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4
/ 2

探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

廖 杰 1 黄永飞 2

身份证号码: 430103198306111039

身份证号码:430223198111020058

  【摘要】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拌合物由于浇筑后温度低,容易逐渐硬化凝结,直至获得最终强度,这是水泥水化形成的。一旦室外温度降至0以下,混凝土将达不到冻结的临界强度,混凝土中所含的部分水分开始冻结,从液态水慢慢变成固态冰。因此,温度下降后,参与水泥水作用的水将减少,直到停止,这将影响水泥的强度。水凝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加9%左右。并且会形成冰晶应力,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微裂缝,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解冻后,虽然混凝土强度有所增加,但结构无法恢复原状,混凝土抗冻性和强度低于正常。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进一步优化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本文将以混凝土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数量;施工技术

一、冬季低温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1.1低温环境影响混凝土的早期性能。

混凝土容易因冻结而失去物理力学性能。实验证明,在低温环境下浇筑混凝土,会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从而增强外围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和抗渗性。混凝土早期冻结会破坏其结构和后期强度。一旦冻结时间提前,其强度就会受损。

1.2低温环境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低温环境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应力和裂缝,在荷载作用下会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裂性、抗渗水性和长期耐久性会明显降低。

1.3低温环境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在低温或负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会得到较高的增长,但这两种环境也会对水泥水化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水泥的强度也会增加。低温环境也会降低水泥的水化速率。在5左右的环境下,水分作用明显减缓;一旦温度降至0,水合作用基本停止。冻结温度、空气含量和冻结过程中的水分都对混凝土的硬化程度有影响。混凝土中的自由水结冰,体积膨胀约9%,内部形成冻胀应力。早期强度不能抵抗冻胀应力,内部会出现裂缝;钢筋周围形成的冰膜也会削弱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降低强度[2]。因此,如果温度降至5,应尽快采取一些对策,以确保混凝土不会过早冻结。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搅拌

冬季搅拌混凝土时,由于温度低,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常温环境下长,以保证各种混合物之间热平衡的形成。如果对混凝土的某些特性也有要求,则需要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以保证拌制的混凝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2混凝土运输和浇筑

冬季运输混凝土时,要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同时要尽快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无法使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7/h以下,并注意混凝土的外加剂组成,为后续工作采取针对性的保温措施提供方便,保证混凝土的良好性能。另外,在冬季,很容易因为下雪而降温,施工现场的材料上有冰雪。对此。必须及时清除堆积的冰雪,避免冰雪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另外,混凝土分层浇筑时,采用类似的材料对待浇筑部位进行预热,以避免各种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3温度监控

冬季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梁、柱、板上设置测温孔,为有效监测混凝土结构温度提供方便。混凝土冬季温度监测需要遵循两点:一是浇筑5天后每4小时测一次温度,5-10天内每6小时测一次;10天后,每12小时测量一次,并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4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

混凝土养护和保温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重点。冬季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提前凝结。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和保温可以提高其结构质量。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3.1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 
  在正式开工之前,混凝土的配置至关重要。水泥、水等材料拌合成了混凝土,所以需要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把控。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混凝土在搅拌好之后不再加水,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和水接触之后,会由于混凝土底部水灰比太大,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并且,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可以在大雨天气进行,要确保混凝土具有较高质量,就必须严格把控水灰比。 
  3.2适当调整混凝土搅拌与浇筑方法 
  在正常的攪拌过程中混凝土会散失一些热量,这会使混凝土提前凝固,难以正常使用,所以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混凝土搅拌时避免散失热量。一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增加搅拌容量,来防治因为分开搅拌而损耗热量,并且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工作效率;二则,施工人员可以为混凝土搅拌过程创设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防止散失热量。另外,需要严格按规定和工序进行搅拌投料工作,合理控制搅拌时间,确保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能量。 


  3.3做好混凝土浇筑后期保温工作 
  首先是暖棚方式。也就是提升放材料的棚子的温度,但是温度也不能太高,棚子的温度需要每天定时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放置暖炉、热风机及散热器等方式来提高放材料的棚子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棚子整体温度,进而对混凝土起到较好的养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用电安全问题,完善有关的防火措施,避免出现事故。其次是蒸汽养护方式。蒸汽的温度无法长久存在,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保温时间相对不长的混凝土。冬季温度大大降低之后,可以采取蒸汽养护的方式,在保证材料的温度同时,有效提高空气湿度,确保混凝土的湿度,让混凝土水分不会因为冬季气候相对干燥而蒸发,从而出现脱水干裂问题。后是蓄热法。这种方式是通过利用反应散发出来的热量来延迟混凝土冷却时长,在混凝土凝结之前都保证在理想的养护温度范围内。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不需要再外加热源,并且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所以,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混凝土养护工作可以采取蓄热法。在平均气温为-10℃,低气温不低于-15℃内,混凝土表面系数小于5,或地面以下结构都能采取蓄热法来近期后期保温工作。 
  四、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为了较快的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存在普遍的冬季施工现象。然而因为冬季气温低下,并且冬季恶劣天气较多,从而加大了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因此,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做好相关部署和规划,保证混凝土可以高效、优质的开展。另外,还需要做好有关的保温工作,采取一定措施来增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水准,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具有较高质量,从而助推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猛.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及应用[J].环球市场,2017,000(006):222-223 
  [2]杨跃平.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9):98-99. 
  [3]张建新.现阶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冬季施工要点的探究[J].现代物业旬刊,2018(10):240-242 
  [4]张有辉.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优化策略[J].消费导刊,2017,000(014):32-33 
  [5]张贺.简述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改良[J].四川建材,2012(06):223-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