了集体智慧,这不仅实现了教学方式“六统一”的目标,还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每周教师教研记录经过整理汇总后,发送到教务处进行二次审阅,从中发现不同年级的共性与特性。通过总结,在“思——教——学——思”的反复锤炼中,让每个教师的水平螺旋上升。

(二)紧抓常规,以教促思,以练促学。教师虽然采用统一的授课方式,但每个人面对的学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进行细化管理与辅导。在深入化解难点的方式、作业评价的方式等,都要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教师采纳统一线上讲解;有的教师建立互助小组,组员之间互相帮助;有的教师因从教两个班级,则进行班级竞赛等。这些在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用在线上的教学管理。

“学”之二:学而有效 张弛之道

(一)抓住共育核心,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线上学习的特殊性,师生只能隔屏相望。家长承担起了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为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我们在设置课程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视频选择不可过长。课堂形式尽可能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读、写、看、思等学习手段结合。利用钉钉、微信、线上学习互助小组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家长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的学习。虽然老师准时在线督促学生课前准备、课上集中精神、课后进行课间活动,按时完成作业等,但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和配合,作为小学生是很难坚持长久的。孩子学习的效果,与家长付出的多少关系密切。因此,我们也适时的推送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及小视频,请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设置科学,提高学习兴趣。

1.班会课丰富精彩。不同内容班会课保障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从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从关注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到艺体熏陶;从关注孩子们的家庭表现到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从关心孩子的成长到家庭教育的方法等。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班会课给孩子以全面的营养。

2.常规课开齐开足。通过开足三级课程,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的氛围。体育课不因在家而省略。音乐课不因在家而缩水……相反,我们每天安排出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让孩子进行体育运动,眼保健操等。让学生们树立身体健康是成就其他一切的基础的思想。

3.辅导课适时适量。每天下午4: 40-6:00为集中答疑时间,教师利用微信、钉钉等可视平台或语音讲解疑难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途径,解决部分家长的难题。

(三)学习端口前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由任课教师提前一天发布学习内容,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把学习端口前移.找到自己的疑难点,这样在第二天观看网课时,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也方便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布置相关的练习。

(四)鼓励与监督并行,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1.为促进教师钻研线上教育教学方式,展现学习成效,我们举行了“青年教师微课大赛”,通过青年教师的技艺比拼,极大的激发了她们学习的热情,促进了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2.当鼓励与监督并行,才有行稳致远的保障。每个包年级的校长依据“线上巡课”中本年级教学内容、学生反馈、家长反馈情况,通过《线上教学情况统计表》了解教师教学进度与作业布置情况等,随时指导教师落实学校的各项要求,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的“六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完美契合。

“学”之三:学而有好 敏之于行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应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艺术、体能素质等全面发展为方向。为让不同爱好的学生可以学有所长,学有所好,学有所获。通过建立了社团兴趣微信群,如“排箫演奏群"“科技社团群”“音乐美术群”等搭建孩子学习的平台。艺、体教师及校外辅导员会定期推送艺术与鉴赏、体育与健康、科学实践、书法练习等视頻课程。学生们可自主选课,通过发小视频及图片等,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学”之四:学而有助 行之致远

  1. 学习路上我们不允许一个人掉队。我们加强教师对学生整体关注的“大众”教育手段,但也不忘面向“小众”的特别安排。为使那些抗疫一线家庭的孩子、贫困生、留守儿童以及因父母复工复产有困难的学生不被落下。学校要求各班教师在晩上8: 00-9:00轮流值守在为向特殊群体单向对接而建立的小组微信群。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出现的学习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还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请家长选择利用早晨、中午或晚上这样的在家时间帮助孩子收看网课,并给予学生弹性交作业的时间,达到学习目的;或通过给学生留一些长效作业,如推荐全科阅读书目、观看《诗词大会》等有益的电视节目、做数学计算练习等手段让孩子“停课不停学”。

(二)掌握教学效果,帮助每一个孩子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后,教师们发现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倦怠情绪,加之对自己学习的程度缺乏了解。因此,适当的测试提上日程。测试手段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精神的直接方法。通过摸底测试,让学生真实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也帮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分析、总结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对于学校的线上教学管理而言,既没有什么模式可循,也没有先例可参,线上教学常规管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相信在动态变化中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将不断延伸,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