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

原志文

中化二建集团医院 0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微炎症反应。方法:随机选取山西省太原市中化二建集团医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内科收治的终末期肾衰竭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4名患者作为实验人员参与实验。在对实验人员进行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CRP的水平数值范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为正常状态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验组患者为微炎症状态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是否出现心脑血管类并发症。结果:微炎症状态下的实验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CRP的数值均升高(P<0.05);微炎症状态下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并发症(P<0.05);从疾病类型来看,实验组的患者更容易合并低蛋白血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心脑血管疾病等(P<0.05)。结论:微炎症状态下的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有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细胞免疫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指通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来帮助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近年来也不断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治疗方法。研究实验表明,微炎症状态下的患者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往往具有更高的死亡率,本文在探讨以细胞因子为标准下的患者微炎症状态下是否更容易合并有并发症,实验数据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山西省太原市中化二建集团医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内科收治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4名患者作为实验人员参与实验。根据患者在透析前进行的免疫学检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9人,女性患者23人,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5.8±2.1)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7人,女性患者25人,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2±1.9)岁。患者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均超过6个月,透析时间1-19年,平均透析时间(9.5±1.1)年。透析期间血压65-187/42-135mmHg,平均血压118/79mmHg;透析充分性(Kt/V)0.7-4.0,平均Kt/V(1.46±0.44)。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排除肾性贫血患者;排除免疫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具有知情同意权。患者的年龄、性别、MHD时间等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所有患者在进行透析前合理服用降磷降钙药物,让患者血钙、血磷水平维持正常。实验人员每周需进行2-3次血液透析治疗,在6次血液透析后进行一次滤过治疗。一次治疗时间不超过5h,血流量维持在230ml/min,透析液流量保持在500ml/min。透析前对患者静脉注入低分子量肝素以防止血液凝结。患者在进行血液滤过治疗时,治疗时间不超过5h,置换液体总量为20L/次,血流量保持在230ml/min,且在滤过治疗前同样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抗凝准备。

1.3评判标准

实验人员进行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CRP的数值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IL-1、IL-6的正常值范围:0.373-0.463ng/L,CRP正常范围:5-10mg/L,TNF--α的正常范围:0.10-2.31pg/ML。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进行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炎性细胞因子

对两组患者在透析时进行炎性细胞因子的检测时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处在微炎症状态下的炎性细胞因子数值偏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比较

组别

IL-1

IL-6

TNF-α

总计

对照组

0.43±0.18

0.39±0.25

1.98±0.23

52

实验组

3.95±0.32

4.36±1.87

6.98±2.91

52

P

<0.05

<0.05

<0.05


2.2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患者合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且主要为低蛋白血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心脑血管疾病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

组别

总数

有并发症人数

无并发症人数

发生几率(%)

对照组

52

17

35

32.69

实验组

52

32

20

61.53

P




<0.05

表3 两组患者合并并发症的类型比较

组别

低蛋白血症

EPO抵抗

心脑血管病

其他疾病

非其他疾病发生率(%)

对照组

11

9

21

11

78.85

实验组

12

11

26

3

94.23

P





<0.05

2.3超敏C反应蛋白

实验组患者的CRP 数值为13.94±2.63mg/L,对照组患者的CRP数值为6.89±1.73mg/L,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正处于炎症状态下(P<0.05)。

3 讨论

3.1慢性肾衰竭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被称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3.2微炎症

微炎症作为一种炎症状态区别于感染而导致的抗感染免疫也区别于严重伤病时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微炎症更强调一种慢性的轻微的炎症状态,主要是由于慢性肾衰竭机制导致及透析材料血液净化本身有关。CRP作为一种急时相反应蛋白,更有效的反应出患者机体是否出现炎症反应,且是非显性炎症。微炎症实际上是一种免疫性炎症。

3.3慢性肾功能衰竭与微炎症

多数严重CRF患者可因多种因素影响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中。已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可与肾脏固有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通过产生活性氧、一氧化氮及多种细胞炎症因子,直接损伤肾脏固有细胞,促进细胞外基质聚集;还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从而加重肾脏损伤,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可以看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下,机体产生防御性免疫应答,但过度的免疫应答导致过多的炎症因子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生成更多的糖皮质激素。后者扩散进人淋巴细胞内,并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促进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而抑制促炎因子的基因转录,产生抗炎作用,抑制过度的炎症损伤。

参考文献

1】陈香美,张冬.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J].中国血液净化, 2005,02(04):59-61

2】董丹娜,徐应军,于明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对其肾性贫血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0(19):1441-1443

3】Boenisch O, Ehmke K D, Heddergott A, et al.C -reactive protein and cytokine plasma levels in hemodi alysis patients.J Am Soc Nephrol, 2002 , 15:54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