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滤白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不同滤白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影响

王进喜 王永均 张云荷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心血站,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滤器不同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差异分析。方法选取三个不同厂家两种联袋(四联袋、五联袋各30个)的48小时标准滤器对我站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所采集的180袋血液在采集48小时内不同时间进行滤白处理后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析比较不同厂家滤器在不同时间所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残留量及红细胞体积。结果三个不同厂家制备质量指标均符合2012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标准,但不同滤白时间对白细胞残留量、MCV有差异。结论滤白制备工作中应加强对制备时间、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用持续质量管理,保障血液质量。

关键词:不同滤白时间滤白制备过程控制持续质量管理

去白悬浮红细胞是使用带有白细胞过滤器的多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并通过白细胞过滤器清除全血中几乎所有的白细胞。将该去除白细胞全血中的大部分血浆分离出后,向剩余物内加入红细胞添加剂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1]。去白悬浮红细胞减少血液中的白细胞和高活性的氧自由基等,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病毒感染等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2]。因此制备合格的去白悬浮红细胞是提高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障。现结合我站制备情况,进行相关研究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三个厂家一次性白细胞滤器A、B、C;希森美康(Sysmex)K-4500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山东威高低温滤白柜;久保田9942型大容量低温高速离心机;普特LMB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电子秤。

1.2方法

1.2.1制备方法

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选取三个不同厂家一次性白细胞滤器所采集的180袋血液进行制备,每个厂家两种联袋(四联袋、五联袋)各30袋血液在采集后分别在0天(d0)、第二天(d2)早上9:00内进行滤白处理,将其置于本站山东威高低温滤白柜进行滤白,将过滤后的全血严格按照《2019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相关要求,置于本站久保田9942型大容量低温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3500r/min,离心17min,温度2-6℃,在普特LMB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上分离出上层血浆,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1.2.2称重:将过滤前的全血根据全血容量标准、血浆容量标准、保存液含量从理论上计算出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制备结束用电子秤对每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称重,扣除血袋重量后得出血液的净重量,估算每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从而可得白细胞过滤损失量。

1.2.3 检测方法:将抽取的样本每组9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按照2012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质控项目,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K-4500检测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计算出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根据2012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三个厂家过滤后血细胞比容均落在0.45~0.60之间。

2.2全血中分离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三个厂家均有80%以上落在质控要求范围内。其中B厂家滤器损失容量及血红蛋白损失率均高于A厂家和C厂家。但各项滤白指标均符合2012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三种滤器制备过程合格率

血袋种类

滤器损失血量

(ml)

血红蛋白损失率%

红细胞压积

白细胞滤除合格率%

A

27.4360ecfd160d86a_html_f09763b6963984d5.gif

3.9460ecfd160d86a_html_1e7ae8ab470144be.gif

0.45~0.60

99.72

B

30.7960ecfd160d86a_html_cefcb58c4d5856c7.gif

4.060ecfd160d86a_html_9cacdc094f3256d3.gif

0.45~0.60

99.64

C

28.1460ecfd160d86a_html_20f56aa8970ab4dd.gif

3.9160ecfd160d86a_html_187836405dc62cd8.gif

0.45~0.60

99.76

2.3 本次不同滤器不同厂家检测的180袋去白悬浮红细胞的白细胞滤除合格率均≥99%。

2.4对采后48h内放置不同时间过滤的血液样本白细胞残留量进行检测,见表2,放置第2天(2d)的白细胞滤除率显著高与当天(0d),MCV值2d高于0d,即不同时间白细胞滤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时间段制备白细胞清除率

时间

滤器损失血量(ml)

血红蛋白损失率%

MCV(fL)

白细胞滤除率%

d0

27.9360ecfd160d86a_html_699a5300214217c2.gif

3.9160ecfd160d86a_html_787f93bf3e4b25dc.gif

89.9460ecfd160d86a_html_182cd2e51b908de6.gif

95.56

d2

29.0860ecfd160d86a_html_969218a2ef73e5b7.gif

3.9560ecfd160d86a_html_2b7a8bca61631c69.gif

91.0860ecfd160d86a_html_3158ce9f9c57566f.gif

99.44

t

5.992

0.115

4.239

5.584

P

000

0.909

0.000

0.018

3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种厂家生产的滤器在过滤过程中损失容量有一定的差别,但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符合相关标准。为了解采血后的放置时间对去白细胞质量的影响, 对采血后放置不同时间的过滤效果进行比较,发现滤器损失的血量、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d组的MCV平均值与2d组的MCV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随着血液保存时间的增加,红细胞发生溶涨,体积增大有关[2]。对比白细胞滤除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2组(18小时内)过滤效果明显好于d0组(4小时内)。

综上所述,血液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可以防止随着血液贮存时间的延长白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逐渐堆积的现象[3]。采血后最佳过滤时期过滤,即能使在采血过程中可能被污染的细菌被白细胞杀灭,又不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崩裂,从而降低溶血的可能,而且白细胞滤除率高,减免与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综合征,能有效预防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4]

有研究表明,全血若超过72小时再过滤,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大部分破裂并释放细胞物质,使过滤失去意义。因此为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必须对白细胞滤器及制备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血液滤白时间必须掌握好,以达到良好的去白细胞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2012-02.

[2]钟锐,刘华,王红,李晓娟,岗拉美多,贺曾,张警丹,韩玎玎,刘嘉馨.添加不同比例的MAP保存液对拉萨地区悬浮红细胞保存质量的影响.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7):780-783.

[3]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言册).2002,2:48

[4].贺生梅.血液冷藏保存时间对过滤去白后溶血及去除WBC效果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0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