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2
/ 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黄洪明

浙江东兴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大放光彩,当下的建筑建设行业的施工安全生产问题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受到了我国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就现阶段而言,现代化安全管理理论已被我国建筑业广泛地实践和探讨,但是面临现阶段科技和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要求,相关安全管理理论也将无法满足这种日益广泛和迫切的需要。尤其特别是现阶段我们缺乏对于风险源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对于重大危险源难以辨识其具体情况,没有健全完善的风险检测、控制和预警等系统建立,更没有了一套能够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和救援体系,这也使得存在着重大风险事件的可能发生和安全隐患。本文针对在建筑施工中各方面安全生产当中存在危险源的分析与控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控制;策略

  1. 辨识危险源

  1. 危险源概述

各种可能对人造成伤害以及威胁的行为或者状态都属于危险源的范畴。危险源的多样性在建筑施工当中有着广泛的体现,这也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本质来看,危险源不仅仅会对施工人员产生威胁与损害,更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破坏。危险源按照普遍情况下的事故类型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类,一种就是向人体释放能量和有害物质从而引起事故的再次发生;二是一些环境因素造成了针对可利用的能源、有害物质的防护措施和制约机制的失效,这些环境因素大多指的就是一些不安全的操作和一些有害物质不安全状态,还有一些就是在安全监督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般来说导致这起事故可以直接发生的各种能量来源主体也就是第一类的危险源,而第二类的危险源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这起事故可能性的表现,事故锤死你一般也就是两者同步作用的结果。

  1. 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其实就是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针对危险源的特征展开识别的过程。其工作的目的就是明确危险源困难造成的影响,从而运用合理的措施,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从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当中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 直观的检测

大多数情况下,相应的建筑项目的建设开展都会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指导与监督,安全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应该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其针对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建立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之上,再结合事故案例的分析,从而对危险源的危险等级进行客观的判定,从而达到危险源的控制。这就是直观检测方法的运用。

  1. 系统安全分析法

针对系统安全入手展开分析,从而达到对危险源的辨识的方法就是系统安全分析法。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的为题展开预测。虽然系统安全分析法叫直观检测法更加的科学和有效,但是其操作与应用更加的复杂化,这也导致系统安全分析法的运用不广泛。

  1. 建筑施工安全当中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 分级展开对危险源的控制

建筑施工本身的工作特征就是密集型和复杂性的体现,也就是人员密集以及施工环节的复杂,这也是建筑行业成为高危行业的原因。大多数的情况下,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安全监督管理的人员来进行等级划分,相应的风险源就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展开一个等级的划分。对于一些风险程度相对较低、发生几率相对较小的风险源只是需要密切关注它们的发展趋势,并且把它们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可能发生的几率。对于这些中等风险的资料而言,因为它们本身就会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产生较大的隐患,所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这些危险源的重视,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以及防控措施,控制力度必须加强。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及时对施工人员展开疏散工作,保护相应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应该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抢救,控制事故的恶劣影响。对于高等级的危险源,相关的施工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要针对这些危险源展开排查、整理以及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保障全面化的监控,严密监视这些危险源的动态发展。

  1.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

我们针对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大多数的事故原因都是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的低下,在高中当中没有进行规范操作,出现了很多违规操作。企业有责任更有义务对这些人员展开相应的安全控制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要展开针对性的安全意识培训,只有施工人员树立起了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施工过程当中依据规范展开具体操作。针对高空的作业人员,要加强培训与宣传,这些人员因为其工作性质本身就是危险性极高,只有保障规范性标志性的施工操作,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严格有效的奖惩制度来进行实行,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控制意识。

  1. 加强危险源的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已发生的突发事件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控制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保证项目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应急管理需要贯彻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部分要实行预防为主,第二部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可以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避免错过事故的最佳抢救时间。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应急预防性措施,以及对事故的应急计划的准备,因此,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应急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事故发生后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本身的工作特征就是密集型和复杂性的体现,也就是人员密集以及施工环节的复杂,这也是建筑行业成为高危行业的原因。针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危险源的辨识以及控制,不仅仅是对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执行,更是对于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尊重与保护,是对建筑企业的利益的维护。只有对于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以及控制工作重视和落实,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黄洪明 男 1975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浙江东兴建设有限公司 本科 高级工程师 建筑安全生产(施工)


参考文献:

  1. 汪亚丽. 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与控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7):391.
    [2] 陈动粮, 王燕.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预防[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32):181.
    [3] 吴卓林.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方法初探[J]. 广州建筑, 2020(3):45-48.
    [4] 何志勇, 余旭东, 张银.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9, 026(01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