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

荣琼

江苏省苏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泵站是解决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和干旱缺水三大水资源问题最有效的工程之一,已建成泵站,泵站的任务主要包括区域防洪、排涝、引水、调水等工作,灌溉供水,同时承担着城市给排水、农田灌溉和跨流域调水等重要任务,泵站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泵站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非常普遍的问题,如泵站设备陈旧、泵站管理水平落后等,如何解决当前各地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水利工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1泵站的地位和作用

泵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机器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自古以来使用的水桶、滑轮、排水沟、水桶等原始提水工具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水泵。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卧式多级离心泵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空中的飞机和火箭,到人类和土地的钻探和开采;从水上的船只和潜艇,到陆地上的火车和汽车;从轻工业、重工业到农业、交通运输业;而来自神秘尖端的科学,或是人们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泵,随处可见它在运转。因此,水泵被称为通用机械,它的出力仅次于电动机的出力,它的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4。

2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运行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责任不明确。

泵站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由于对泵站的功能认识不够深入,管理意识淡薄,同时重视程度不高,出现了“改造光管”等情况,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隐患不断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泵站运行管理制度不规范,制度内容不科学、不笼统,管理责任不明确,存在责任交叉、缺位等问题,管理问题处理不科学、不及时,导致泵站运行故障,安全事故不断发生。

2.2泵站维护正规化,泵站设备有待完善。

维护保养是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但一些维护人员对泵站的维护保养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正规的维护保养不重视,对泵站运行中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泵站设备整体性能降低,功能难以发挥。此外,由于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不足,泵站设备及零部件运行老化、故障问题日益严重,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在泵站运行中的应用率不高,不利于防洪、引水、灌溉功能的最大化。

2.3泵站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泵站的运行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作业环境复杂,设备复杂,同时容易发生风险。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泵站的实际要求,迫切需要加强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但在泵站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现代技术的应用还不够,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规范、不全面,泵站运行得不到保障,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泵站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但是,一些管理者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设备监控、维修、保养、改造等环节存在的隐患问题处理不科学,风险率和泵站运行成本明显增加。

3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3.1保证泵站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提高泵站运行效率的关键。泵站的设计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设计思想,同时要有超前的眼光,才能有效地发挥泵站的抽水、输水功能,保证泵站的安全高效。精典工程目前面临着不能满足灌区用水需求的瓶颈。泵站工程设计、施工及改造前,有关设计、施工人员要对当地自然条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泵站建设和更新改造,同时也要保证收益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在泵站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当地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对泵组的调节和控制做出合理的规划,此外,技术人员还将考虑设备的更新和升级,能够满足后期的实际需要。

3.2建立科学的泵站运行管理机制。

要切实提高我国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相关工作人员要按照本地区泵站建设要求和行业相关标准,制定完善的基本保障制度,并按照最新《泵站安全鉴定规程》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泵站工程参数设置,结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维护方案。同时,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明确人员职责权限,提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思想重视程度,严格行业准入标准,强化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职责和福利,将责任分配给特定的员工,并在出现问题时追究他们的责任。要引入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更科学、更前沿的运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泵站管理水平。此外,加强内部管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调整泵站内部管理结构,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摒弃以往的定聘、终身制,全面推行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制度,杜绝关联户现象,按照择优选人的理念,让真正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走上领导岗位。

3.3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

为了使泵站安全可靠地运行,专业人员的培训是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泵站定期组织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注重人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熟悉泵站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这样,才能对泵站设备的故障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及时的维修工作。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泵站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手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学习,培养新的人才。

3.4科学完善设备维护保养。

由于泵站的运行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当地水资源的配置,技术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泵站的设备管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换小型泵站设备部件,定期打扫房间,避免长期无人看管设备腐蚀等。同时,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各类电气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对零部件进行防水、防尘处理。排水作业期间,要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重点维护,及时排除隐患,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后期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3.5完善泵站运行机制。

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定期对泵站设备进行改造。同时,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优势,积极开展泵站项目融资工作。此外,各地泵站管理部门要利用本单位水土资源进行综合治理,组织水利工程人员走向市场,为各主体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运行效率。

4结论

泵站在我国水利系统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精典提灌工程是精典灌区人民生存发展、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农田水利设施,泵站的基础设施和主要机电设备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使用年限,存在大部分设备老化、事故多发、设备运行不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精典灌区的发展。因此,提高泵站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精典多级泵站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正视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积极寻找对策,更好地发挥泵站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精典灌区社会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胜利.供水泵站运行分析与改造[J].科技经济市场,2014(06):115.

[2]谢卿,奚培荣.供水泵站经济运行分析与改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69-71.

[3]卢有霖.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7):98-99+101.

[4]郑红梅.分析大中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