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2
/ 2

刍议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改革

刘帆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得教育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会计领域中,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被会计信息化所代替。大专会计教学在信息化背景也面临了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结合会计信息化对大专会计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当前大专会计教学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信息化背景下大专会计教学的改革策略,以便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大专会计;现状分析;教学改革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学习和工作更加便利。近些年,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信息化技术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计学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学科,会计人员掌管着企业经济大小问题,资金运转、核算与监督,收付款、汇款、出纳等业务,还需要与银行部门、监管部门打交道。从这些繁冗的工作中就能看出,会计行业对于从业者的综合要求非常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术,还需要有严谨仔细的工作精神,同时还要具备缜密的思维与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1]。由此可见,在大专会计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结合学生的需求、行业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发展不断优化改革教学方式。在信息化背景下,运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会计人才才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

一、会计信息化对大专会计教学模式的影响

(二)会计教学中知识的获取途径向着网络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前大专学生已经成为生活在网络化背景下的新一代。他们熟练掌握信息化设备、软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资源,会计专业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早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向着网络化发展。而大专会计专业的老师在进行授课时,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源,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拓宽了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得到快速发展

自国家财政部颁发《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后,信息化技术在我国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得到快速发展。现今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电子商务以及SAAS平台等逐渐在会计领域中广泛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新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工作模式下的诸多弊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了工作质量。但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也为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大专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大专会计教学中,很多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会计还是需要自己制作表格、处理账本[2]。这种观念上的局限性,使会计信息化难以落实下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手段单一

在传统会计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将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更多机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三)理论教学没能与实践相结合

会计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名合格的会计,在面临诸多财务难题时,一定要从容不迫,用积累的经验去解决问题。然而在当前的大专会计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3]。很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但在实际工作或实习过程中,就会发现其应用能力非常差,这就导致最终不能胜任会计岗位。

三、信息化背景下大专会计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会计作为企业中必备的岗位,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学习信息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看空间。在信息化背景下,大专会计教学首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信息化技术与学科内容的相融合,增强教学实用性。作为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增加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比重,将信息化与基础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使用黑板教学。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注重现代教学设备的建设,建立起多媒体实践教学平台、会计实践模拟教师等等,间传统的黑板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线上平台,为学生设计教学课件。在进行会计教学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与知识点,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化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充满氛围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

[4]。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友好交流,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有着重要作用。

(三)改善会计教学条件,注重学生的实践培养

纵观国内大专院校会计教学,其实践类的安排普遍偏少。会计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并且在新形势与新背景下,社会也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为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专院校必须改善会计的教学条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从教学设备而言,学校应该建立起会计实践平台,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其更好的掌握信息化技术。其次学校还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整合学校与社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进入到社会中,在企业项目中,接触到信息系统,亲身操作使用,熟练掌握方法,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相关项目与案例中,跟随企业专业人士,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化背景下,获得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的提升。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带给人们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各行各业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先进技术,对教学方式作出优化与改革。只有将理论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升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会计人才,推动社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学浩.刍议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J].山西农经,2018,000(02):94-95.

[2]段晓萍.刍议会计信息化存在问题与对策[J].品牌:理论月刊,2019, 000(011):41-42.

[3]李攀.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J].经营管理者, 2017,000(01):371-372.

[4]吴屏.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 时代金融, 2019, 736(1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