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余代渊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柳州, 545300



摘要:当前,随着林业一线生产中劳动力资源紧张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减少或避免间伐作业,成为杉木人工林密度管理的新需求。同时,随着市场上对杉木小径材需求量下降和对大径材供需矛盾的凸显,定向培育杉木优质大径材研究日趋受到重视。杉木是我国常见树种之一,木材质地较好,且生长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我国江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造林,并在长江以北的许多地区引种。本文总结了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杉木栽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速生;栽培技术

1 杉木的特征特性

杉木品种较多,其中:黄杉的质地比较坚硬,叶片一般为黄绿色,有光泽;灰冷杉叶片为蓝绿色,不光滑,抗寒性较差;台湾杉的叶片薄、软,枝条下垂,质地较软。

杉木在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旺盛。杉木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要求种植地土壤深厚、肥沃、疏松,有完善的灌溉系统。杉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但忌长期处于涝渍状态。一般情况下杉木的耐寒性较强,通常生长在低海拔山坡的阴面。

2 杉木栽培技术

2.1 选种育苗

2.1.1 选种。

优良品种是杉木丰产的前提。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特点和要求,听取林业部门或专家的意见,选择不同的优质品种。

2.1.2 育苗。

杉木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前,将种子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 h,捞出晾干,点播于营养杯袋,覆土,覆盖秸秆,待苗木基本成熟再移走秸秆。2.1.3苗木移栽。将苗床土壤湿润后,将秧苗摆放在床边,在苗床上挖15.0 cm深的种植坑。小心撕下营养杯袋,以免杯子松动,把秧苗杯垂直放入坑内,覆土压紧根系,覆土厚度以高出杯面3.0~5.0 cm为宜。在苗木移栽过程中,只能手握秧苗杯,不能抓秧苗。种植10 d后,及时检查成活率,成活率低于85%时,应连续补植。

2.2 整地造林

2.2.1 整地。

营养杯苗一般在4月底前造林。杉木种植应选择潮湿肥沃的土壤,要特别注重种植地的排水状况。播种前,种植地必须犁平,并用一定量的石灰粉对土壤进行消毒。消毒后均匀撒施一定量的粪肥和磷肥作基肥,要求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以提高土壤肥力。

2.2.2 造林。

在杉木造林过程中,由于地理条件不同,造林密度也不同。杉木种植株行距一般保持在1.5~2.0 m×1.5~2.0 m,种植密度2 250~4 500株/hm2。

2.3 造林后管理

2.3.1 水肥管理。

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出现枯萎病。如果难以及时排除积水,应定期使用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在杉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施肥工作。施肥主要分为3个阶段:前期主要施氮、磷肥,使苗木健康生长;中期施适量钾肥,增强杉木的抗逆性;后期仅施磷肥和钾肥。施肥时,在杉木幼苗的根部挖穴,注意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幼苗根部。

2.3.2 除草。

除草可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水分,有利于促进幼苗生长。通常幼林期每年应除草2次,随着苗木的不断生长,除草次数逐渐减少;苗木生长后期应定期除草。

2.3.3 抚育间伐。

杉木生长正常时,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及时对过密苗、病弱苗进行处理,保证幼苗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杉木幼林封育后,控制非目标树种、灌木和杂草,成林后进行透明伐。作业时间一般为8~12年,具体年份根据封顶情况确定。第1次减薄强度不超过30%,第2次减薄强度不超过20%,第3次减薄强度不超过15%。间伐6月开始,9月之前结束。

2.3.4 病虫害防治。

(1)白蚁

白蚁分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土白蚁,其中,黑翅土白蚁是危害杉木枝叶的主要害虫。黑翅土白蚁的特征是头部呈棕黄色,腹部、胸部、背部为黑褐色。黑翅土白蚁喜欢啃食杉木的树根和树皮,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杉木生长不良,影响杉木长势。如果白蚁大量发生,会造成杉木死亡。

