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爱国情怀,丰富教育形式——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抒发爱国情怀 , 丰富教育形式 ——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 家 国情怀教育初探

麦万存

云南省德宏州 芒市江东中学


摘要:家国情怀是非常优秀的文化精华,也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素养,当下初中历史课的教改要将核心素养确立为主要导向,家国情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初中生对历史展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不断追求以及探索人文情怀,提升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因此历史课中加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措施,教师要意识到历史课中家国情怀的地位,并加强对初中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育,希望对提升初中历史课家国情怀的培育效果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形式;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古代的封建制度到现代的民主制度,中国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在初中就开设了历史课程,作为中华儿女,祖国的成长历史是学生们必须了解的,历史课程作为记录历史的载体,能够带着学生见证中国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引导青少年们铭记祖国曾经的辉煌与屈辱。如今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初中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纵观世界史实,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国家的成长,产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历史的家国情怀的渗入,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是为了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充满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的富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产生对历史的尊重以及热爱,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吸收历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体会到历史背后的深刻含义。比如:在学习中华民族抵抗外国侵略时,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最后,渗透家国情怀,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培养,家国情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够对本国家历史充满喜爱之情。同时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观念。只有爱大家才能顾小家,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于家庭的热爱,使学生产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伦理意识,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

(一)认识家国情怀教育

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软实力,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更加适合社会的实质需求。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实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历史教师需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分析及研究,并将这一精神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需要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教育教学方向,充分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有效地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为了进行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在完成书本教材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以后,就需要联系学生实际学情,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后,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使之能够满足初中生历史学习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教学为基点,进行科学选择和灵活运用,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更快更好达成,家国情怀有效开展也能得到可靠保障。以“伐无道,诛暴秦”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及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情感价值态度。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将陈胜、吴广带领人民揭竿起义推翻秦朝暴政统治作为家国情怀渗透核心,并利用多媒体、小组合作、话题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其进行更加深入探究和分析,使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更好落实。

(三)组织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拓展活动
  历史学科课时不太紧张,师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具体知识的分析与探究。为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抽出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因为部分历史知识相对比较枯燥,教师如果长时间按照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容易出现兴趣度下降的问题,不利于其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征及初中历史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手抄报制作、知识框架整理及其他拓展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指定与某一历史知识相关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搜集资料,制作历史知识手抄报。制作手抄报符合学生爱动手操作的特点,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进行手抄报制作过程中会对历史知识进行复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在历史知识框架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不同章节的不同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汇总,提高思想认识。这样的拓展活动,能让学生对课外历史知识进行广泛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教师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还应通过家国情怀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增强学生的依附感与自豪感,加强学生对民族与国家的高度认同感,成为优秀且具有国家情怀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王青.浅谈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20-122.

[2]马胜先.情境教学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