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4

财经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价分析

黄仁刚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50)



摘要:财经实验室教学过程中依旧在模式上存在问题,比如,实验室教学模式滞后及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导致财经实验室教学成果不理想。财经类专业实验室问卷调查过程中,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教学的因素展开分析,并结合熵权模糊物元分析对实验室建设质量进行思考,以此,认识到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实验室建设的方案,提升实验室建设效果。

关键词:财经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价

地方财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满足地区及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基于学生的能力展开教育,实验室作为高校办学的基础,也是实验室教学及科研服务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场所。自财经类学校教学过程中,还需自社会角度展开分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人才,为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实验室评估是高校实验建设的重要工作,有利于优化高校配置,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对此,实验室评估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学校相关单位应当对实验室综合评价引起重视。实验室评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具有模糊性,对此,本文针对财经高校实验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保证评估结果科学性。

1.财经类实验室教学情况

高校教育过程中,供给侧改革关注培养学生竞争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对财经类专业实验室课程进行改革。各大高校已经推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但能够完成社会目标且取得成果的高校数量不足。对高校进行调查问卷,认识到目前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问题。①教师对实验室重视度不足:现阶段,财经教师对实验室教学目标认识不足,任课教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对实验室进行研究,综合设计中,大量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导致设计课程中的实验室教学工作无法满足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对财经实验室学习意识淡薄,在文科实验中并未做任何要求,学生不愿参与到综合设计及经济类实验中,缺乏创新意识,部分学生认为财经实验室无需参与考试,导致学生的主观观念对实验课不重视。

②财经实验室课时少,多数财经院校实验室课程一个学期只有34课时,导致学生无法顺利掌握实验室内容,也无法对一个实验进行反复操作,导致学生机械性跟随教师操作,无法完成综合性实验。在有限的时间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间不足,无法掌握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这与目前高校的配套设施不足有关,导致实验室实践活动单纯滞留在课堂上,无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③实验室教学模式陈旧:现阶段,高校财经实验室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依旧是课前预习及实验讲解、实验报告。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积极性不高,部分操作内容重复,这种实验方式单纯的重复性作业,该模式下教师将实验目的及原理步骤讲解清晰,学生准备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导致学生出现相互抄袭行为。④财经实验室考核方式不完善,各个财经院校以评定考核为主,主要以签到形式完成。批改报告过程中,会发现部分同学实验雷同。现阶段,部分财经类实验室主要是考查课,导致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对此,财经实验室考核评定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并关注对教学结果考核。

2.财经类实验室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为保证教学评价结果,还需对财经实验室进行综合分析,以调查问卷为主,填写内容具有客观性及完整性。

2.1层次分析法下的模糊综合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财经类实验室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对重要的评价指标进行调查,对各项指标下的等级划分情况进行分析。模型指标在建立过程中,也需要确定其中的权重及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思考日后教学的调整方法,模糊思维判断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决策者对其中的制约性因素进行思考,构建层次递进系统。该评价方式的结果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将层次分析原理及模糊评价方法融合,掌握其中的权重,从而获得模糊评价的内容,达到差异化评价目的。

2.2构建指标体系

首先,构建起系统性的结构,对指标进行分层,其中包括目标层及方案层、准则层,教学效果将学生评价作为目标,从而确定目标层。A1代表教学态度,A2代表教学方式,A3代表教学成果,A4代表教学内容,将此作为判定准则,从而确定准则层。指标B1-B9是准则中的实际方案,可以确定为方案层。针对财经类专业实验室展开综合评价,对教学态度及教学模式等展开分析。教学态度指的是在规定时间山下课,对同学的问题及时回答,关心同学及宝石舒适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则是体现出PPT课件设计,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实验室详细的模拟内容。教学成果则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需求相符,为学生安排高质量的作业。教学内容指标体现在是否具有大量的财经类实验室综合实验内容及相关的案例,是否做到与时俱进。

在建模过程中,对财经实验室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指标的贡献度,针对贡献度赋予相关的权重。为兼顾评价指标差异,还需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对定量内容进行描述,并利用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收集,结合模糊评价方法,获得相关的结果。构建比较矩阵,使用aij为Ai及Aj确定上层目标影响度。对层次中的单一序列进行检验,并在Matlab软件中,获得最大特征值。利用Satty一致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经Matlab进行处理后,获得特征向量。在计算组合权向量中,需要对一级指标权重进行计算,保证构造方案对准则层中的指标提供矩阵。

