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病人化疗及其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白血病病人化疗及其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朱金华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体会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1-2020.6内3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7例,全方位护理);观察化疗依从性、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依从性高达94.1%,对照组为64.7%;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建议采纳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化疗依从性。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化疗依从性;心理状态


白血病患者以“感染、贫血、出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该病是一种血液系统常见切高发性疾病。目前临床将该病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疾病进一步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早期白血病患者并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因此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1]。所以目前临床治疗白血病,多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化疗对患者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异常极易诱发诸多严重并发症,影响化疗效果的同时不利于患者预后。可见,在化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化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1-2020.6内3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男、女分别为9、8例,年龄28-60(44.48±10.36)岁。观察组(17例):男、女分别为7、10例,年龄29-60岁,平均(44.15±11.15)岁。两组患者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借助口头宣教方式将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叮嘱其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全方位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入院后保持病房环境干净且整洁,定时开窗保持良好通风,地板上铺防滑垫避免患者摔倒,床边立护栏避免患者坠床。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调低仪器音量降低对患者产生的刺激。(2)认知干预:严格以患者实际病情发展情况为依据而完善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着重了解,建立数据信息库,将白血病疾病知识告知患者,发放教育手册,进一步提高患者认知度和配合度。(3)心理护理:化疗前与患者开展有效沟通,进一步了解其内心状态并准确 分析其紧张、焦虑情绪,借助心理暗示、疏导以及语言鼓励等方法开展心理护理,有效消除其内心顾虑的同时进一步缓解负性情绪。化疗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确保一次穿刺成功,有效缓解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指导其放松,通过做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紧张心理,减轻疼痛感并确保化疗顺利结束。(4)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日常多饮水,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保证大便通畅,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日常刷牙用软牙刷,密切注意,避免口腔出现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化疗依从性;依从性量表医院自制,满分100分,总分≥90分记录为“非常依从”,70-90分记录为“基本依从”,≤70分记录为“不依从”。

心理状态改善情况[2];心理状态主要对比焦虑、抑郁情绪,其中焦虑用SAS量表评定,<50分记录“无焦虑”,50-60分记录“轻度焦虑”,>60分记录“中重度焦虑”。抑郁用SDS 量表评定,<53分记录“无抑郁”,53-60分记录“轻度抑郁”,>60分记录“中重度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分析,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设计“t”检验并处理,化疗依从性借助“x2”检验并处理,数据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 化疗依从性

化疗依从性:观察组高达94.1%,对照组为64.7%,P<0.05。见表1。

表1:化疗依从性

组别

非常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n,%)

观察组(n=17)

11

5

1

16(194.1)

对照组(n=17)

5

6

6

11(64.7)

x2

--

--

--

4.4974

P

--

--

--

P<0.05

2.2 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组别

SAS(分)

SDS(分)

观察组(n=17)

25.17±2.17

30.13±1.35

对照组(n=17)

35.33±5.36

38.42±3.14

t

9.9184

13.6885

P

P<0.05

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白血病多借助化疗方案进行,但化疗后副作用较大且患者经济负担沉重,因而部分患者治疗至后期会出现依从性下降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利于预后。同时白血病也是一种恶性疾病,在疾病影响下,患者极易产生烦躁、绝望等心理,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的同时对免疫功能产生抑制,因此对此类疾病患者需高度重视,强化临床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以往临床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多以常规护理为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常规护理通常将重点放在疾病治疗方面,明显忽视了患者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护理干预,因此需转变护理模式。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化疗依从性高达94.1%,对照组为64.7%;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证实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价值。提示:全方位护理干预于19世纪70年代被提出,属于临床新兴模式,秉承并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自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就取得了较好的成效[3]。该模式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全面考虑患者实际情况与需求后开展科学且优质的护理干预,确保措施更具一定的专业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综上所述,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开展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俊歌. 全程护理干预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05):932-935.

[2]叶金丹, 王秀娟, 周艳.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 医院管理论坛, 2019, 036(010):49-51.

[3]张凤华.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08):175-176.

作者简介:朱金华,1983.09.29,籍贯:四川巴中,女,最高学历:本科,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职称:主管护师,职务:护士,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