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役末期维护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3

高炉炉役末期维护实践

任毅刚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00

摘要

重钢股份1#2500m3高炉,进入炉役生产末期出现炉缸局部冷却壁水温差偏高,对安全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延长高炉寿命,降低炉缸水温差,安全生产,采取一系列维护措施。

关键词: 高炉 水温差 炉缸 特别维护

  1. 概况

高炉一代寿命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炉缸、炉底的侵蚀程度。高炉长寿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内容包括:炉型设计、冷却设备和耐火材料选择、安装和砌筑质量、操作制度的制定、高炉操作水平、生产过程的检测和维护、安全危机的处理等,必须从每个环节开始重视。重钢1#高炉从2010年11月26日投产,2018年3月份开始炉缸部分区域出现冷却壁水温差持续偏高,严重影响高炉的安全生产。

二、1#高炉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偏高的主要区域

重钢1#2500m3高炉铁口中心线标高为12.2米,死铁层高度为2.2米。从检测点温度看,炉缸侵蚀主要在9.595米、10.458米两个标高,即铁口下方大致1.5~2.5米的位置。与国内侧壁温度高的高炉位置基本相似,铁口下方区域也是炉缸渣铁最活跃的区域,是制约重钢1#2500m3高炉炉缸长寿的薄弱区域。

1#高炉炉缸侧壁监测点温度情况

标高

日期

编号

对应位置

靠近的铁口

最高温度

治理后的温度

10.458米(铁口下方1.742米)

2018.3.6

TE05094

14-15#风口下方

3#铁口

649

152

2018.9.4

XTE04815

30-1#风口下方

1#铁口

555

2019.3.30

XTE13218

7-8#风口下方



2#铁口

558

330

2019.8.25

667.8

2019.4.27

TE05089

5-6#风口下方

2#铁口

608

194

9.595米(铁口下方2.605米)

2018.3.12

TE05080

19-20#风口下方

3#铁口

546


181

2019.4.28

TE05078

14-15#风口下方

3#铁口

605

182

2019.5.23

621

三、1#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原因

1、炉缸工作状态的均匀性对侧壁温度的影响

高炉炉缸圆周工作状态不仅是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更是高炉长寿的基础。重钢1#高炉生产实际情况看,以及国内高炉生产和破损调查过程中,发现以下的现象:

(1)堵住的风口下方碳砖温度可以迅速降低,但对面的碳砖温度会升高;

(2)炉缸侵蚀最严重的区域在围管三岔口下方与对面,铁口下方约1.5~2.5m的三角区等。

2、高炉炉缸圆周区域煤气窜漏对炉缸传热体系的影响

从重钢1#、2#、3#高炉的情形看, 漏煤气大小和部位略有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炉缸的煤气应从风口组合砖或者铁口组合砖窜漏过来,碳砖与冷却壁热面、炉壳与冷却壁冷面是存在着气隙的,也影响炉缸侧壁温度的升高。

  1. 有害碱金属元素对碳砖侵蚀的影响

碱金属的主要危害:1)它能降低矿石的软化温度,使矿石尚未充分还原就已经融化滴落,增加了高炉下部的直接还原热量消耗。2)它还能引起球团矿的异常膨胀而严重粉化。3)它能强化焦炭的气化反应能力,使反应后强度而粉化,严重恶化料柱的透气性。4)液态或固态碱金属粘附于炉衬上,既能使炉墙严重结瘤,还能直接破坏砖衬。

对松散物料取样分析

成分

TFe

FeO

SiO2

Al2O3

K2O

Na2O

ZnO

Pb

灰分

C

1





0.924

0

23.42

0.868

72.45

20.84

2

1.16

2.26

3.47

2.22

0.138


36.2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3#铁口松散物料检测的数据可以看出含碳量只有20.84%,ZnO含量高达23---3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K2O。

由原料带入炉内的碱、锌等气态物质大部分会在高炉内反复循环富集,它们会通过炭砖的开口气孔流入炭砖。金属Zn及K2蒸汽在800℃等温线附近通过反应(1)和(2)被重新氧化为ZnO和K2O 。而生成的ZnO和K2O 会与炭砖中的Al2O3和SiO2通过反应(3)、(4)、(5)、(6)分别生成铝酸锌(ZnAl2O4 )、硅酸锌(ZnSiO3 )和白榴石(K2O ● Al2O3 ● 4SiO2 )。

Zn+CO2→ ZnO+CO (1)

K2 +CO2→ K2O+CO (2)

ZnO+ Al2O3 →ZnAl2O4 (3)

ZnO+ SiO2 →ZnSiO3 (4)

K2O + Al2O3 +2SiO2 → K2O ● Al2O3 ● 2SiO2 (5)

K2O ● Al2O3 ● 2SiO2 → K2O ● Al2O3 ● 2SiO2 (6)