2.3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结合评价目标确定有限元集合,对其中的权重指标进行重构,计算准则层中的评价函数,完成综合评价,根据模糊评价集O=(o1,o2....on)。Oi是Si对模糊评价集的隶属度,M则是对应评价结果。对此,教师在财经类实验室综合评价中,可以评价为合格及中等。一般情况下,常规教学评分中,结合过往的评价标准,将平均值最终的求和结果统计,避免出现指标差异大的情况,无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整。模糊综合评价作为加权值,最终的结果对评教分值产生影响,便于体现课程教学成果。

3.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对实验室评估指标的要求,地方财经类人才培养应当根据实验室情况进行分析,对高校实验室评估经验进行总结。遵循导向性及可操作性原则,经过考察与研究,对内容进行修缮,构建起完善的实验室综合评价体系,其中包括规划与管理、仪器设备、实验队伍及环境安全等多个指标,从而对实验室的建设水平进行分析。

3.1熵权模糊物元分析模型

该模型是我国数学家提出,作为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模糊性处理方法,物元模型主要是对事物及特征、量值进行分析,通过N、C、V表示,获得有序三元组R=(N,C,V),此类元素构成物元,N表示描述对象,C表示特征向量,V表示特征向量值。若特征向量值V具有特殊性,可构建模糊物元,具体模型如下:①构建实验室评估模糊物元:设置实验室评估事物N,特征值为C,量值为V,将三元组R(N、C、V)作为描述基本元,物元中量值模糊性能构建模糊物元。假设N作为特征值C的量值,V是隶属度特征模糊量值,模糊物元R为:

R=(NCλ(V))=(cλ( V)N,在实际上,实验室评估的内容较为复杂,将每个评估对象作为一项事物,有N个共同的特征,比如,C1、C2...Cn对应n个模糊量,每个模糊量对应不同的V值,对此,实验室评估也能看作一个复合单元。

3.2构建隶属度模糊单元

各个评价指标模糊值应当自标准评价指标中对应隶属程度评价,也叫做从优隶属,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指标,指标越大则是越优,针对一些小指标,应当对指标进行处理,保证指标原始值处于标准化,从而消除量纲影响。

3.3构建关联系数复合模糊元

据文献分析认识到,关联函数及隶属函数具有等价关系,对此,关联系数与隶属函数数值对等,xij=ξij,以此确定关系系数复合函数。为保证消除权重主观因素影响,采取熵权法对其中的权重指标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内容更为合理。在信息论中,系统信息无序程度与熵值具有相关性,熵值小的情况下,系统无序程度小,对此,还需对有用的信息熵进行分析,自熵的定义上看,其中m个评价对象具有n评价指标熵。通过关联度K对事物进行描述,对关联度大小进行度量,结合Rk=W*Rξnm。针对关联度复合模糊物元Rk进行求解,对比各个样本关联度,从而完成综合评价。

3.4确定对象等级

为保证各个对象等级确切,还需通过模糊计算物元及评估标准模糊物元进行分析,对贴近度进行计算,贴近度有很多种,常用的 贴近度计算过程如下,确定实验室评估模糊物元R0nm及待评样本关联系数物元进行分析,获得对相应的模型后,确定Rnj各个量值绝对差,构成R,对R展开标准化变换。

3.5高校实验室综合评价案例分析

将某高校5个实验室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上文中的实验室指标体系确定其中的项目,根据实验室自评及专家小组进行评审,确定实验室各项指标具体分值,并利用模糊物元熵权进行赋值,获得各项指标的评分情况,见表1。

表1财经实验室各项指标评分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对象

金融综合实验室(N1)

经济分析实验室(N2)

会计综合实验室(N3)

大数据分析实验室(N4)

ERP综合实验室(N5)

