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的创作与社会功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3

山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的创作与社会功能研究

孙露

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课题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的创作与社会功能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Q202008101)。

作者简介:孙露(1983.0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博士,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摘 要: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国音乐界人士创作出了很多传递大爱、温暖人心的音乐作品,为抗击疫情增添了力量,鼓舞了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士气。我国山东地区也出现了很多抗击疫情的公益歌曲,部分优秀作品通过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展播了出来。本文主要进行山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的创作与社会功能研究。

关键词:山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创作;社会功能


2019年结尾,2020年伊始,我国突如而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我国,也改变了世界。在疫情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人民无比团结,热情而积极地抗击疫情。在美丽的工作者抗击疫情的同时,山东音乐工作者也以特有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创作出大量抗击疫情的公益歌曲,这些歌曲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充分表现出人民共同“战疫”的热血与激情。很多山东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用自己的赤诚之心,为战斗在一线的勇士和平凡的奉献者点赞、颂扬。这些抗击疫情的公益歌曲被通过自媒体平台大范围宣传和播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振奋了我国人的心。

一、国内外关于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疫情促进了线下音乐产态向线上原创音乐产态的转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外很多行业都停滞不前,原本的经济发展节奏被打乱,线下音乐产业遭受重创。面对严峻挑战,全球线下音乐市场也变得举步维艰。在这次疫情下,很多中国原创音乐思想者、投资者、制作人、创作者们都遇到了挑战,也重新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思。比如,他们发现在以后的创作中,无论是从作品创意、制作,还是从作品意识形态和彰显的价值观方面,都必须比以前更加理性而准确。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出现,疫情的世界性爆发越来越明显,很有可能导致文化与文明的对抗产生。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坚决捍卫“文化自信”,时刻维持中华民族的尊严,具备务必强大的爱国热情和自信心,坚守和热爱我们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原创民族音乐事业。与此同时,国内外声乐教育、培训、活动等产业链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很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可以进行“线上”合奏,各国的演奏家可以通过网络组成一只临时交响乐队。2020年4月19日,一场前所未有的在线演唱会在全球同步播出,并持续了8小时,实现了各国的直播。各国明星们轮番上线,他们或自弹自唱,或跟着音乐起舞,向一线医务人员致敬。同时,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林肯中心、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皇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等在疫情期间也纷纷免费提供线上音乐会以及一些歌剧艺术机构,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疫情期间在家听励志音乐、看抗疫公益歌剧,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对击败疫情充满自信心。不少企业选择冲向“云端”。共青团中央联合网易音乐人共同发起“抗击疫情,为城市应援”原创歌曲征集活动,用音乐的力量为每一个在战疫中坚守的中国人,送上最崇高的敬意。

总之,我国必须加快研发速度,打造有效、成熟的“音乐线上产态”体系,大力发展音乐会演艺与教育培训产业。因为只有这样,我国音乐教育行业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所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二、抗击疫情公益歌曲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社会功能

在抗击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进行相应的公益歌曲创作和宣传,往往能够缓解人们的恐惧心理,具有积极正向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具体来说,音乐不仅可以舒缓人们的心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情绪,还可以通过创作歌词和较强的旋律感直观地来激励和鼓舞人们勇于抗疫,抵抗和避免负面的情绪,放松和减压,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防控人员是很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的,他们甘于奉献自我,敢于逆风而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山东许多战疫公益歌曲,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上,都充分表达了对这些榜样和英雄的赞扬,传递出了社会正能量,引导了正确的媒体舆论导向,使得中国人民群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从根本上凝聚了社会力量。人们创作出了抗击疫情的公益歌曲,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是我国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的完美体现。其次,原创战疫作品还有其在国际上的作用。音乐无国界,这些抗击疫情的原创公益歌曲,凝聚着中国人的团结无畏精神,在国际上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外的原创作者进行此类创作,为国外的原创作者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在抗击疫情的公益歌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他们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时间,换来我们的心安,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给予我们勇于坚持和前行的力量。此外,这些公益歌曲还反映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守望相助的点点滴滴,凝聚了各种感人的人物、事迹,不仅向英雄们致敬,还向人民群众宣传了防疫知识,使得人们深入了解新冠肺炎,更好地预防新冠肺炎,增强了人民群众战胜新冠肺炎的自信心和决心。

