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个体化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石烁琳 贾晓丹

陆军第七十九集团军医院 110000

摘要:目的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中个体化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各组护理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当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可使患者不良症状得以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腹痛、阴道出血是孕早期先兆流产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经B超检查发现患者合并绒毛下血肿,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1],本文将对个体化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9月间妇产科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7.98±4.24)岁,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7.68±4.84)岁,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

1.2.1心理护理

为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与患者的关系,告知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对成功案例进行讲述,增强患者自信心。

1.2.2健康教育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患者保胎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应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改善,从而减少患者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2]

1.2.3延伸护理

当患者康复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延伸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其病情的发展情况加以了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中显效患者1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观察组中显效患者25例、有效13例、无效患者仅2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一: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0

15(37.5)

19(47.5)

6(15.0)

34(85.0)

观察组

40

25(62.5)

13(32.5)

2(5.0)

38(95.0)

2.2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二:

表二: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

例数(例)

满意(例)

一般(例)

不满意(例)

临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40

22(55.0)

16(40.0)

2(5.0)

38(95.0)

对照组

40

16(40.0)

14(35.0)

10(25.0)

30(75.0)

t

--

5.39

4.39

6.13

6.94

p

--

0.00

0.00

0.00

0.00

2.3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表三: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

睡眠质量

2.00

2.43

主观睡眠时间

2.51

2.93

客观睡眠时间

2.38

2.86

入睡困难

2.45

4.47

睡眠不稳

2.62

3.45

服药睡眠

1.06

1.14

多梦易醒

2.07

2.31

总评分

15.09

19.59

2.4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48.42±5.73)分;护理后评分(38.78±6.15)分;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为(47.81±5.12)分;护理后评分(51.26±5.68)分,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1

P1

t2

P2

对照组

48.42±5.73

38.78±6.15

4.625

<0.01

0.408

>0.05

观察组

47.81±5.12

51.26±5.68

2.128

>0.05

5.575

<0.01

3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在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尚且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医务人员应引导患者多加休息,采用抗生素、抑制子宫收缩、孕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并用超声动态对患者血肿变化情况严格监测[3]。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可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4]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观察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孕早期先兆流产联合绒毛膜下血肿患者中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SAS评分,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5]

参考文献

  1. 郑丽娟,李慧,何伟健,周立平,胡祖荣.中医情志护理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9):107.

  2. 张友清,高珍珍.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617-2619.

  3. 邓玉琴.个性化中医护理用于产科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145+148.

  4. 岳勤,李艳霞.延续精准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再次妊娠选择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1):175-177.

  5. 王佳.循证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0):173-175.

[6]罗柳芳.个体化护理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下血肿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