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公路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王建华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出行成为大众关注的要点,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是民众最关注的根本问题。从公路工程项目的角度出发,其路面的压实程度、路面渗水程度、路基抗压力程度等都与公路建设的安全性相挂钩。因此,提高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对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路基路面沉降段这一公路工程中最基础的问题出发,希望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工程的不断完善关系到我国的基础民生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先决条件,道路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工程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道路的运行效果,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道路施工才能够避免沉降段出现严重的道路事故。因此,有必要对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专门进行研究。

1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1.1路基路面凹凸

在施工企业建设道路之前都会事先对路基路面开展平整度检测工作,并且还会对沉降段的路基路面进行夯实处理。但是,因为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土质都比较疏松,因此,路基的密实度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需求。这使得其在经过车辆长时间的碾压之后,就极易出现路面凹凸不平的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车辆的磨损。此外,建设材料在沉降段路面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具有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建设企业一定要对建设材料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假如施工企业采购的建设材料不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就非常有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过度膨胀和收缩的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的凹凸问题。

1.2连接缝隙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企业为了高效管控桥面的伸缩程度,通常会在桥头利用桥梁伸缩缝的连接手段。但是,如果后期路基路面出现了沉降问题,就非常容易导致桥梁两端和桥头路基之间产生连接缝隙。而再由于车辆长时间的行驶,道路桥梁的压力就会急剧提升,并且连接缝隙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的正常通行。假如建设企业不能及时对连接缝隙问题开展修复和完善工作,不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而且还会降低桥梁的使用时间。当前我国几乎50%的沉降路段都会在桥梁连接处产生跳车问题,其最为普遍的修补手段就是向出现跳车问题的附近路段填充材料。

1.3路基塌陷

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极易产生塌陷问题。因为沉降路段的土质都非常疏松,所以,这就极易导致路面结构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剪切力过大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仅会使得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急剧降低,而且还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出现断裂垮塌的情况。此外,在建设企业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路段开展建设工作时,其建设难度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比如:某一沉降路段因为长时间的降雨,就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的问题,再加上土质较为松软,其在长时间浸泡之后施工难度就会更大。

2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重点

2.1软土地基处理

首先,仔细勘测软土地基施工场地,依据施工要求明确作业计划,提升软土地基承载能力,改善软土地基相关性能,减少路基沉降风险性。

其次,如果软土地基存在比较大的厚度,常需在路堤中增加填充材料,不过,加入填充材料后容易导致地基往一侧方向形成挤动,提升基桩压力值,导致桥台出现位置移动现象或是转动表现,干扰支撑座和伸缩缝情况,或是引发桥台和桥面受损,为规避以上现象,应选用强度较高的回填材料,提升软土地基刚性情况。

再次,由于沟壑地区存在比较多的水分,应对粘土层实行换土操作,且开展回填施工,因粘土层存在比较大的强度,所含有机物比较多,实施回填之前应开展晾晒减水处理,降低粘土层所含水分,增加粘土层干燥程度。开展施工作业时,应对粘土层实施挖掘后给予翻动晒干,留出回填土面,维持土面厚度值处于0.6m,然后需加入石灰土实施回填施工,改善软土地基承载性能。

2.2台后填筑

首先,对于台后实施填筑的时候,应合理选用基床以及路堤相关填筑施工材料,针对沉降段及附近路基、桥台均于水平分层的同时开展填筑施工,并在台后2m位置实施填土,依据工程需要做好桥台基底施工,采取区分层次夯实填筑方法,维持台下和台后填土效果。

其次,在开展施工的时候,应严格依据规定施工工序开展作业,实施松土倾倒的时候不可自路堤顶处开始,规避短时间中增加背墙压力值因而滑动面和填土对应沉陷量提升现象,降低路桥出现受损情况。

再次,若桥台基底相关应力不高,应对于比地面更高的基底实施打桩施工,完成打桩施工之后开展填土操作,有助于降低打桩难度。若填土发生沉陷表现,很难起到桩身效果,且容易出现负摩擦力情况。故需先实施填土施工,完成填土之后实施静置,当土层完成沉陷后再开展打桩施工,使桩身得以穿过填土层,提升贯入阻力,增加土层对应支撑能力,减少沉陷不足现象。

2.3科学压实

针对路桥对应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还需实施合理压实施工,保证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压实程度达标,涉及压实施工要求描述如下:

首先,做好土壤和路基所含水分控制,确定所含水分和干容量之间关系,制作驼峰水实相关曲线,维持水泥、沙粒等材料级别方面科学配置。

其次,对碾压程度实行有效控制,选用性能较佳的压路设施,明确碾压长度,依据施工需求控制摊铺速率。若施工场地气温比较高则需适宜提升碾压长度,施工场地气温比较低或是风速比较大则可适宜降低碾压长度。

再次,在压实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碾压过程中沥青易于混合,应对碾压轮实施喷水,处置边角位置的时候不采取压路设施,改为采取振动夯板实施补充压实等。

最后,开展碾压压实的时候,需自双侧至中间碾压,先实行非振动碾压后实施振动压实。实行非振动碾压时,维持碾压速率处于2km/h;开展振动压实时,维持碾压速率处于5km/h~6km/h。一般可先予以3遍非振动碾压,然后给予3遍弱度振动压实,之后实行1遍强度振动压实,最后开展非振动碾压收光压实,充分保证碾压压实效果。

2.4排水处理

为保证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还需做好排水处置工作:

首先,由于沉降段相关排水情况和路基路面平稳程度、承重性能存在密切关系,开展排水的时候可采取截水沟排水方法、边沟排水方法等,并做好沉降段填筑施工后需适当修整路堤顶部,充分保证路拱位置较为平顺,减少积水情况。

其次,针对沟渠实施加固的时候采取浆砌片方法,设定排水沟渠的时候需做好长度控制,实行水流疏导,使水流得以良好分流,规避水流集中而引发积水问题。

再次,针对双侧和椎体所存在的护坡土,应在加宽位置及时刷除,针对边坡实行有效防护,规避雨水频发冲刷而损害路堤边坡结构等。

3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的路基路面问题频发,不仅造成了国家的经济损失,对人们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了威胁。由此,一系列工程问题被披露,如偷工减料、施工技术差、路面施工不注重安全性考量等报道出现在新闻中。路基路面问题不仅仅是社会性的问题,它已经上升为一个民生关注问题。因此,从各个角度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是相关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晏晓光.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1):96-97.

[2]王爱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5):31-33.

[3]代珊珊.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