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重型肝炎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冰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在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共5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患者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其中的29例患者提供用药、饮食、行为指导等各项基础性护理服务,将其归为对照组。另外,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用于其余29例患者护理中,归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另一组,组间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力度,可帮助患者改善其不良情绪和心态,间接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将其用于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型肝炎;焦虑;抑郁;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58例重型肝炎疾病患者,在患者护理中,根据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无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对比实验。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29例,年龄在40岁以上,不超过74岁,共男性患者18例,对应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5.83±3.24)岁;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29例,年龄在41岁以上,但不超过75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56.24±2.74)岁。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按照医院相关制度的规定,为患者提供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各项基础性护理服务。

在对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常规护理内容同上,另外增加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为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态状态,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语气、语调和情绪变化情况[1]。针对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护士应耐心安抚,对于患者的诉说,要仔细的倾听,从中了解到患者所焦虑的原因,寻找心理护理干预的突破口,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另外,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与患者交谈时,要礼貌用语,态度温和,就像是对待知心朋友一样,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在病房环境方面,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平时在患者休息时可播放轻音乐,起到舒缓身心的作用。在患者清醒状态期间,可播放患者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除此之外,给予患者更多精神上的鼓励,向其列举之前预后效果较好的案例,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适当的展开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以免出现误区,引起情绪上的波动。

1.3观察标准

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应用下,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对应分值高低与患者的不良情绪严重程度成正比。另外,制作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总分100分,超过90分视为满意,反之为不满意[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t检验,计数单位用%表示,x2检验,当组间差异满足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另一组显著降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x±s

组别

n

焦虑

抑郁

观察组

29

33.24±1.67

34.18±1.94

对照组

29

62.84±1.37

61.54±1.77

X2


6.254

5.398

P值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3.10%,对照组为75.86%,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n=29)

15

12

2

93.10

对照组(n=29)

13

9

7

75.86

X2




12.546

P值




<0.05

3.讨论

重型肝炎是一种对人体有着较大伤害性的病症,其病理特点为大量肝细胞坏死,对人体的肝脏器官有着严重性的威胁。若患者没有及时诊治,等到后期病情逐渐加重,便会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继而对患者带来致命的伤害。经临床研究分析,慢性酒精性肝损害、药物中毒、乙肝病毒感染等是重型肝炎形成的几种诱发因素。为此,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需全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作为医疗工作开展中的重要环节,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不过,从多数重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的表现上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情绪和心态上会发生一些不好的变化,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外在情绪表现,若无法进行改善,后期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发挥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临床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加大其心理护理干预力度,帮助患者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去发泄不良情绪,从而稳定其心态。另外,良好的心态护理干预效果,可有效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促使护患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减少护患纠纷[3]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另一组,组间指标数值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重型肝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冯莉芳,袁婕.舒适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43-46.

[2]黄华,李正莲.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在预防重型肝炎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护理,2017,9(02):160-163.

[3]宋慧红,邓燕霞,全秀娟,陈翠霞.个性化护理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