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研究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脑血管支架 置入术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敏霞 庞瑜 韦春伟 零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省 南宁市 530000

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术式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本院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期间接收并实施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调研数据纳入对照组,接受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预见组,收集调研数据对比相关差异。结果: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护理方案、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细节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脑血管支架置入术能够显著地提升脑梗塞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术后的病情干预中,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价值极大。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临床实施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生理状态改善,生存质量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舒适护理;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应用效果


基于近些年来生活质量的提升,老年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在明显提升。基于脑部血管发生的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极大的威胁[1]。本次研究基于本院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研究样本,探析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术式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基于本院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期间接收并实施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调研数据纳入对照组,资料分析:男女比例27:23,平均年龄(55.45±1.75)岁;接受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预见组,资料分析:男女比例27:23,平均年龄(55.45±1.75)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入组患者、家属均系知情、自愿入组。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基于患者术式的病理影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开展并发症干预、病理干预等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的病理恢复。

预见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病情干预阶段,基于术式与术后患者的生理状态开展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为并发症护理: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穿刺部位血肿、尿潴留、感染等,在临床护理的并发症护理中,基于穿刺血肿的并发症,术前需要提前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的制动,并明确平卧位的重要性,尽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穿刺血肿症状;尿潴留的发生通常是患者在床上排尿不习惯导致的,在术前可以采用针对性的床上排尿训练来帮助患者适应排尿行为,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感染的预防中,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敷料,保证穿刺部位的清洁,降低感染概率。在敷料与包扎的过程中,选择使用无菌敷料与无菌纱布,以降低感染概率,若出现感染、红肿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阻止感染继续恶化,优化患者生存质量[2-3]

1.3评判标准

收集护理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一格式用作组间对比。

采用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量表完成评价,总分100分,涉及护理方案、护理内容、护理态度及护理细节四项,分值与护理服务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意义

调研数据经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格式统一为(60ecf0bd75f82_html_9d5ac8d5e44228fd.gif )、(n,%),相关数据结果采用T值、X2值完成校验,数据差异小于0.05表示为P<0.05。

  1.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穿刺血肿

尿潴留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50

3

3

4

20.00

预见组

50

1

1

1

6.00

X2

-

-

-

-

4.3324

P

-

-

-

-

0.0374

2.2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预见组护理方案、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细节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60ecf0bd75f82_html_9d5ac8d5e44228fd.gif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方案

护理内容

护理态度

护理细节

对照组

50

17.12±1.05

17.21±1.05

17.17±1.05

17.04±1.12

预见组

50

20.34±1.25

20.41±1.33

20.54±1.35

20.45±1.35

T

-

13.9907

13.3533

13.9332

13.7462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患者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成为现实,通过该类术式,能够更好地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状态;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改善,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实施更好地促进术后病理状态的改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4-5]

研究数据分析得知:预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护理方案、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细节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证实了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显著的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本院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样本,开展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吕彦玲. 循证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9):125.

[2]唐利平.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进展[J]. 蛇志, 2020, 032(001):117-119.

[3]丁晓芳.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3):128-130.

[4]朱香玲, 孟晓燕, 张瑞贤. 预见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3):11-12.

[5]凌艳、张晓丹、陈伟. 优质护理对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20, v.32(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