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0
/ 2

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分析

张毅斌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要:变电检修技术质量对变电运行故障处理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这也是保障变电站设备安全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变电检修技术和变电检修流程的重视,结合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维护电力系统供电安全,保障用户用电稳定性。本文对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变电检修流程;优化

1变电检修技术概述

1.1诊断变电设备故障技术

在对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先通过预检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查,明确变电设备在应用过程中,故障的高发点,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从实际情况来看,常用的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是对噪音、振动、射线等各项技术进行合理借用,对变电设备元件中涉及的各项参数数值进行准确测算,再将测算后的结果与常规值进行对比,依据参数,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

1.2变电设备状态预测技术

变电设备检修过程当中的状态检修技术能够依据电力设备所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需要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报警阈值,对相关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特征进行有效的预报,从而更好的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掌控,而且还能够对在一定实践周期范围内的设备运行状态所呈现出来的相关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对于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来说,预测模型具有很多类型,例如:对BP神经网络进行的状态预测,对灰色系统理论所呈现的状态进行预测等等。在这当中,有效的对灰色系统理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进行预测仅仅只是适用于短期的预测,但是对机械磨损度能够进行较为理想的预测,因此,这种状态对断路器等设备的预测尤为重要。

2变电系统常见故障

2.1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电力系统运行时间增长,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磨损也会随之增加,将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质量。就当前来说,变压器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响动问题,这说明变压器内部零件运行状况发生了变化,工作人员应当从变压器的三相负载平衡和设备引线安全性等角度进行检查,可快速确定问题原因并解决。其次,随用电时间增长,变压器开关等连接的紧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继而导致变压器运行故障。工作人员可以从开关触头工作状况环节进行检查,解决问题效率会进一步提高。再次,在变电系统其他环节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变压器承受的负荷发生变化,变压器在短时间内不能做出反应,将会出现负荷超载故障问题。最后,变压器的引线连接可能会与接线柱分开,也可能出现轻微的松动,而该类变化将会直接导致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引线故障,影响变电运行质量。

2.2隔离开关故障

变电运行中另一常见故障是隔离开关故障。隔离开关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发挥无灭弧的作用,可以在负荷电流不存在的情况下产生分电路和合电路,从而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隔离开关故障位置的重视,从接头和线桩等位置寻找存在的问题,对其载流接触面积等进行检查,可发现存在于该区域的热量散出不及时等问题,载流回路出现超负荷问题的原因也得以明确,可尽快解决隔离开关过热问题。

2.3互感器故障

互感器故障也是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互感器可以实现高电压大电流和低电压小电流之间的转换,满足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的用电需要,特别是小电流的应用,对提高检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高电压系统隔离的目的,对维护变电设备安全和工作人员操作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互感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放电损坏问题,这是因为设备的U型卡在设置过程中松紧不合适,导致绝缘保护出现变形,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其严重程度选择维修或进行更换,进而来控制设备维修成本。同时,互感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受潮现象,工作人员应当对设备密封性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降低受潮问题出现的概率。

3变电检修流程优化

3.1变电检修工序的优化

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检修效率。检修工序的优化,可以实现检修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用业务再造技术,对检修工序进行专业优化。业务流程再造,就是指以流程为基础,对现场管理实行分层管控,科学链接,全面展开。流程再造与优化,要遵循流程的运行结构与规律,按照对应的专业程序进行展开。要确定流程与环节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必需的流程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次要的流程可以进行简化,或者分解。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工效。

3.2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将工作流程进行规范

网络计划技术指的就是有效地控制和计划工程项目。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网络图,将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各个工序之间的制约关系全面的表达出来,将各项工序之间时间参数进行计划,找到关键性路线,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全局工作,从而分析网络,制定出日程计划,得到优化方案。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反馈,控制和监督各项活动的进度。要想使工期得到缩短,实现时间优化的目的,可以针对关键线路上的串联工作,更改为平行工作或者是交叉工作,使工期得到缩短。网络图上每一个关键工作都是具有时差的,这些具体的工作,其开工时间和工作持续时间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将非关键工作的进度适当的放慢,减少人力和资源,大力的支持关键工作。

3.3业务流程再造优化

传统变电系统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工作的输入和输出比较确定,其检修工作流程也比较固定,因而可以保障检修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在实际检修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检修环节并不合理,资源浪费率相对较高,部分步骤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且检修意义不大,浪费人力资源。而检修部门在检修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该类流程问题的重视,通过对检修流程和检修步骤等进行梳理,发现不必要的检修步骤和检修价值相对较低的环节,通过调整其所占比例和取消该类检修步骤等方式,逐渐提高检修质量。而应用业务流程再造优化的主要目的即在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的帮助下,对检修网络进行进一步的调控处理,方便定期开展优化工作,对提高其检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在该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处理工作的重视,结合传统信息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将各类检修项目情况用表格和数据等呈现出来,将变电检修工作落到实处,减少在重复审核等环节浪费的时间和成本,对提高检修工作流程质量、优化变电系统检修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3.4改革检修管理方法,提高与优化检修管理工作效率

若想提高工作效率,最好的方式便是摒弃传统检修管理模式中的问题,积极革新管理方式,优化检修流程。因此必须做到细节优化和科学调整。传统变电管理模式会根据地方详情,针对性规划员工地区检修范围,部分地区会出现3-5个人检修一片地区,然而这3-5个人可能会身兼数职,这就导致设备检修工作成本过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应当着重加强地方工作人员协调工作,从而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4结论

变电检修一方面能够为变电站运行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电力市场和应用环境的安全性。由此可见,电力企业要深入研究变电检修技术,并且要优化变电检修流程,从而使变电检修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加快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周兵.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15.

[2]舒芳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7):49-50.

[3]周波.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检修流程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