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

卢虹霞

山东省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滨州 256800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地探究药学管理对于合理用药的主要影响。方法:选择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1年1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结合用药管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10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用药管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药学管理模式,然后对于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有效性,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等情况都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临床用药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推行药学管理模式,进一步进行科学合理的药学管理和指导,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用药科学性,合理性,有效规避或者减少不合理用药率,因此这种药学管理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药学管理;合理用药;影响

引言

在针对相关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应用多种类型的药物,因此要着重做好患者的用药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用药,这样才能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药的过程中要求确保用药更科学合理,就需要充分落实相对应的药学管理模式,从药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患者作为中心,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药物管理质量和水准,从而使患者合理用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药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合理用药实质上是指根据病种、患者一般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制订科学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有效、安全的用药治疗和理想的治疗目标。基于此,本文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1年1月内收治的200例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药学管理模式对于合理用药的主要影响。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是在2019年10月到2021年1月,所选取的患者是我们医院在这个阶段内收治的200例患者,患者中有男性105例,女性95例,年龄30~75岁,平均(45.4±10.6)岁;病程2~18年,平均(5.6±2.5)年;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00例,脑血管病80例,胃肠道疾病10例,还有其他疾病患者10例。按照用药护理方法的不同,对于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10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针对该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用药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在患者拿药的时候告知药物的相关知识和处理方式等内容,对于用药的方法,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进行相对应的告知。

1.2.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药学管理模式,具体的操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组建合理用药委员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疾病用药特点而构建相对应的合理用药委员会,并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药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等相关内容。同时,进一步明确相对应的制度内容和重要指导,在处方管理等相关方面也有效加强,同时进一步深入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患者病历的分析、检查、核对、监督、反馈和整改,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做好制度制订。②加强用药制度管理:针对药物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流程等等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着重做好特殊药物的管理工作,针对各类药品进行行之有效的分类管理,确立系统完善的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快药物的流通,对于药物的流通秩序要有效规范,对于医院的执业行为要高度重视,严格的管理和规范,为药品正确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着重做好自律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管理氛围。③实现医药分离:加快医药体制改革效率,提高财政投入力度,在制度机构内部要确立系统完善的医药分离制度,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执行,从根本上有效规避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要把不合理用药问题从源头进行切断。④加强药师审核和监管:加强对药师的审核、监督、调配,提高用药信息和咨询,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根本上有效地体现出药学的检测,治疗药物的作用和效能,对于药物的疗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判断,进一步考核药师的职责履行情况。工作人员要确保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充分地融合,在药学管理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合理用药服务,以此使患者能够通过药物的科学应用,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相关工作,以此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性,减少其依赖性。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的用药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小于0.05代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以及不良用药发生率(分别为98%和1%)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4%和10%),p值小于0.05。

3 讨论

根据国内的医疗水平及医疗改革大背景,有研究指出,要强化学科间的内涵建设,在针对用药管理进行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更有效的融入药学管理模式,对于相应的理念和内涵要充分的分析,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应用。首先,需强化药事监督管理。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应保证药学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药品要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管理,确保药品的采购质量管控等新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加强,以此确保用药的科学性和理性,同时对于合理用药的执行效果以及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根源或者问题等等,要高度关注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管理,以此确保要学管理模式得到有效落实,使药学管理机制得到规范化的建设,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落实。其次,要充分确保药学服务更加全面系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构建更为系统完善的临床药师制度,结合具体情况允许药师参与查房、会诊以及给药方案的制订,实行药学监护及临床用药教育,开展公益药学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并呈现出良好的工作效能。最后,要着重加强药学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确立系统完善的教学和培训机制,进一步有效通过临床药师培训教学任务,加强对教学骨干的培养力度,以实现教学相长;在科研方面,通过临床药学工作实践,自主开展药学技术研究,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落实药学服务和管理的相关内容,通过严格细致的制度内容和制度的执行效能,为患者更科学合理的用药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科学可行的药学管理和服务模式,患者所呈现出的用药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等情况,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

4结论

总之,在针对患者进行用药管理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推行和落实药学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能,使患者的用药科学性,合理性得到更有效的提升,避免或者减少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因此这种方法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同时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体现出应有的管控效果,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玲.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61-62.

[2]陆建锋,金燕.分析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0):17-18+44.

[3]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 刘波.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8):53-56.

[4]刘兴菊.药学管理实施前后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6(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