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在居家癌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基于手机 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在居家癌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瑞萍

湖北省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448124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在居家癌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8例居家癌痛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29例为参照组,29例为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居家癌痛患者采用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居家;癌痛;生活质量;

前言

癌症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研究数据表明[1],我国癌症患者发病率不断增高,约为3%,多伴随疼痛症状,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重度疼痛者约为60%-90%,经过系列干预后疼痛缓解者约为25%。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的癌症患者增多,医疗领域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也更加凸显,而且癌症患者社会支持、心理、生理等方面护理需求更多。研究指出,居家癌痛患者采用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将以5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58例居家癌痛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29例为参照组,29例为研究组。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60.08±4.35)岁;肺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分别为13例、6例、7例与3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60.38±6.33)岁;肺癌、胃癌、食道癌、宫颈癌分别为14例、8例、5例与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述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服用方法、保存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在出院后7天,由护理人员实施电话随访,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了解。

研究组实施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由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资料。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微信式延续护理内容,添加患者微信,成立微信群,分享疾病知识,并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疾病知识有关文章,实施护理管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运用沟通技巧,鼓励患者将忧虑与担心说出来,并帮助患者由不安中解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自信心,面对生活与疾病。2)健康教育: 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重要性、护理方案、注意事项等,掌握并发症预防、日常护理等知识,询问病情,通过沟通指出患者的认知误区,解释知识要点,说明具体措施与自我护理知识。3)指导患者用药:重视癌痛治疗,严格依照个体化、口服给药、规律给药原则,熟练掌握各种药物服用剂量与不良反应,并进行止痛评价。

1.3观察指标

使用NRS/VAS/FRS综合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疼痛;随后,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差,反之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1.67±0.68)分,参照组为(2.69±0.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疼痛程度调查结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29

4.79±1.16

1.67±0.681.67±0.68

参照组

29

4.34±1.41

2.69±0.34

t


0.893

4.683

P


0.232

0.000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

表2:生活质量比较(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29

71.23±4.58

87.49±5.34

参照组

29

71.42±4.91

82.18±5.09

T值

/

0.4829

7.2934

P值

/

0.7318

0.0000



3 讨论

晚期癌痛患者所伴随的疼痛严重影响身体状况,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家庭、心理等方面。护理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在实施基础护理时应当重视人性化服务,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表示患者从医院转移至家庭时,护理与治疗也应当投放至家庭,通过微信方式追踪患者的治疗情况,监督与指导患者用药,进而改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中,针对癌痛患者应用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在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中,通过建立微信群管理患者,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具有科学性、个性化、全面化等优点,护理人员可采用呼吸镇痛、转移注意力方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4];加强心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确保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面对治疗,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并配合医护人员,有效缓解疼痛[5]

综上所述,居家癌痛患者采用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延续护理,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蕊,佟金晶,靳晓伟. 基于手机APP的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在居家癌痛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1):160.

[2] 高芳芳,宋迪,张永玉.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114-117.

[3] 吴喻.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肿瘤患者癌痛的控制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2):78-79.

[4] 周萍.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116-117.

[5] 朱丽倩. 延续护理对肿瘤患者癌痛规范化治疗情绪及止痛效果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8):139.





科研课题:小蔚APP在癌症患者疼痛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