碱金属侵蚀会使炭砖的强度变差,产生体积膨胀和塑性膨胀,并促进炭砖的“低温石墨化”,导致炭砖产生“脆化层”,从而影响炉缸有效的传导传热,侵蚀炭砖,导致炉缸局部区域温度升高。

四、1#高炉侧壁温度高采取的治理措施

  1. 控制适宜的冶炼强度。从2019年1#高炉冶炼强度趋势看,呈整体降低,尤其是5月、8月采取了大幅度减氧、休风堵风口和休风凉炉等措施,冶炼强度控制较低。2019年3月份、5月、8月1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屡创新高,分别到达649℃、617℃、668℃,给1#高炉生产和安全造成严重冲击,高炉被迫采取减氧、休风凉炉、休风堵风口降低风量等措施控制高炉冶炼强度。

  2. 对侧壁温度高的区域,增加监测手段。1)1#高炉2018年在炉缸标高9.595m、10.458m、11.502m三层标高处合计新增了36对热电偶,增加监控该测温处炉缸碳砖残厚。2)在炉缸联络管合计增加了水温差监测装置和贴壁电偶,主要为了跟踪水温差变化以及热负荷、热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在铁口下方等重点区域炉壳增加贴壁电偶监测。

  3. 调整操作制度和加强出铁管理

1) 调整热制度。三级预警:物理热≥1500℃, [S]<0.035%;

二级预警:物理热≥1500℃, [S]<0.035%;缩小风口或加长风口。连续使用钒钛矿护炉,配比以铁中[Ti]>0.12%控制,直至最高点温度降低至450℃以下且稳定5天后可申请停钒钛矿护炉; 申请减产5%。一级预警:物理热≥1500℃, 0.65%>[Si]>0.5% ,[S]<0.030%;在缩小风口或加长风口的基础上酌情堵风口。长期使用钒钛矿护炉,配比以铁中0.25%>[Ti]>0.18%控制;减产5%以上直至稳定;若最高点温度>660℃,且残厚<350mm,高炉果断加净焦休风凉炉。实践证明,在一定的铁水温度(1450度以上)下,控制铁水中的钛在0.12--0.15%之间,既能有效抑制炉缸、炉底温度的升高,又能确保炉缸钛化物沉结层稳定,又不影响渣铁的流动性,满足护炉的同时,也能保证高炉的正常冶炼。

  1. 调整送风制。(1)调整送风面积。4月29日开始采取堵水温高区域上方风口5#、14#风口;5月8日计划检修改堵6#、15#风口。(2)加长风口或使用小角度风口。(3)控制合理的冶炼强度。为了保证炉缸安全,杜绝发生炉缸烧穿事故,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控制冶炼强度生产。具体通过降低入炉风量,控制高炉冶炼强度的办法,降低炉缸整体活跃程度,减弱炉缸渣铁液的环流,从而延缓炉缸砖衬的侵蚀,实现护炉。

  2. 加强出铁管理和灵活调整出铁制度。

(1)加强出铁管理

三级预警:铁口深度≥3.0m;铁口部位温度高时,使用特护炮泥;连续两炉低于下限,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漏铁,重出现象;侧壁温度高的相应铁口出铁时间减少,出铁量减少。

二级预警:铁口深度≥3.1m;铁口部位温度高时,使用特护炮泥;连续两炉低于下限,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漏铁,重出现象;侧壁温度高的相应铁口出铁时间减少,单炉出铁时间不允许超过2小时,出铁量减少。

一级预警:铁口深度≥3.2m;铁口部位温度高时,使用特护炮泥;连续两炉低于下限,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漏铁,重出现象;侧壁温度高的相应铁口出铁时间减少(原则上出铁时间应<90min,50min采取措施,必须放吹后方可堵口),出铁量减少,采取三个铁口轮流出铁,以确保三个铁口泥包完整。

(2)灵活调整出铁制度

①减少铁口休止时间,由原来的两用一备改成三个铁口轮流出铁;②减少放铁量和出铁时间,如123改成13132等方式,主要根据温度情况灵活调整。

  1. 强化整体或局部冷却。 1) 增加炉体软水供水量、降低软水进水温度。软水泵由原来的2用1备改成3台全开,软水供水量由4050m3/h增加至4300m3/h,冷却水压力由0.76MPa增加到0.8MPa,进水温度由42℃左右降低至38℃左右,提升炉体冷却强度。2 )减少炉底水冷管水量。

  1. 结束语:1#高炉侧壁温度偏高治理的效果。1#高炉炉缸侧壁温度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及高炉长寿技术的开发,基本实现了遏制侧壁温度过快创新高的问题,总体处于受控状态。但原燃料的波动、有害元素的影响、风口小套烧损以及炉役时间的继续延长都还会对炉缸侧壁产生侵蚀,仍有继续升高、反反复复的情况会发生。高炉操作者需做好精心操作,用心呵护好高炉,使得侧壁温度在受控范围内,安全生产。积极做好高炉大修停炉的准备工作,确保高炉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周传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