C11

0.03124

94

94

84

84

81

C12

0.03116

90

81

74

79

91

C13

0.03125

95

92

87

81

74

C14

0.03124

92

88

86

80

80

C15

0.03131

91

91

88

84

74

C21

0.03134

88

80

77

70

80

C22

0.03124

91

91

88

71

77

C23

0.03127

96

87

74

73

67

C24

0.03126

2

6

5

61

5

C25

0.03126

94

87

90

5

75

C26

0.03115

90

85

92

84

58

C27

0.03130

98

91

87

76

71

C28

0.03128

96

90

88

81

74

C29

0.03119

521

325

165

71

100

C31

0.03158

91

84

81

76

70

Kj


0.85471

0.61841

0.58411

0.18541

0.25410

根据实验室评价等级简化计算,获得对应的标准,并取中值构建实验室评价指标,完成模糊物元分析,结合各样本模糊物元RNj构建绝对值模糊物元R,对R标准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海明贴近度计算,获得各个样本对应的根据式,获得实验室等级评选结果,包括优秀及良好、一般、合格,见表4。

表4待评实验室各等级贴近度

贴近

等级

优秀(L=1)

良好(L=2)

一般(L=3)

合格(L=4)

等级

Ρ(RN1,R0NM

0.913

0.664

0.641

0.715

优秀

Ρ(RN2,R0NM

0.881

0.821

0.751

0.774

优秀

Ρ(RN3,R0NM

0.834

0.841

0.812

0.804

良好

Ρ(RN4,R0NM

0.671

0.800

0.905

0.851

合格

Ρ(RN5,R0NM

0.681

0.831

0.887

0.851

合格

4.财经实验室工作提升路径

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下对财经实验室进行调查,观察到财经实验室中任课教师一般是合格或者中等,与教务处评分系统中的良好现象不同,对此,还需针对财经实验室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提升财经实验室工作效果的策略。①构建实验室教师成长机制,为培养实验室教师热情,还需构建起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学场所,并提供专职教师,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将实验室教学成果及科研成果整合,关注文科性质的实验室建设,将教学目标作为突破口,树立财经实验室教师成长制度。构建跨专业教学平台,与实验室匹配的成长机制对应的是学生对实验室的热情,若学生对实验室的热情不足,则容易导致优质课程无法开发,任课教师对此还需投入精力,使学生积极配合。②现阶段,财经实验室应当增加资金投入,完成跨学科综合实验及管理跨学科实验,全面提升教师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也能实现企业及高校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开放实验课程应当开放项目作为基础,开放课程关注综合实验及设计实验,学校及任课教师、学生以多形式进行学习,财经类专业实验室结合相关的领域特色开始实验课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构建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研究的内容与学生专业相关,也可以是拓展性内容。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当对内容进行拓展。③构建微视频嵌入课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采取嵌入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将难点翻转,自整体上包括课前预习及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构建起MOOC为代表的视频学习模式人,让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前补充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录制5-10min视频,对财经类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从而提升财经实验室的建设成果。学校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将学校教学系统的缺陷克服,通过适应专业课程的系统,让学生在线选择课程,达到高质量教学目标。

5.讨论

财经类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提升实验室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模糊综合评价对财经实验室进行分析,定位实验室课程开展情况,为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方案提供帮助。也要构建起实验室教师成长机制,搭建跨专业实验平台,并认识到专业建设现状,对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对比分析,引入地方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该计划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实验室教育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雪峰,何娜,卓俊. 公共关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基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关系实验室[J]. 公关世界,2020,(13):32-39.

[2]石川,齐欣,刘丹. “新经管”理念下财经类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路径探析——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 城市建筑,2020,17(04):90-91+104.

[3]孙博.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长春财经学院为例[J]. 纳税,2018,12(35):174.

[4]张莹,胡旺盛. 财经类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A大学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57-60.

[5]吴增荣,张严,徐辉. 基础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的方针、特色及效益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8):30-32.

[6]刘兰娟,刘志阳. 财经院校“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实践[J]. 世界教育信息,2018,31(08):32-37.

[7]傅萌.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系校内实践教学案例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J]. 商业会计,2018,(05):115-117.

[8]廖信林,吴友群. 财经院校经济类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构建——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2):238-240.

[9]张戈,张新,王小斌.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218-220.

[10]赵建玲,王宝娜. 财经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19(02):107-110.




作者信息:黄仁刚,男(1986.09—),汉族,籍贯 广东廉江,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研究、数据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州工商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实验室绩效评价及提升研究(2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