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打好建筑火灾灭火救援基础的几个重要“标识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简述打好建筑火灾灭火救援基础的几个重要“标识化”

彭飞

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

摘 要:消防队伍在扑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建筑火灾时,往往需要通过各类文字或者图片“标识”快速识别各类信息,以提高救援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出入口通道信息“标识化”不足问题,就如何通过做好几个重要“标识”,提高灭火救援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灭火救援 标识 建筑火灾

近年来,消防队伍持续推进正规化建设,在营房和资料档案规范化和标识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有利于具体灭火救援方面,标识化工作却重视不够,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面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体量大、建筑多和通道复杂等建筑火灾时,更是由于建筑消防设施、出入口通道等标识化不足,导致出现供水不到位、内攻路线错误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战灭火救援的效率,甚至可能出现不可换回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一、当前建筑火灾灭火救援 “标识化”中存在的问题

1、水泵接合器无标识或者标识混乱。一方面是无标识。在很多建有消防设施的建筑的室外设施,尤其是不少大型居民住宅区,水泵接合器和水泵房水泵操作等无标识。在某栋住宅建筑出现火情时,特别是建筑楼群之间均有水泵接合器时,消防灭火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识别着火建筑对应的具体水泵接合器;而在扑救设有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系统的大型建筑火灾时,更是无法区分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的水泵接合器,在紧急情况下,容易供水错误,延误战机。另一方面是标识混乱。部分设有多种消防系统的建筑,在不同水泵接合器上虽然有标识,但是并不是用固定铭牌,而是用悬挂标签和喷印字体等方式进行标识区分。时间一长,悬挂的标签不可避免会被群众移动,喷印的字体也会出现掉漆模糊。另外,部分高层建筑对水泵接合器就高、中、低区进行了标识和区分,但并未到具体楼层。作者在具体演练中发现,既使是单位具体施工单位人员也无法明确区分各分区具体是哪个楼层,在一个100层楼的建筑中,无法确定54层到底是高区还是中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供水混乱。

2、消防电梯和水泵启动无简易操作流程标识。历次由小火蔓延成大火和消防员伤亡案例都警示我们,能否及时启动消防水泵和正确操作消防电梯非常关键。但是在大量火灾和演练中发现,大多数建筑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懂得如何启动相应的消防泵,第一时间到场消防指战员也不会操作,而通常控制室、泵房内和消防电梯也无相应的简要操作标识,基本无法及时启动消防泵和正确操作消防电梯,极易导致火灾无法控制蔓延扩大。同时大型综合体建筑,每个分区均设有较多不同类型电梯,而消防电梯一般设置在隐蔽处,在外围也无具体位置标识,不利于查找。

3、消防通道外标识缺失。消防疏散通道要有明确的灯光指示标志,这是消防验收的重点,基本都能做到。但是此灯光指示标志是在室内,主要用于内部人员疏散指引,而本文指的“标识化”是指首层室外,主要用于消防员灭火救援确定进攻路线时的识别。大型建筑尤其是大型综合体建筑,首层安全出口众多,部分建筑为了美观,将不常用的消防疏散通道和周边外墙装饰成一样。从首层室外看,好像到处都是门,又好像都不是,更分不清楚门的后面到底是只通向第一层,还是存在疏散楼梯间可以直通楼上。如果没有具体标识,消防员很容易走错通道。2017年,作者在万达广场进行的月演练中,假定商场三楼卡拉OK室着火,需要出水枪进行扑救,在停车位的旁边就有一个出入口,但消防指战员无法识别,最后远距离绕道进入,延误战机。2019年,在熟悉某大型商业体时亦发现,首层相邻的两个消防通道中,其中一个能通向4层电影院,而另外一个不能,如果是实战,很可能走错通道,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电影院,错失灭火救人第一战机。

二、原因分析

1、顶层设计缺失。截止目前,所有相关法律和消防设施的设计和验收规范都未对消防设施和建筑外墙标识化有明确要求。各地虽然都出台了一些标识化要求和措施,但是对室内疏散标识要求较多,从灭火救援角度要求的标识较少,且标准不一,力度不同。未从建筑一开始建设时就提出明确统一的要求,顶层设计明显有缺失。同时,对未按规定设置的单位,各类法规也没有相关条款可以依据进行处罚,只能口头要求,力度不大。

2、检查力度不够。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消防验收和监督检查中,主要是关注消防通道、疏散距离和消防设施是否按标准设计,注重从防火角度去评判其中的核心要素,加之人少事多,检查面广,对灭火救援较重要的标识化检查督促力度不够。消防队站会结合“六熟悉”工作对相关设施和标识化进行熟悉,但是由于大部分大型综合体平时都处于营业状态,出水测试少,很难发现标识错误的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也不大。

3、操作难度较大。潜在的灭火救援目标建筑物和消防设施标识化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且经常需要维护。辖区大队、站也没有有利的抓手要求社会单位进行及时整改。同时消防队伍内部和社会单位负责人思想认识不足,认为标识化工作量大,牵扯精力多,使用率低,可有可无,具体实施难度大。

三、几点建议

上诉说阐述的“标识化”工作看似是小事,但是在关键时候确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能也不应忽略和小视,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和平时检查督促中发力解决,以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减少小火变大火和人员伤亡几率。

1、强化顶层设计。消防要联合住建等部门尽快从法律和标准规范上对建筑和消防设施标识化进行规定,并出台具体的设计样式,尤其是事关灭火救援效率的水泵接合器、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房及进入高危区域的出入口的标识,要明确标识化使用的材质、位置和具体文字及方法,让建设单位做有参考,设置有标准,让消防人员检查验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落实检查督导。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打好灭火救援基础的标识化问题,在消防验收和检查中将“标识化”问题纳入必须和重点检查内容。对辖区既有建筑尤其是供水设施有分区的高层建筑、大型住宅群和商业综合体进行全面检查和登记,逐一进行指导整改,彻底消除无标识和标识混乱问题。

3、强化熟悉演练。消防队站人员要结合“六熟悉”和演练工作,对楼层供水、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和水泵房进行实打实的出水测试和操作,对重点部位的通道逐一进行实地走访查看,检查供水是否能按标识的部位一一对应,消防疏散通道是否有不易从外部察觉或者只通往部分楼层的问题,并逐一登记,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并抄送大队备案,为下一步真正的灭火救援行动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