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 高靖

云南省一平浪煤矿 651217

摘要:现代煤矿开采时需要充分发挥出综合机械化采煤手段的作用,以此提升采煤作业效率,虽然综采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工作面的顶板容易产生问题,引发事故,必须要优化顶板管理方法,改善顶板管理成果,使工作面的作业安全水平有效提升。本文分析综采作业中管理顶板的相关情况,分析顶板事故出现的原因,并研究能够促进顶板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引言

采煤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容易出现风险事件,直接威胁采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虽然当前的采煤技术形成了跨越式的进步,但是仍旧存有隐患,因此需要强化采煤管理的力度,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到最低。现结合煤矿综采现状,分析针对工作面顶板实施管理时的重点事项与可用的管理技术。

1工作面顶板的管理事项

进行顶板管理工作时,首先需要维护支架,如果支架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工作面出现事故,地下作业环境更加复杂,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处理难度较高,因此在管理顶板时,要结合工作面的变动确定管理方法,选择使用承重能力符合要求的液压支架,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管控顶板;除了考虑支架方面的管理需求,还应做好处理采空区相关工作,随着综采技术进步,矿井的深度逐渐加深,开采难度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考虑到采矿时间较长,因此必须满足回采的要求,矿井内壁必须保持较强的牢固性,否则难以保障矿内作业安全,部分区域完成一次采矿工作后,转变为空洞区域,必须设置支架,因此需要重视支架顶板管控。

2工作面顶板出现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

分析顶板事故的形成原因,有助于确定管理重点与管理方法。顶板如果承受的压力过大,会引发事故,当顶板实际承受的上部压力超出其承载范围,顶板处会形成冒顶或者碎裂的情况,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作业,严重时还会产生人员直接伤亡的情况;开采过程中,人员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支撑时主要会发挥出液压支护的作用,但是如果支架的支撑力不足,工作面将形成下榻的现象,进而引发冒顶的情况;支架系统构造不合理,在进行综采时同样会形成塌陷顶板的情况,因此要求参与顶板管理工作的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处理经验,进而在管理期间形成正确操作;参与综采作业的队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性,同时还必须具有安全意识,以此降低冒顶问题出现的概率;煤矿往往都处于山区中,综采人员面对的环境极为复杂,经常会出现断层的情况,因此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顶板冒顶的事故。

3煤矿综采活动中管理工作面顶板可用的技术手段

3.1选择合适的支架规格

选择液压支架时,需要重视型号、结构与高度的选择。支架的承载力与其型号之间存在关联,因此在选择型号时,必须要结合承载力方面的要求,可以选择岩重法,将具有不同重量的岩石放置到支架上,以此确定支架的支撑上限;也可进行实际测量,将支架带入作业场地中,依照承重信息对岩石的重量进行分析。在当前的综采活动中,开采位置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支架也需要有与之对应的高度,才能保障开采工作的有效实施,选择不同高度的支架前需要参考实际作业状况,以此保障支架高度的适用性。最后还应以开采环境为准,选择支架的主体结构,考虑到环境的通风情况,支架需要有面积偏大的底座,使用期间,支架应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以预防出现滑动现象。另外还应考虑到开采面存在的阻力与厚度,确保能够兼顾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

3.2结合工作面情况控制顶板支护的状态

灵活应用支护以应对工作面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把控支架来强化顶板的可控性。进行顶板管理工作,做好“帮”与“顶”两方面的支架处理,支架在使用期间不可出现压死、倒架以及歪架的情况,一旦发现必须立刻调整,运用纠偏措施,使支架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顶板产生碎裂的情况,受到片帮过深或者煤壁过于松软的情况影响,机道部位顶板随之产生超前暴露的状况,需要采用二次超前移架的应对方法,煤帮被前伸梁顶住,进行移架操作时,存在擦顶带压的情况,降低采煤机设备的前端滚筒高度,以此避免出现顶煤被割的情况。不可随意处置顶板破碎后出现的矸石与顶煤,如果处理不当,顶部破碎的区域将进一步扩大,更加难以控制顶板。在针对顶板实施控制时,需要着重控制矸石与顶煤的实际冒落量,尽量将这部分材料转移到老塘侧区域,避免冒落到煤壁侧面或者支架前方。产生矸石顶煤大量冒落的情况时,需先将刮板输送机关闭,完成必要的停机处理后再运行,以此预防设备应用故障。

应对这种突发状况时,可针对顶板与煤帮实施加固处理,采用注浆法,将高分子类化学材料注入其中,以此形成良好的加固效果,从技术上消除异常情况,强化顶板控制力度;对不稳定地层与裂隙部位进行加固时,运用金属网与架棚实现对顶板的有效控制,尽管这种方法也能够达到控制目的,但是存在隐患,因此可先钻孔,再注入马丽散,加固效果更好,也更加安全,但是需要提升采煤材料成本。

3.3加强对超前支护与支架的有效控制

及时对顶板进行安全支护,采煤机进行割煤作业后,现移动支架,在对运输机进行移动,进行移架操作之后,将伸缩梁护顶伸出,同时将护帮板也伸出,支架形成的初撑力需要达到阻力的80%,运用支架时应避免出现超高使用情况,对活柱行程进行控制,不能低于200mm;支架的接顶应当保持较高的严实度,支架相邻位置的顶梁需要保持平整,不能出现错茬,支架应当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当选择放顶煤开采模式时,往往会形成较大的采放空间,同时也会形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超前支护的工作做好,指派专业的队伍负责超前支护的相关事项,顶板、柱帽以及钢梁必须保持严密接触,也可运用木楔使其更加牢固,做好防坠防倒准备工作,检测支柱形成的初撑力是否达到相应指标,不可出现提前撤回超前支护体系的情况,在硬底上设置支柱,如果存在支柱穿底的需求,应当进行穿柱靴。查看两巷区域的支柱的情况,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支柱后及时更换。

3.4监测工作面的各种变化,提升顶板管理水平

针对顶板结构与支护系统需要采取全面监测的方法,依照各个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展开严密监测与有效管理,进而了解顶板支护体系的实时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隐患与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调整。把控重点监测对象,如监测煤柱时,应关注大小设定变化情况,以此为应对受力不均的情况作出相应准备。应用较为先进的监测设备,辅助支护管理工作,强化井下监管力度,实现全方位监管目标。除了进行监测外,还需结合工作面的情况进行布局,详细记录工作面的各种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设计管理方案前,必须深入了解工作面的基本构造与地质特点,通过多次实地考察与观测,选出最合适稳定的位置,严禁有缺氧以及渗水的情况。

结语

安全事故降低了综采生产效益,增加了经济损失,给作业队伍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顶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使用管理技术来消除顶板使用中的各种隐患,选择规格符合要求的支护系统,强化支护体系的可控性,强化监测力度,预先发现隐患因素,以此积极应对工作面的各种作业情况,减少冒顶事故给综采作业带去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永吉.关于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3):51-52.

[2]高作新.煤矿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1):83-84.

[3]韩克程,阚竹祥,刘亚楠.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20(09):217-218.

[4]胡旭辰.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管理与趋势[J].当代化工研究,2021(03):50-52.

[5]常鑫.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1(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