防治白蚁,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灯光诱杀、人工挖沙掩埋巢穴等。化学防治是杀灭白蚁的主要手段。一是烟熏杀法。在确定白蚁巢穴位置及其分飞孔位置后,沿分飞孔开深1 m的探测沟,找到通向主巢的通道。在主通道处旋转1 kg烟剂并挡住洞口,用泥密封。然后用打气筒打气压烟,使药物扩散进整个蚁巢。打气压烟完成后,密封探测沟。通常夏季经过24 h、冬季经过12 h即可杀灭巢内全部白蚁。二是毒饵灭杀法。在白蚁活动频繁的林间,每间隔10 m挖一个小坑,用甘蔗、红花草干做引诱剂,均匀拌上氟铃脲在林间释放,引诱工蚁采食带回蚁巢。氟铃脲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可妨碍白蚁顺利蜕皮而致其死亡。利用白蚁的交哺习性,可使引诱剂在蚁巢内扩散,进而使白蚁种群逐渐消亡。

(2)杉梢小卷叶蛾

杉梢小卷蛾以幼虫为害杉木。幼虫会蛀入杉木嫩梢顶部进行啃食,并随取食转移为害其他嫩梢。到1~2龄时,则开始啃食嫩叶。幼虫长至3龄后会进入枝干进行啃食。由于杉梢小卷蛾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虫群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爆发,能对杉木林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杉梢小卷蛾,首先,可采用营林措施,如利用杉木与枫杨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枫杨是胡桃属枫杨科的高大乔木,与杉木混栽可以改善杉木纯林的生态环境,从而降低该害虫发生概率。其次,可以采用物理防治,于成虫羽化盛期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防效较好。再次,可以在林间释放该虫天敌大腿蜂,可有效消灭虫蛹,减少成虫数量。还可人工摘除害虫进行杀灭。最后,如果该害虫爆发,要在低虫龄期及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50%杀螟松乳剂200倍液,40%乐果乳剂、90%敌百虫400倍液杀灭第一代初龄幼虫。可使用40%啶虫·毒(必治)1 500倍液喷杀2~3龄幼虫,7天1次,连用2次。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3)杉木粗鞘双条杉天牛

杉木粗鞘双条杉天牛是危害树干的蛀干害虫,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杉木空心死亡。

防治该害虫,首先,要加强营林管理和抚育工作,科学施肥,营造混交林,增强树木长势。其次,对被害杉木刮皮涂抹50%杀螟松,并及时清除严重被害杉木,降低虫口密度。再次,在幼虫期使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200倍液喷杀;在成虫盛期可以741插管烟雾进行防治,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对树干喷雾杀灭。

(4)杉木炭疽病

杉木炭疽病是杉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菌性病害,其病原是胶孢炭疽菌。杉木受病菌侵染后,叶片变黄并逐步扩散,后期会导致嫩梢、叶子、萌芽枯死,花果腐烂、枝干溃疡,严重时导致幼树整株枯死,对杉木育苗和造林危害极大。林地土壤贫瘠、板结,排水不良、积水严重会加大该病发生概率。

预防此病,首先,要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对苗圃选地进行严格筛选。其次,要做好育苗地和苗木的消毒,可使用多菌灵粉剂喷洒。从外地调入苗木的要加强检疫,避免带菌苗木进入造林地。再次,要做好抚育管理,科学增施磷钾肥,间种绿肥,促进苗木生长。雨后要及时开沟排水,定期深翻抚育,增强杉木抗病能力。

治疗此病,首先,要加强巡查,发现感病苗木及时带出林地并焚毁处理。其次,要做好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多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天,连喷3次。或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并配施叶面肥。对于出现黄化症状的幼林,可用50%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对于已经郁闭的幼林,可在傍晚无风天气施放五氯酚钠等杀菌烟剂。

参考文献

[1]罗扬,刘书影,周柳婷,等.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J].生态学杂志,2020,39(9):2921-2929.

[2]刘仁,陈伏生,方向民,等.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0,40(16):5739-5750.

[3]李松阳,余杭,罗清虎,等.洪涝诱发灾害干扰下受损恢复林地土壤颗粒的组成变化特征及多重分形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8):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