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状况与防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状况与防治策略研究

张明英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 441000

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等相关内容。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段是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这个阶段我院所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采取针对性并发症防治护理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采取针对性并发症护理管理措施,对于并发症可能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各类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行。

关键词: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并发症;防治策略

引言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十分重要的手术类型,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等相关措施的改进和创新,在当前如果遇到难产或者某些产科合并症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效选择剖宫产,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是一种关键性的手段。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之后能够更有效的康复,新生儿也可以更充分的适应外部环境。值得关注的是,剖宫产手术之后,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例如,患者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几率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都要比阴道分娩的产妇更高一些,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情况下不主张行剖宫产术,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自然分娩,这样能够更充分的确保母婴健康。在针对患者并发症进行应对和处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采取针对性并发症防治护理策略,针对并发症可能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必要前提。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院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6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一共有60例,是我院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接收的剖宫产产妇。结合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对于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岁至41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7.4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77±1.05)周;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对照组基础之上的针对性并发症防治护理措施,具体的操作内容如下所示:

1.2.1从根本上有效做好剖宫产切口的并发症防治。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而言,切口感染问题是特别典型的代表,也是并发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率甚至高达20%左右。针对切口感染问题而言,要切实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注重做好该方面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充分做好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充分掌握相对应的切口防治技术等等,同时更科学合理的应用剖宫产术缝合技术,进行下腹部纵切口,手术技巧足够熟练,充分做好子宫切口的缝合工作,尽可能有效采取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方法,做好壁层腹膜、腹壁肌肉及筋膜的缝合工作,对其解剖结构进行有效恢复,有针对性的减少粘连及切口疝等相关问题的发生率。

1.2.2从根本上做好麻醉并发症的防治工作。

剖宫产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术后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贲门松弛,呕吐与吸入性肺炎等相关问题,因此在防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避免全身麻醉,同时在麻醉之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静脉通道,从根本上避免麻醉平面不高的问题,同时麻醉之后取左侧倾斜15~20°,然后进一步有效做好消毒铺巾。

1.2.3更充分地落实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确保患者产后有充分的休息,在饮食方面有效供应,使其营养更加均衡,在充足休息的情况下进一步恢复身体健康在免疫力、抵抗力方面进一步有效提升,这样能够有效规避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使肠胃的蠕动功能进一步增强,这样可以使体内的气体有效排除,进一步恢复盆底功能。同时对于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问题能够起到应有的预防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做好伤口的护理工作。患者手术之后伤口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手术之后的一周内,要切实做好伤口的预防,同时做好疼痛干预工作,要尽可能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大笑等等,有效规避伤口裂开,在炎热的夏天要及时有效的擦拭汗液,着重做好消毒处理工作,使患者身体保持在干燥的状态。第三,要充分做好恶露的观察和防治工作。对于恶露的颜色、气味和量等相关因素,要进行严格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就医。产褥期要按时回医院做好复查。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x ±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3%和10%,而对照组分别为80%和2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防治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针对妇产科孕产妇进行治疗和生产辅助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实施剖宫产手术,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解决产妇难产或者妊娠合并症等相关方面的问题,使母婴生命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当前剖宫产手术技术和护理模式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背景之下,剖宫产手术新模式日益推行,经验也不断的丰富,这对于产妇来讲,是个比较大的福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剖宫产手术之后,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例如血栓形成、子宫破裂等等,因此在针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并发症的应对和处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并发症的根源和主要特点等,然后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落实针对性的并发症防治策略,以此为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其生活质量和母婴健康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孕产妇产后抵抗力和免疫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针对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并发症防治管理措施,患者所呈现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充分看出,针对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而言,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充分明确并发症的根源、发生规律、发展特点等等,然后进一步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落实针对性并发症防治策略,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等,使胃肠功能进一步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使其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红霞.剖宫产术后出血应用欣母沛防治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5(88):138-139.

[2]肖永莲.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8,8(12):185.

[3]沈兰.33例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2(08):891-892.

[4]扈聪.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83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8.

[5]陆瑜琼.剖宫产181例近期并发症分析[J].广西医学,2018 (08):12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