三、疫情下音乐创作形式优化及优秀公益歌曲创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线下音乐市场都遇到了瓶颈,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抗疫歌曲作品创新。这不仅要求文艺工作者结合社会现状,进行准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定位作品的意识形态,还要求文艺工作者实现由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尽快形成有效、成熟、完善的“音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态”。

艺术不仅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来源于日常生活。抗疫歌曲不仅是个人的表达,也反映出时代的表达。此次疫情公益歌曲较好地融入了当代大众音乐的新表现手法,且从唱法、和声、配器色彩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具体来说,从体裁、曲风上来说,不仅有流行歌曲、民谣,还有摇滚、交响合唱等;形式上,有个人独唱,也有群星、音乐人的“云”集合演唱。根据创作者的类型不同,歌曲也有不同,若是官方机构推出的公益歌曲,话语体系上就更注重“英雄”、“温暖”、“伟大”等表述,主旋律形式更加明显。

相比之下,独立音乐人的表达则比较自由,以普通人的视角直抒胸臆,比如《武汉会好的》、《武汉伢》等,歌词也更加口语与随意,尤其是一些说唱类歌曲,思想表达也更直接。从音乐形式、风格上来说,不仅有人们易懂易记的口语化音调,还有具备超高艺术性的作品。不完全统计,从一众抗疫歌曲所表达的歌词意图、风格形式等看来,基本能分成两种类型:抒情类,歌曲的对象紧紧围绕疫情相关的前线人员,表达对其的尊敬与敬佩,整体基调也比较悲伤、低沉,属于催泪的一种,能在短期内与热点结合,时效性强。提振类,此类多半以说唱形式为主,“英雄”,“热血”、“挺身而出”、“肩负重任”成为高频词,传唱度也更强,连网易云音乐官方还推出了说唱歌曲《我们一起守护》,安慰和鼓励前线人员,加上如今的“连降”与复工趋势,这类歌曲呈现出的乐观精神在现在比较应景,也更容易引发传播,持久性更强。

此外,个别歌曲也会突出地域属性,如歌名、歌词也常出现“武汉”“黄冈”等疫情高发城市关键词,也会提及武汉一些代表性元素如热干面、黄鹤楼等。山东很多歌唱艺术家,结合各种人群在各种情境下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所需,了解他们的诉求,进行相契合的作品创作。例如,一名军医走在前往疫区的路上,则需要选择军威感十足、动力性比较强的歌曲律动,让听者感受到一种铿锵有力、傲然不凡。再如,如果歌曲的主角是病区的病人,想表现这些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痛楚、惶恐和绝望状态,则要选择舒缓、温情的韵调,以示对病人的同情和感同身受。

四、山东抗击疫情公益歌曲枚举

疫情中的原创声乐爱好者通过对疫情的亲身的观察与体会,产生了许多好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声乐作品,这些声乐作品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小的力量,振奋鼓舞着人们并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平凡人,他们用自己的无私,赋予我们继续向前走的力量。原创歌曲《光》,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音乐系李汉老师作词、作曲,由著名音乐制作人孙轶编曲,由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大学的李汉、于依若、周平、程盛共同演唱。听这首歌,我们能感受到那些坚守在一线的人就是一道道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原创歌曲《生生不息》,也是由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刘晓鹏副院长作曲,渔鱼填词。由院萨克斯专业副教授李志远,青年声乐教师孙露,2016级流行演唱专业学生姜小涵共同演唱。歌曲呼吁我们尊重并爱护每一生命。草木山川、虫鱼鸟兽,都是这个蔚蓝星球的一份子,都和我们一样。没有谁是主宰,没有谁比谁高级,更重要的是,我们再也没有第二个家园。对大自然的赐予多一份感恩之心,让无知的索取少一些肆意妄为,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纷争,用心来面对世界、善待万物。愿生命和平共处,让美好生生不息!

