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柠条造林技术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浅谈柠条造林技术与分析

宋淑梅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市 化德县 013350

摘要:随着环境恶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人们通过植树造林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在蒙古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只有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树种才能使植树造林发挥其最大优势。柠条具有极强的抗寒、抗倒伏性能,并且能够适应多种水土条件,可作为本地区的首选树种。

关键词:柠条;造林;技术分析

柠条具有保持水土作用,是我国常见的造林树种,其优点在于枝叶繁盛茂密,覆盖效果较好,同时其根系极为发达,可最大程度上固结土壤。此外,柠条还有极强的抗寒耐寒性能,可在缺水地区生长,并且不需要较好的肥力,无论是沙地还是丘陵低地,均可生长。不仅如此,在降水量一百毫米左右地区,也能够正常生长。因此,利用柠条造林可最大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

一、选择柠条种类

我国具有丰富的柠条品种,多达五十种以上。根据不同地区的水土特点、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种植目的可以选择合适的柠条品种。柠条种类主要包括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锦鸡儿、黄刺条以及树锦鸡儿等。如果造林目的为放牧与防风固沙,可选择白柠条以及大柠条等;而在风沙区进行造林,应选择牛筋条、雪里洼以及锦鸡儿等。

二、确定造林密度

若造林地区风沙较大,其造林密度则需要根据当地年降水量以及水土条件而定。该种方法最为科学、合理,可最大程度上提高柠条利用率。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如果柠条林每公顷一千丛,那么16a生株高度只有一米左右,但是若其每公顷一千五百丛,则10a生株高度与冠幅能够长至三十厘米左右。除此之外,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在年降水量只有二百毫升的地区,可每公顷栽种一千四百株柠条[1]。而在干旱以及半干旱且风沙较大的地区,每公顷土地栽种柠条在一千二百株至一千六百五十株之间最为合适。如果地区降水量较高,且属于立地平缓的风沙带,每公顷可栽种柠条一千六百五十株至三千三百株。而在水土条件优渥的低湿风沙地带,每公顷可栽种柠条约三千三百株至四千九百五十株。

三、整地

(一)带状整地

风沙区整地中最常见方法为带状整地,适用于较为平缓的沙地以及早期退耕撂荒地。在进行带状整地时,需要使用步犁或者手扶拖拉机耕翻预留出的播种带,带宽要求在一米左右,但是带长设定需要考虑地形因素,播种带深度在二十五至三十厘米之间即可。

(二)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整地风沙区柠条造林最为简便的方式之一。该种方法适用于土石山地、风沙地以及黄土丘陵等类型的过渡区或接壤地带。整地时间在夏、秋两季,主要原因是可接收自然降水,能够使生土土质疏松。鱼鳞坑整地形状呈“品”字,如果地形较为特殊,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鱼鳞坑以五十厘米见方为标准,深度在三十厘米左右,并且需要将外埂压实。

(三)大穴整地

当造林植被包含除柠条外的真阔叶乔木时,应选择大穴整地方式。栽种乔木树种对大穴整地标准起到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乔木树种栽种穴在八十厘米见方,而柠条栽种穴在六十厘米见方。

四、造林方式

(一)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季节多在雨季或者春季,苗木选择以1.0a至2.0a生最为适宜,栽种行距以2cm×2cm或者2cm×1.5cm为准,栽植坑深在四十厘米至五十厘米之间即可[2]。此外,在栽种时还应分层踩实,从而利于保墒。若选择雨季造林,还应选用营养袋苗木,并在栽种过程中将营养袋与苗木一同栽入种植坑内。

(二)直播造林、

直播造林需要一定的雨水条件,并且墒情要好,不需对种子进行过多处理。栽种季节可在春季、秋季以及雨季。如果该地区墒情较差或者雨量较少,可以使用三十摄氏度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时间为二十四小时,随后再使用百分之十的磷化锌进行拌种处理,主要目的是加快树种发芽,减少鼠、鸟等对树种的侵害。直播造林主要包括撒播法、穴播法以及条播法三种,具体内容如下:(1)撒播法。撒播法适用于大面积沙地造林,可在降水之前将种子撒在土壤之上,但要确保播撒均匀。播种完毕后,可人工耙耧或者利用羊群踩踏等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播撒法一般在人工较少且没有其他方法可用情况下使用,同时确保每公顷播种量在三十千克左右。(2)穴播法。穴播法适用于半固定沙地以及固定沙地,其优点在于能够缩短柠条幼苗形成群林时间,提高其抗逆能力。穴播法的穴距在2cm×2cm、2cm×1.5cm或2cm×1cm,具体穴距可由实际种植情况决定。在播种过程中,每个穴内的种子应保持均匀,数量在六至十颗即可,并覆盖四至六厘米厚土层,最后轻轻压实,同时确保每公顷种子重量在七点五至十二千克之间。(3)条播法。条播法多用于风沙区、流动沙丘以及过风沙梁立地。条播法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带状条播。在播种之前进行带状整地工作,带宽在一米左右,带与带之间距离保持四米左右,每条带上播种四行,每行距离为二十五至三十厘米,同时播种深度在五厘米作用,每公顷使用种子重量在十五至二十二千克左右;其二是全面条播。在造林地上均匀布置播种行,行与行之间距离在一至二米左右,播种深度为五米,播种后需要轻轻压实,每公顷种子重量为十五千克左右

[3]

五、种植后树苗管理

(一)种植后抚育管理

播种柠条三年时间内,需要对其进行抚育管理。首先,在柠条播种后的初冬季节,应对其进行镇压。由于冬季较为寒冷,而此时柠条上部分与下部分生长量不足,只有在土壤封冻之前将其根基部位土壤踩实,才能确保其平安越冬。其次,柠条种植区域禁止放牧。由于柠条种植前三年根基不够固定,且地上枝条较为脆弱,如果放牧会导致柠条被牲畜连根拔起。因此需禁牧三年,从而确保柠条健康生产。

(二)柠条平茬

若将柠条作为燃料,则需要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平茬。如果柠条林的种植目的为采种,则间隔六年进行一次平茬。如果柠条林整体作用为防风固沙,其每次平茬需要在六年以上。对柠条进行平茬可促使柠条根系迅速生长,加强树干粗壮程度。柠条平茬时间多在冬深春浅且土地结冻季节,原因在于该季节柠条停止生长,其根部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根部在受冻土壤层,不会因为平茬而被破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沙区柠条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因此该地区平茬方法与高度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采用隔行带状平茬方式,平茬高度离地面在三厘米之内即可,同时要使用较为锋利的斧头或者镰刀将其一次性砍掉。

六、病虫害防治

柠条病虫害种类较多,其中东方金龟子等损害柠条叶子,中华鼢鼠等损害柠条根系、花果以及枝条。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做好预防措施,并且遵循早发现早解决原则。可通过播种前加强种子检疫工作等降低柠条病虫害发生概率,而对于害鼠等,可对其投喂毒饵[4]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自然环境较差地区,采用柠条进行造林能够防止该地区水土流失,可有效改善地区环境情况。柠条抗倒伏性、抗旱、抗寒性极强,并且还能够抵御风沙侵袭,适应多种土壤条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因此在西北多风沙地区属于改善生态的首选树种。

参考文献:

[1]尹军斌.干旱地区柠条育苗与造林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155-156.

[2]姚金花.基于柠条生物学特性及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07):107-108.

[3]姚金花.基于柠条生物学特性及在治沙造林中的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07):107-108.

[4]李建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柠条营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