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流通经济转型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流通经济转型策略研究

卢国展

来宾市兴宾区商务服务中心 546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渐迈向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为我国商贸流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商贸流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关键构成部分,需要与经济新常态发展就是相适应,并结合具体实际实施相应改革,并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商业领域可以在新常态经济发展下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鉴于此,文章论述了经济新常态下商贸流通经济转型策略,希望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助力行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贸流通;经济转型;策略


前言: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速递十分惊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增长速度更是飞快,在此背景下,国内各产业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全国上下也面貌一新。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却放慢了脚步,最终形成了如今经济新常态局面。经济在此背景下的发展一定要实施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进而可以催生出新的动力助推经济的稳定增长,所以,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商贸流通经济转型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新常态背景下商业流通经济发展的特点

1.1传统流通业态衰退

在生产力飞速发展态势下,社会再生产中流通的作用日渐凸显,并逐渐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因大众消费理念日渐多元化和个性化,加上受到新型流通业态的冲击,使得传统流通业态不断衰退,且大型百货店销售额飞速降低,进而也出现了大范围的关店现象,其中也有一些知名百货品牌,如王府井和中都等,想要将这个局势加以扭转,传统的流通业需要对运营理念及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并对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趋势进行把控,并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同时,在经营服务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最终确保实现流通业态转型升级目标。

1.2新型流通业态飞快发展

最近一些年,流通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模式,即线上和线下并行,除了实体零售业,就是网购演化的主流消费方式,随着网购用户范围的不断扩大,网购比例不断攀升,且零售额不断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飞速发展,带动了流通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将传统流通业态的时空限制打破,这样,传统流通企业也在对信息技术进行积极应用,同时也对其他经营服务模式进行了借鉴,进而最终形成了多业态融入的发展新态势,并且也全面推进了实体经济及虚拟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实体零售业态也更加多元化,想要最大程度对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满足,进而诞生了具有综合功能的一些购物中心。然而,随着小型便利店的繁荣发展。大众消费体验得以有效提高,这样让现代流通产业展现出多业态并存且互为融合的一个大趋势。

1.3内外贸易融合趋势加快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流通产业打破空间限制,地域及国别已不再是生产要素流通壁垒,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此,也需要企业坚持开放、包容及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向国际市场积极融入,最终可以达到内外贸易融合发展目标。现如今,我国经济开始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在“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下,商业流通经济逐步升级转型,国内外贸易一体化和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规模和范围方面,我国商业流通产业均得以不断扩大,促进我国服务业进出口增长,为流通企业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促进了我国国际经济关系发展。

2新常态背景下商业流通经济的转型策略

2.1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消费需求同流通产业转型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在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大众消费理念与消费重心出现改变的背景下,除了对商品种类与质量进行关注外,更侧重个性化与体验式消费,在消费中,追求情感的满足,使得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针对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有关部门和流通企业必须掌握市场现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公众的消费倾向加以分析,同时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运营模式、经营理念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革新和调整,以此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从而获得全新的发展活力。同时,消费结构会使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受到影响,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对大众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倡导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商业循环经济的转型应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为基础,通过积极发展健康、知识、体育等方面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转型升级,最终全面促进经济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立足如今消费整体趋势,流通经济转型需要将合理性和前瞻性体现出来,并全面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且对产业自身发展潜力有效开发出来。

2.2提升同电子商务的融合速度

如今,电商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商贸流通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根据市场消费需求,通过对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如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更好的营造数字化消费场景,进而实现消费者消费体验度的有效提高。通过对互联网优势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带动了电商的发展,通过专业网购平台,将线上销售额进行提升。部分大型商超和购物中心等,应通过电商平台创新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使市场消费多元化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制约了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所以,加强农村公路、电力、互联网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对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接模式进行有效探索,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要整合农产品资源,使其同城市群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行“点对点”营销,加快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收入。

2.3商贸流通朝着信息化方向转型

1)商贸流通企业应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并立足企业经营薄弱环节,并在整个企业经营中逐渐融入信息化。如,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创建完善的商贸漏铜网络服务平台,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调整与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达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并对商贸流通流程加以优化,最终实现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效益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2)改变以人工劳动力为主的经营模式,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引入,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推动商贸流通产业运营逐渐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且此类信息化与智能化运营模式也与如今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相符,对促进商贸流通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加快商贸流通的信息化转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互联网与贸易流通产业促进贸易流通产业的现代发展。流通企业要认清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通过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通过完善商贸流通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市场资源和信息共享,简化交易流程,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质量与经济效益。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本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同时,现在是科技时代。通过科技投入,企业可以开发和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商贸流通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商贸流通企业要把握市场发展形势,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消费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优化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提高促进消费和引领消费能力,推动产业价值链向更高端发展,最终切实实现企业的稳定、长期、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新常态影响了各行业发展,许多行业想要在市场发展中稳定发展,则需要在经营模式与产业结构等方面转型。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商贸流通经济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整合电子商务,更好的实现商贸流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商贸流通业发展不但有了全新发展动力,也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连,罗雄.新常态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的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6):11-12.

[2]杨媛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品牌建设[J].改革与战略,2017(01):130-132+170.

[3]孙建.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发展促进经济贸易增长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01):185-187.

[4]王波.新常态下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江苏商论,2015(11):3-11.

[5]罗二芳,柳思维.新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变革方向[J].商学研究,2018(02):79-86.

[6]郭爽.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

[7]董海峰.从空间经济学探讨流通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其定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8]张晓阳.流通经济学理论下流通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浅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