《逆风而行》,由渔鱼作词,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副院长刘晓鹏作曲,青年教师李志远、孙露及流行演唱专业学生李晓叶、姜小涵共同演唱。歌词以五星红旗开篇,祖国在心中永远比天更大,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照亮着医护人员前进的道路和身影,这些逆势而行的人,是献给战斗在疫区一线白衣战士的颂歌,以高质量真情意为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防控工作者们讴歌,为他们加油鼓劲。此作品在中央15台和山东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展播。

原创声乐作品《难忘你的容颜》民风作词,山东艺术学院教师武凯作曲,声乐教师孙露演唱完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孙露老师表示,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当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用我的歌声为白衣战士们加油助威,为阻击疫情凝聚力量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共同创作了歌曲作品《抓住我的手》,“当疫情突如其来的时候,正迎来风雪刺骨的寒冬。九省通衢,无助的呻吟,白衣勇士雪花一样飘落……无数的迷彩像雷电般掠过”,在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之时,医护工作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逆向而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永远尊敬的人!该作品歌词表达了作者对抗疫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曲调委婉深情,激情豪迈。演唱者充满激情的唱出了“彩虹总在风雨后”,表达了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亲爱的,你变了没有》是一支MV,它由山东青年歌剧演员贾凡,山东卫视主持人王晓龙、吴思嘉、薛猛,携手十几位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合作演唱。歌曲当中的歌词:“什么都不怕,孩子你要听话”“不再是孩子,我们变成了战士”,给每一个听者都能带去感动。在这首歌曲中,融合了十多个刷爆网络的动人故事,歌中的每一句歌词,都是一个感人的“抗疫”故事,被网友评为“最感人的抗疫歌曲”。

由刘萍作词,付希庆作曲,汪璐阳演唱,宋健编曲的《爱是奇迹》,是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创作的一首歌曲,这些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温暖的关怀,帮助一个个患者获得治愈的信心,最终战胜病魔,他们以初心和使命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为增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中共市南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策划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公益歌曲主题MV《谁最美》。歌曲由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青岛籍青年女高音歌唱演员袁慧婷演唱,歌曲紧扣抗击疫情的主题,催人奋进,正能量满满! “谁最累,谁最美,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最无悔,危难时一马当先不后退,服务人民,鞠躬尽瘁她最美……”这些歌词歌颂了那些各行各业的在疫情中做出奉献的普通人,是他们不畏困难,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他们是英雄,是最美的人。

人类文明进程中总会伴随一些灾难,从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海啸、汶川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再到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等,每当灾难来临后,加剧的是我们对于生存的危机感,也促使了我们对于生的渴望与对于未来的期盼。每当我们绝望之时艺术总能释放能量找回希望,我们用艺术作品虽不能直接拯救患者,却可以用情感将他们表现出来留给大家些许安慰,成为后世集体的记忆与共鸣。疫情中的原创声乐爱好者通过对疫情的亲身的观察与体会,产生了许多好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声乐作品,这些声乐作品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小的力量,振奋鼓舞着人们并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我国线下音乐产态向线上原创音乐产态的转型,山东省很多音乐人共同进行“抗击疫情,为城市应援”原创歌曲创作,用音乐的力量为每一个中国人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为2020年的春天添了更多爱与力量。


参考文献

[1]许鑫.有一种爱不变中央民族歌舞团战“疫”记略[J].中国民族,2020(Z1)

[2]冯文双.疫情下的赤子之歌——评湖北音乐人2020“抗疫”歌曲创作[J].艺术传播研究,2020(01)

[3].范洪涛,赵胜男.“战疫”歌曲创作爬梳及评论性、本体性问题的思考——以全国优秀“战疫”公益歌曲展播为主要切入点[J].齐鲁艺苑,2020(04)

[4]吴国强.原创公益歌曲真切记录时代[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0)

[5]李婧.“声暖人心,我们在一起”活动的公益传播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0)

[6]李仙芝.公益弘扬抗疫精神歌声唱响中国故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0)

[7].李欣.文化战“疫”——全省文旅、广电、文联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贡献文化力量[J].青海党的生活,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