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2

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

龚桂桥

广西省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中心学校 530201

摘要:在语文新课改过程中,也曾提过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和修改能力要求,习作修改能力是对于学生文字掌握能力、文章整体把握和情感主题升华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分靠写,七分靠改”,好的习作是经过反复推敲琢磨而成的,一笔到底的文章很难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总结归纳性,尤其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处于文字语言学习运用的稚嫩时期,文笔十分不成熟,甚至是对于文章的写作内容和结构并没有一个总体的意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对于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 指导 习作修改

  1. 对于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指导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首先写作能力在素质教育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写作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延伸,因此对于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的培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小学语文内容相对较少,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敏感程度不足,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接受能力较慢,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尽可能通过重复或者变换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语文写作和其他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于一部分教师而言,一昧的强调文章的思考和结构,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大量的题目,但是却忽视掉了对于修改能力的培训,这样的写作练习虽然做到了“广”但是没有达到“精”的程度,学生失去了再次升华自己思想和修改文章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得不偿失的。

  1. 如何合理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习作修改能力

  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修改的意义,唤起学生修改文章的意识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文章的修改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也是一直被忽视的,一方面肯能受到老师和家长对于习作修改能力培训的忽视,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习作修改能力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意识。首先是教师在授课时要多次提起习作修改能力这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能力锻炼时渗透习作修改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习作修改的能力,当学生真正意识到习作修改的重要性之时,学生才能产生自内而外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文章对比修改前后自己体会文章的升华,当学生理解到修改能提升文章内涵,美化文笔的功能时,也会爱上习作能力训练。

  1. 利用文章讲评,帮助学生理解习作修改的具体任务

习作修改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应该是推翻重造。如果学生不明确习作修改的具体内容,摒弃原来文章的思想和表达,另起炉灶去追求一篇新的文章,那么对于习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意义的。习作修改的任务一般可以是错字错词简单标点的修改,文章辞藻和文句的修改与替换,最后是对于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化表达。这三方面依次是由浅入深的顺序,当然对于文章表达方式的优化和主题内容的提升才是文章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以小学经典作文《我的父亲》为例,在初遍写作时,学生可能对于自己父亲外貌,品质等方面展开写作,一般会在文章的最后表达两句对于父亲的感激和喜爱之情。首先一部分文章可能对于文章的详略没有很好的把握,本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文章的思想肯定是表达自己作为儿女对于父亲的所思所感,但是如果学生把篇幅浪费在了具体的事件上时就要进行修改。又比如对于文章的深化,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具体什么事件对于学生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对于学生以后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深层次,老师要帮助学生感受文字表达的具体魅力,主要可以以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为例,在作文讲评时给学生举出朱自清的文章《背影》的经典文例,朱自清在写自己没落的父亲臃肿的身躯艰难的翻越月台给儿子买橘子时,文章语句爱之深,意之切全部融入到了文字之中,让读者泪目。这样的写作方式比直接抒情更让人动容,同时这样的写作对于小学生要求过于高,但是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有所渗透。

  1. 帮助学生建立文章修改小组,利用合作帮助学生互相建议

“观局者清”这种思考方式对于写作修改话题而言也同样适用,每个人在看自己的作品时难免受到自身思维定式等自身条件的影响,很难对自己的文章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修改措施,此时,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让学生阅读其他人的文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意识到自己的短处,同时通过提意见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那么对于别人提给自己的意见就有很重要的学习和参考意义,仔细思考别人对于自己文章的修改意见,为自己以后写作开拓新的思维,以便更好提高个人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习作修改指导意见首先要端正教师和学生对于写作修改能力培训重要性的意识,意识到以往的教学工作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开辟新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案,发挥自身的创新才能,在具体的实干中探索小学习作修改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为学生对于文字的掌握能力和以后未来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