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浅析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花 蕾

身份证件号: 3206241975**** 0073江苏 南通 226300

摘要:在土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土建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改良与优化,促其更加牢固,更好地应对地震等各种灾害,全面提升建筑的稳固性与可靠性。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布局规划的灵活性以及施工技艺的持续完善等一系列优势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现已在土建工程中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凝土主要融合混凝土、钢筋两种材料,彼此改善不足之处,发挥各自优势特点,实现提升混凝土抗拉效果的目的,同时提高建筑结构抵抗不良因素和荷载增大产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稳定性。在土建工程主体梁板等位置常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基础上利用钢筋材料解决结构开裂、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进而实现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在应用钢筋混凝土技术时要明确该结构的特点,具体包括如下特点:第一,复杂性。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复杂性较高,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和步骤,提升施工质量。第二,脆弱性。在实际施工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其中施工原材料和环境温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应加强原材料和环境温度的控制,降低钢筋混凝土的脆弱性。第三,可变性。可变性指的是在建设土建工程项目过程中结构受到过大荷载影响,导致整体结构发生变形、弯曲等不良情况。由于施工中工作面较多,在不同施工阶段会发生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同时施工过程变化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体系承载力发生变化,从而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异的情况。

2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

混凝土的原料相对比较多样,主要涵盖了水泥、粗/细骨料等一些常用原材料。在现场施工时,务必要准确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能特点,根据工程需求选用相匹配的材料,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成型品质以及后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材料选择是一项复杂且严谨的工作,既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还要精准掌握混凝土的配比,最关键是要根据强度要求选出相适应的材料,以保证混凝土成型后仍具有较大强度,切实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完成混凝土材料选择后,接下来就要选择水泥和其他材料,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控材料性能等级,以满足数量、类型等相关要求。除此之外,也要严控水原料品质,众所周知,水原料品质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其他参数指标来精准把控水量,以保证混凝土成型品质。近些年,市场上的原材料品种日益多元化,而且不同材料拥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比如一些材料具有防水功能,但有的材料就不具备此功能,从而导致材料选择难度升级。所以一定要根据功能要求灵活、严谨选择相适应的原材料。

2.2钢筋绑扎技术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特别是在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钢筋捆绑及连接工作,具体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1)提高钢筋框的固定效果利用定型模具及铁丝等配件,根据施工标准对钢筋进行固定处理,并对钢筋的固定效果进行检验,以避免钢筋出现位移影响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2)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利用电渣压力焊接方式对直径相对较大的钢筋进行焊接,对于直径相对较小的钢筋,可利用捆扎焊接的方式。在焊接时,需要对焊接距离进行科学的设置。此外,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施工中,钢筋用量相对较大,梁柱节点较为密集,施工时应对梁柱节点的位置与施工顺序进行科学的设置,避免出现施工顺序不佳或位置不当导致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在钢筋捆扎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图纸审核工作,同时对钢筋的焊接位置与规格型号进行确认,为后续施工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模板施工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非常重要。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以下控制措施。1)检查内外模板质量,尤其是对内模板的长度要严格控制,避免内模板长度过长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2)科学设置模板的位置,避免模板损坏墙体。在模板与墙体间安装垫层,能够对墙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进行模板浇筑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理,避免杂质过多影响施工质量。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重点观察模板是否出现位移。一旦出现模板位移情况,可在模板中添加长度适中的钢筋头提升内侧模板的稳定性。在模板吊装过程中,需要确认墙体与钢筋的缝隙位置,确保模板吊装准确无误,保证墙体不会受到损坏。

2.4混凝土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振捣、养护是最关键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第一,混凝土浇筑技术。当前常采用泵送方式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首先要科学配置混凝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浇筑过程要尽量避免间歇,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暂停,那么要保护好上一层的混凝土,在初凝前继续浇筑并且充分做好振捣,避免发生断层、裂缝等问题。分层浇筑、分段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常用的方法,如果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方法,则要注意控制好每层浇筑厚度,按照2m左右的标准控制浇筑倾落高度,按照≤3m标准控制竖向倾落高度。第二,振捣施工技术。在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刻开展振捣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由于混凝土密实度直接受振捣质量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振捣作用。根据浇筑面积确定振捣设备,通常用3~4个振捣棒振捣混凝土结构,按照1.5mm~2mm的标准控制振捣棒间距。振捣人员在施工中注意观察振捣位置是否出现气泡、泛浆等问题,连续振捣每个振捣点避免漏振和过振。振捣器要快插慢拔,避免碰撞到钢筋结构。同时,还要保证均匀振捣,按照设计标准对振捣速度、时间、位置、顺序进行控制。第三,养护技术。在养护阶段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就是温度和湿度。温度是导致出现施工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就很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为此,在养护阶段,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就要进行洒水降温以达到保湿的作用;如果温度较低,就要覆盖草帘或者薄膜以保证外部温度。在冬季,工作人员尤其要注意保温工作,通常需要为期7~14天的养护工作。检测人员要明确混凝土结构强度、稳定性,当达到拆除标准后可以将模板拆除。在拆除模板后继续开展保湿养护,避免发生干缩裂缝。

3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是土建工程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是土建工程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是衡量土建工程质量的主要标准,不但影响土建工程的使用年限,还关系着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对其应用要点进行深入分析。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运用[J].四川水泥,2021(01):165-166.

[2]郑雪梅.探讨房建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12):119-120.

[3]谭廷军.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30+132.

[4]谢忠理.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