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浅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徐元春

山东省东营市海河幼儿园 257091

摘 要

幼儿园幼儿的年龄为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体以及心理发展不成熟,对危险的感知以及危机的意识非常薄弱,因此幼儿园的安全工作非常严峻。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中国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变得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意识、教育一致性、培养


一、引言

(一)近年来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

在幼儿园日益受到家长和社会关注的当下,幼儿在园的安全问题深受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中,幼儿由于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导致受到极大的伤害。下面就是几个由于幼儿缺乏安全意识而酿成的惨痛事故。

在一个寒托班中,一位小朋友误将消毒液泼在了敏敏的脸部和颈部。导致该幼儿左眼失明。孩子们拿起这些危险的消毒物品时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这一方面是老师没有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也是平时老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疏漏。

有一天许某的母亲接到幼儿园的电话,说孩子在幼儿园跌倒了,让她快点来幼儿园。当许母来到幼儿园时,班主任告知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被别的小朋友撞了一下结果摔倒在水泥台子上,由于头部着地所以伤情很严重已经被送往医院。孩子们在幼儿园游戏时,应当在安全的地方进行安全的游戏。在附近有坚硬的水泥板这样危险的地方时,不应当跑闹或者相互追逐。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发现这个地方所隐藏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玩耍过程中追逐跑闹,最终相撞发生不幸的事故。如果平时教师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幼儿应当在什么场地进行什么活动,哪些地方是危险的且不适合玩耍和奔跑。只有当孩子有着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够有效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

幼儿刘某在幼儿园的多成床高出蹦跳的时候从床上摔下,头部着地导致头骨骨折并伴有脑震荡。刘某的家长遂与幼儿园产生法律纠纷。孩子们的午睡一直是非常危险的。幼儿园由于幼儿较多所以多采用多层床的结构,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幼儿会在比较高的床上睡觉。孩子们在高处的时候尤其需要小心,因为幼儿对高度的感知并没有成人敏感,有些幼儿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在多高的位置上,极易从高处坠落发生意外。此事例中幼儿从高处的床上跌倒在地上,一方面归责与教师没有尽到看护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平时教师安全教育不到位,孩子没有意识到在高处的床上是非常危险的,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去保护自己,所以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杨女士在下午幼儿园放学接孩子的时候被老师告知孩子已经在上午被一名男子接走了。杨女士立即同家人四处寻找。但到了第三天,儿子仍无下落,杨女士遂向派出所报案。第三天上午,一男子让人给杨女士送来一张纸条,称其儿子在他手中。经查,25岁的韩向东有重大作案嫌疑。几天前,韩向东和熟人一起去过杨女士的家,他认为杨女士家很有钱便滋生了恶念,他偷走了幼儿园的接送卡,绑架了男童企图勒索一笔钱财。这个事例中反映出幼儿的接送也是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的。因为幼儿的父母不一定总是有时间来接送幼儿,所以幼儿园使用接送卡来接送幼儿。但是接送卡只是一个凭证,并不代表持有接送卡的人一定就是家长。所以才会出现故事中的这个情况。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首先是家长不应该把接送卡这么重要的东西弄丢,并在弄丢之后没有及时联系老师。其次老师也不能将孩子交给从未见到过的持有接送卡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毕竟老师和家长都无法事先得知这个事情,此幼儿在见到一个陌生人之后,并没有由于与反抗就跟一个陌生人单独离开幼儿园。此行为证明幼儿安全意识足够,即使他们多么不喜欢幼儿园,但是这在他们心里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幼儿将自己放置在危险的环境之中。

(二)中外安全教育的对比

中国的安全教育,大多以说教的形式进行,老师会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孩子们看到事情的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这样做很危险。但其实这样做真的正确吗?幼儿的认识能力以及迁移能力都比较低,所以他们只能对这件事情本身做出一个判断。等到真的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幼儿往往不能联想起教师的教育,无法从故事中迁移到自己所处的情景中,导致教师的教育效果并没有那么有效。反观一些发达国家的幼儿安全教育,由于国外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他们的安全教育是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乐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1]。

显然,国外的安全教育比中国的有许多的高明之处,融安全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对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形成更加有帮助。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方法

(一)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对安全知识的渗透

在教学活动或自主性活动结束后的过渡环节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谈话性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在这之前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观察幼儿活动时的表现,以保证谈话时能有的方矢[2]。在一日生活中会有许多的过渡环节,在过渡环节时一方面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也可以对幼儿进行各种安全知识的渗透和引导,对幼儿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及时联系安全知识,为他们结合生活经验来讲解安全知识,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便于幼儿理解。

(二)通过家园合作为安全意识培养提供条件

家园合作一直是幼儿园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方式。家长和教师同样都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在幼儿安全意识培养方面,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协商与合作。家长和社区同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安全意识是幼儿同时受到教师家长以及社区文化的熏陶,慢慢形成的。与此同时,家长也应当懂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幼儿园同样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不必为一点小伤而“大惊小怪”。家长们过渡对幼儿园施加的压力同样让老师感到患得患失,无法让幼儿得到充分的锻炼,虽然可能一时减少了很多危险的发生,但是幼儿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经验却大大的落后了[3]。

幼儿园应当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危险,在危险中学会保护自己。这才是安全意识真正树立的方法。但是让幼儿在危险中体会并不代表放任幼儿在危险中自己摸索,而是教师有预见性地将危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保证幼儿能够体会到危险并且不会或者只会受到极其轻微的伤害。这样幼儿经历过一次,有了直接经验的基础,才会在脑海中形成对此类事件的安全意识,才能做到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此类事情能够知道危险。、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方式的不同,对安全教育的兴趣不足。所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方式。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同样也要遵循游戏作为幼儿基本活动这一原则,利用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游戏捉迷藏的时候,应当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躲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哪里适合躲藏,哪里会对自己产生伤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但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增加幼儿的认同感,还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自我探索。让幼儿养成善于发现危险,善于寻找危险,善于躲避危险的好习惯。

(四)形成安全意识培养的社会舆论

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是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客观条件。例如日本的学校对学生进行防地震演练,不仅在学校中进行,还形成了整个社会的舆论支持。在日本无论上课还是自习,只要警报声响起,学生都要放下手上的作业进行安全演练。并且社会对这一要求也持支持的态度。这就保证了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期进行。所以日本在发生地震时,经常会出现学校零伤亡的“奇迹”,而在这些奇迹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和支持,是学校长期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的结果。

结 语

总之,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容易疏漏的地方,但是由于安全意识缺乏而导致的危险和伤害往往是我们幼儿园和幼儿的家庭所无法接受的。所以工作应当做在平时,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和勇于尝试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幼儿在面对危险时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尽幼儿之所能避免伤害,减小幼儿园安全事故。在安全意识培养方面,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策略,切记对幼儿侃侃而谈或眉毛胡子一把抓。对待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要摆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同的高度上,这样幼儿在遇到危险时才会有足够的经验去事先感知,做主合理的规避。


参考文献

[1]佚名. 国外幼儿园的安全教育[J]. 安全与健康,2014,(03):26-27)

[2]黄益鸿.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探析幼儿一日活动中安全意识的培养[J]. 亚太教育,2016,(28):13.

[3]夏文泉. 国外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启示[J]. 科技信息,2013,(18):327



作者简介:徐元春;性别:女;民族 :汉族;籍贯:山东省东营市;出生年月:1976年1月;学历:专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幼儿保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